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二一团 编辑
二二一团的土地由三块不相连接的土地组成:即兰新铁路以北的水管所种植区、盐山以北的高盆区和艾丁湖以北的湖区。团部(即交河西镇)设在盐山以北,北距大河沿火车站24km、距312国道2.8km,西距乌鲁木齐160km,东距吐鲁番市28km,均有道路相通,道路均为沥青路面;312国道横穿团区东西,团区南北干道连接山南山北,形成了本团与相邻各连队、单位与国道相衔接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一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遵照毛主席“屯垦戍边”的指示,于1956年六月转业进入吐鲁番地区开发生产、兴建水利、开荒造田而建立起来的军垦团场。现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
团场介绍
二二一团位于吐鲁番盆地,是兵团驻吐鲁番地区唯一的团场,也是距师部最远的一个团场,被列为兵团争先进位第三类团场,是国家级贫困团场。团场东距吐鲁番市18公里,西至乌鲁木齐市160公里,兰新铁路、乌吐高铁、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穿过团场。所辖区域是通往南北疆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全团土地总面积15万亩,其中:种植面积2万亩,农作物有葡萄、西甜瓜、蔬菜、杏等,被授予“中国无核白葡萄之乡”的荣誉称号;驻区内有煤矿、铁矿、建材、果品加工等工业企业。团场下辖20个基层单位,全团总户数1716户,总人口5015人,其中汉族4865人,占97.01%。团场光热资源丰富,全年30℃以上高温天数达146—151天,昼夜温差达14.6℃。夏季极端高温达48.6℃,年均降水量7.9mm,年蒸发量2914mm,冬季降雪极少,素有“火洲”、“风库”之称。
二二一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是一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延安保卫战等重大战役,在陕北南泥湾、金盆湾开展过大生产运动,曾被毛泽东主席授予“红星部”称号的英雄部队。1954年6月,全体官兵集体转业进驻吐鲁番艾丁湖畔,在含碱量极高的沼泽地和戈壁荒滩上兴修水利、开荒造田,建立起了军垦农场。半个多世纪以来,团场干部职工边生产,边维稳,自觉融入地区发展稳定大局,为吐鲁番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4年,全团实现生产总值18346万元,同比增长2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26万元,同比增长277%;三次产业比重40:33:27;实现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5000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