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荥阳大会 编辑
荥阳大会指的是在今郑州市荥阳境内的一次起义军大聚会,聚会的时间是在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的冬天。
事件介绍
公元1635年,各地农民起义军云集在荥阳,共商推翻明朝统治的大计,历史上称其为“荥阳大会”。在这次聚会上,李自成锋芒初露,脱颖而出,他提出的作战建议受到了大家的肯定,由此确立了农民起义军长时期内的正确的战略方针。从这次荥阳大会开始,明末的农民起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为了消灭当时的农民反抗,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冬天,朝廷任命大将洪承畴为兵部尚书,节制全国兵马。洪承畴颇有才干,气势逼人。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农民起义军该怎样有力地打败明朝军队,取得最后的胜利,成了各路起义军关注的大问题。
明崇祯八年(1635),农民起义军攻占汜水、荥阳、河阴、荥泽等县,进军广武山。为了粉碎明王朝“围剿”,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13家义军72营20余万人在荥阳聚会,商议打败明军的大计。根据有关史籍记载,当时,著名的起义军领袖高迎祥、张献忠、左金王等人都来到荥阳聚会,商讨作战方略。会上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主张,得到大家赞同,史称“荥阳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高迎祥部将的李自成以卓越的军事才能,提出了联合作战、分兵迎敌的战略方针,就是把农民起义军分成东、西、南、北四路,出击和敌人作战,把起义军的主力放在敌人兵力薄弱的东面。李自成的远见卓识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同意,一致决定就以此战略方针指导作战。随后,高迎祥和张献忠率领起义军的主力东进抗敌,一路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并且一举攻克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军威大振。荥阳大会使李自成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初露头角,并且指明了农民起义军今后的战略方向,为最终推翻明王朝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中国的历史变迁中,尤其是在农民起义的光辉历史中,荥阳大会很值得关注。
但也有学者认为“荥阳大会是一个虚构事件”,“史书中关于荥阳大会的记载,是经不起查核的”。尚须有待发现可信的史料,才能解决这个疑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