赵孟頫墓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孟頫墓赵孟頫墓

赵孟頫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西头自然村东衡山南麓,是元朝时期的古墓遗址。

赵孟頫墓是赵孟頫与妻管道升的合葬墓,为石椁双室墓。墓地保存完好,并出土一批石翁仲、石兽。现墓地包括地下墓穴,地面墓圈、墓碑、平台、台阶以及石翁仲二尊、石马二匹。赵孟頫墓为纪念赵孟頫与管道升夫妇提供了载体,为研究夫妇两人在中国书画领域的重要贡献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赵孟頫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赵孟頫墓

地理位置: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西头自然村东衡山南麓

所处时代:元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576-2-06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元延祐五年(1318年)5月29日,管道升病逝,葬东衡里戏台山(今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

元至治二年(1322年)7月30日,赵孟頫病逝。同年9月10日,与管夫人合葬于德清县千秋乡东衡山。

赵孟頫墓前,尝立有赵氏生前自书的“元学士赵孟頫之墓”的碑碣,碣至清朝嘉庆间犹存。红羊之劫,墓碑遭毁。民国四年(1915年),德清县修志馆立“宋王孙元魏国公墓”石碑。文革浩劫,墓碑致残。

1992年10月,德清县人民政府重修赵墓,立“元魏国公赵孟頫魏国夫人管仲姬墓”新碑。

1993年冬,赵孟頫墓重修。

2013年,赵孟頫墓周边进行了绿化,墓前石人石马重新安放,泥沙地铺上了大理石。

遗址特点

编辑

赵孟頫墓赵孟頫墓

赵孟頫墓,墓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赵孟頫与妻管道升的合葬墓。赵孟頫在元朝官居从一品,又封赠魏国公,故墓前原立石人、石马、石虎、石羊,仪仗等级较高。墓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前为平台,上坚墓碑,平台拾级而下接神道,神道两侧留存石马、石翁仲,为元代原物。墓地保存完好。墓穴距地下约1.5米,长约3米,宽2.6米,为石椁双室墓。墓体外砌青石块,直径约7米,墓碑高约3米,上写“元魏国公赵孟頫魏国夫人管仲姬墓”,甬道宽约11米。

文物遗存

编辑

西侧石人

赵孟頫墓出土石翁仲二尊,高2.2米、宽0.8米;石马二匹,通长2.7米、高1.5米,均系太湖石质。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赵孟頫 《卫淑媛墓志》赵孟頫 《卫淑媛墓志》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管道升(1262~1319年),字仲姬,元代著名女书画家,浙江德清人。

文物价值

编辑

赵孟頫墓赵孟頫墓

赵孟頫墓为纪念赵孟頫与管道升夫妇提供了载体,为研究夫妇两人在中国书画领域的重要贡献提供了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赵孟頫墓遗址碑赵孟頫墓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赵孟頫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赵孟頫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西头自然村东衡山南麓。

西头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赵孟頫墓,路程约19.3千米,用时约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