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遗址 编辑
高山遗址位于大同市城西30公里高山镇西约1公里的台地上,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星学先生于1950年5月发现。遗址台地由砂质黄土沉积而成,西高东低,高出现河床15米左右,台地西侧是孟家湾河,北临武周川,南靠109国道,由于常年受河水的冲刷,台地的相当一部分已被侵蚀,遗址也相应地遭到了破坏,并且已成为断丘。在最北的一段台地上,石片和陶片较多,尤以石片最多,可能是当时人类活动的主要场地。
遗址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星学先生于1950年5月发现的,同年7月下旬,文化部雁北文物勘查团裴文中、陈梦家先生等至此复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于1977年9月和1983年3月,曾作进一步的调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
遗址台地由砂质黄土沉积而成,西高东低,高出现河床15米左右,台地西侧是孟家湾河,北临武周川,南靠109国道,由于常年受河水的冲刷,台地的相当一部分已被侵蚀,遗址也相应地遭到了破坏,并且已成为断丘。在最北的一段台地上,石片和陶片较多,尤以石片最多,可能是当时人类活动的主要场地。
高山遗址细石器属于典型细石器文化。遗址丰富,类型较多,既有我国细石器遗址中的常见类型,如细石叶、锥状石核、圆头刮削器、石镞等,也有一些很少见的类型,如扁平梯形楔状石核、带棱脊的石核长石片石器等,尤其是带棱脊的细石核,在高山遗址中占有一定比例,为高山遗址细石器的突出特点之一。陶片数量较少,多为灰黑色,质地坚硬,含砂较少,细夹砂者居多,纹饰有兰纹、绳纹、篦纹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