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旗官学 编辑
清学校名。顺治元年(1644)置,属国子监。有满洲助教十六人,蒙古助教八人,分六堂,有满、汉助教、学正各十二人,学录六人。后加置满洲博士一人。曾改属礼部,后仍归国子监。专收亲贵以外的八旗子弟。清末改为八旗学堂。顺治元年(1644)十月,清廷批准了国子监李若琳的奏疏,允准满汉官员子弟入国子监读清、汉书。不久,清廷又在京师八旗驻防地,各觅空房一所,立为书院,派国学二厅六堂教官分教八旗子弟。由此,八旗官学建立。以后,清廷规定,八旗子弟每十日赴国子监考课一次,春秋演射五日一次。
清学校名。顺治元年(1644)置,属国子监。有满洲助教十六人,蒙古助教八人,分六堂,有满、汉助教、学正各十二人,学录六人。后加置满洲博士一人。曾改属礼部,后仍归国子监。专收亲贵以外的八旗子弟。清末改为八旗学堂。顺治元年(1644)十月,清廷批准了国子监李若琳的奏疏,允准满汉官员子弟入国子监读清、汉书。不久,清廷又在京师八旗驻防地,各觅空房一所,立为书院,派国学二厅六堂教官分教八旗子弟。由此,八旗官学建立。以后,清廷规定,八旗子弟每十日赴国子监考课一次,春秋演射五日一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