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性核酸 编辑
感染性核酸(infectious nucleic acid)是由病毒质粒(或者感染细胞)中所分离出的具有感染性的核酸。
将从病毒毒粒或病毒感染的细胞抽提分离的病毒核酸实验性地导入细胞,若都启动病毒复制循环,产生子代毒粒,此种病毒核酸称为感染性核酸,否则称为非感染性核酸。
通常,它的感染率远比完整病毒质粒为低,但感染后的最终产物则是完整的病毒质粒。吉尔(A.Gierer)、施拉姆(G.Schrarmm)和弗伦克尔-康拉德(H·Fraenkel-Conrat,1956)是最早得到具有感染性的烟草花叶病毒RNA,其后又成功地从各种RNA病毒、DNA病毒中进行了提取。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决定病毒的自我增殖和遗传性状的仅仅是核酸分子。但是也有一些病毒,其单独的核酸并不具有感染性。例如弹状病毒,质粒RNA对遗传密码来说仅是辅助性分子,质粒中必须有RNA合成酶起作用才能开始进行增殖过程。因此仅病毒质粒的核酸并不能完成感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