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星关古道 编辑
七星关古道沿关隘山势蜿蜒盘旋,现存石阶571级,有的石阶从石崖凿出,有的由青石铺就。青石铺就的石阶长期人践马踏、霜浸雨蚀,光华浸润。从石崖上凿出的石阶上,现存马蹄印痕5个,印痕深三厘米左右。2013年3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关古道,是中国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遗证。南丝绸之路,为春秋时期西南人在崇山峻岭中开辟出的一条民间“走私通道”,史料记载为“窃出商贾,无所不通”,远远提前于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南丝绸之路主要输出中国的蜀布、邛竹杖、漆器和夜郎美酒、蒟酱等,同时进口缅甸、印度和中亚等地区的五金、海贝、玉石、琥珀、琉璃制品等物资。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兴起了历史上号称秦朝七大工程的长城、阿房宫、始皇陵、灵渠、直道、驰道、五尺道的大规模建设。秦将常頞奉秦始皇之命入西南夷,对从宜宾经昭通、毕节、曲靖、昆明至大理的丝绸之路进行了凿、砌、扩改造,因道路不同于秦朝常制,仅宽五尺,故称“五尺道”。从秦初开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七星关因其险要的地理位置,不仅是古代西南军事、政治要冲,而且兼具了古代交通、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经过七星关的五尺道由于贯穿了黔川滇接合部的西南夷境,因此又叫西南夷道,后又称夜郎道,明清、民国时期因流通物资多为食盐,又称为“盐道”。
七星关古道位于贵州省毕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七星村。三国时孔明在此祭奠七星,乞求上苍佑其早日平定南方以便统一中原,恢复汉室。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命颍川侯征南大将军傅友德率30万大军平定西南,在七星关一带与元军和芒部土司大战数月,夺取七星关要隘,后命周必贤为守御千户指挥,扼守七星关。次年便修七星关城。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萧克的率领下,在七星关与杨正荣、朱益斋等国民党地方武装进行殊死战斗,击溃了地方武装的多次进攻……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在此渡河溺水牺牲,至今,七星河畔尚建有夏曦纪念碑。现存古道长2公里,宽1-2米,基本完好。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上一篇 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