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姒太康(约公元前2016年-前1988年),姒姓,夏后氏,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启的长子,夏朝第三任君主。约公元前1978年太康在夏后争夺统治者的战争中获胜即位称后,迁都斟鄩(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太康自小娇生惯养跟着父亲启享乐,即位后的生活更是腐败,只顾游玩享乐不理朝政,外出狩猎数月不归;有穷后羿乘人民不满,“因夏民以代夏政”,拒太康于洛水。史称“太康失国”,太康流亡至戈地。
2024/08/05
6757
-
毛炅(?~271年),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西晋时期南中将领。魏末,奉都督霍弋之命与爨谷一同进入交州。杨稷统事时,与董元在古城大破吴军,击杀吴交州刺史刘俊,并手刃其前部督修则,被表为郁林太守。泰始七年,遭吴将薛珝、陶璜攻击,接连失利,困守交趾,因霍弋去世,孤立无援而投降。后谋袭陶璜,事败而被修则之子修允杀害。(一说交趾陷落后毛炅宁死不屈,遭到杀害。)
2024/08/10
6992
-
楚建中(1010—1090),字叔正,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大臣。第进士,初官荥河知县,有治声。有远见,建议修筑抵御西夏之城防,西夏人闻有备果不敢犯。
2024/08/09
4553
-
亚述巴尼拔,阿卡德语:Aššur-bāni-apli (公元前668~前627年)在位是亚述帝国最后一个伟大的君主。在他统治时期,亚述的军国主义达到了崩溃前的顶峰。在旧约全书中,亚述巴尼拔被称做亚斯那巴。见以斯拉记4:10。
2024/07/21
6424
-
张玄靓(350年~363年),一作张玄靖,字元安,安定乌氏(今甘肃省平凉市)人,前凉明王张重华少子,哀公张曜灵庶弟,十六国时前凉政权君主。建兴四十二年(354年),张玄靓被封为凉武侯。次年,前凉将领张瓘、宋混等起兵诛杀威王张祚后,张玄靓继位,称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王。张玄靓在位期间,先以张瓘为尚书令、宋混为尚书仆射,政事多决于张瓘。张瓘自恃功高,专擅朝政,且阴谋篡位。升平三年(359年)元月,张玄靓去凉王号,复称凉州牧。升平五年(361年),改元升平,废建兴年号。升平七年(363年),张玄靓母郭氏与
2024/08/07
6799
-
荀奕,字玄欣,荀勖之孙,荀组之子,颍川颍阴人, 少拜太子舍人、驸马都尉,侍讲东宫。出为镇东参军,行扬武将军、新汲令。
2024/08/05
1122
-
房默(生卒年不详),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县)人,出身清河房氏。前秦时期大臣,历任尚书郎、冀州(苻融)别驾。
2024/08/07
6053
-
邓鸿(?―95年),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东汉官员、将领,高密侯、大司徒邓禹的小儿子。建初七年(82年),邓鸿担任度辽将军。永元元年(89年),邓鸿与大将军窦宪、征西将军耿秉等,击败北匈奴。永元六年(94年),邓鸿再次与诸将大败北匈奴,斩杀北匈奴一万七千多人。永元七年(95年),邓鸿等率军班师回朝,邓鸿被指控有逗留不进、坐失军机之罪,于是下狱处死。
2024/08/06
5512
-
蒙武祖上为齐人,其父蒙骜为秦将军,其子有蒙恬和蒙毅,蒙恬为秦内史,在秦朝建立后,北伐匈奴有功。生卒年不详。蒙武生活的年代,正是秦灭六国的后期。《史记·秦本纪》载,秦昭襄王“二十二年,蒙武伐齐。”之后,与楚王会于宛,与赵王会中阳。《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四年,王翦与蒙武攻楚,破楚军,楚昌平君死,项燕自杀。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神将军,与王翦一起攻楚,大败楚军于蕲,杀楚将项燕。二十四年,蒙武与王翦继续攻楚,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2024/08/04
9817
-
夫差(?-前473年),姬姓,吴王阖闾之子。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夫差因伍子胥以死争之于阖闾,乃被立为太子。前496年,其父阖闾被越王勾践战败,伤重身死。后夫差继位,誓复父仇。夫差继承王位后,励精图治,任用伍子胥等人,整顿军队,大败越王勾践,一度使吴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位后期,任用奸臣宵小,生活奢华无度,对外穷兵黩武,屡次北上与齐、晋两国争锋。后勾践趁虚伐吴,吴国大败,自此一蹶不振。前473年,越国再度兴兵伐吴,吴国被灭,夫差自刎。
2024/07/30
7360
-
弑(shì),本意是指封建时代臣子杀死君主,也就是下属杀死上司。弑君,即指臣子或下属杀死君主,因此因自然原因致死的则不应归入弑君,如病死、服丹药中毒死等。正史中对于皇帝被杀记录有时描写明确,如“帝遇弑”或者“某某反,帝崩”;有的则讳莫如深,只能从其他野史或笔记中查找。由于这些野史或笔记通常史料存疑或与正史矛盾,因此某些君主之死存在很大争议。中国历史上被杀害的皇帝近三分之一。
2024/08/07
5860
-
[清](1789—1840)字仲环,又字仲洁,号酉生,江苏元和人。道光十一年(公元一八三一年)举人。尝佐梁章钜幕,章奏多出其手。又勤学敦行,廉清简默,为来所重。
2024/08/05
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