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廷议 编辑
廷臣会议
“廷议”即廷臣会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廷议之事均为“事关大利害”的政事,须下廷臣集议。廷议的具体方式多为按部门以商讨问题的形式进行。古制,廷议的结果须上奏皇帝,廷议意见不一致时,应摘要奏闻皇帝作裁决或者遵从多数人的意见。
有明一代,廷议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位号、祭祀、官制、人事、财政、军事等方面。参加廷议的人数因所议内容而异,少则三十余人,多则百余人。示例: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公(袁可立)疏倧以侄子篡叔,宜加天讨。诚能自托于毛帅,并力罢奴,录其功,贷其前辜,论与廷议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