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禅定寺,中国藏传佛教寺院。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境内。是甘肃省南部藏族地区修建较早的一座寺院。
历史沿革
卓尼禅定寺
1268年八思巴入京,途经此地,命其弟子布日益西留此,于1295年建寺弘法。因该地有两棵高大奇异的油松树,当地藏语叫作cone(汉文译音为“卓尼”),遂以为寺名。后来,卓尼土司的祖先协地(藏文史书称“姜太”)从上、下作格地方迁此,该寺住持将寺院管理权交给了他。协地委任其弟傲地管理教务,他本人则管理政务。后因他内附有功,明朝永乐皇帝在1418年召其进京,授世袭指挥佥事兼武德将军,从此开始“兄为土司,弟为僧官”的历史。该寺寺主领僧纲衔,是明、清两朝中央政府敕封世袭的,但不是活佛。其管理机构分:戴(僧官衙门)、喇(法台)、西(尚书组织)三部。1459年,该寺堪布仁钦伦波从西藏学经归来,改宗格鲁派,将寺名改为dgav-ldan-bshad-sgrub-gling(兜率讲修洲)。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卓尼堪布入京朝贡,受封为“崇梵净觉禅师”,敕赐“禅定寺”匾额。17、
18世纪,该寺人才辈出,其中有三人曾在拉萨任继承宗喀巴宝座的甘丹赤巴:卓尼希念扎巴曾任第二十九任(1607—1615)甘丹赤巴,卓尼降阳粗臣达吉曾任第四十五任(1685—1692)甘丹赤巴,卓尼罗桑曲培曾任第四十七任(1699—1701)甘丹赤巴。还有卓尼僧人扎巴协珠(grags-pa-bshad-grub)在拉萨学经讲修有成,声誉甚高,回来后于1714年在寺中创建专修显宗教理的参尼扎仓,随后又修建了居巴扎仓(专修密教),其后该寺又增加了撒里瓦扎仓(专修天文历算,堆绘坛城)、歉巴扎仓(专修法舞)。前三种扎仓很多大中型的藏传佛教寺院都有,第四种则为其他寺院所少有。寺中原有《甘珠尔》、《丹珠尔》全部木刻经版。《甘珠尔》有十几种版,不甚难得,而《丹珠尔》一共只有四种版,比较稀罕,可惜20世纪20年代全都毁于兵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