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后伸长率 编辑
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最初标距长度(L0):在试件变形前的标距长度。
最终标距长度(Lh):在试件断裂后并且将断裂部分仔细地对合在一起使之处于一直线上的标距长度。
断裂后伸长率的计算公式为:σh=(Lh-Lo)/L0*100%
表示方法
在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对断后伸长率的表示方法作了相应的修改,新标准用字母A代替旧符号的δ。
试样标距分为比例标距和非比例标距两种,因而有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之分。
1.比例试样
凡试样标距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有以下关系的,称为比例标距,试样称为比例试样。
Lo=k(So)1/2 式中(k——比例系数 So——原始横截面积)
2.非比例试样
非比例标距(也称定标距)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不存在上式关系。
如果采用比例试样,应采用比例系数k=5.65的值,因为此值为国际通用,除非采用此比例系数时不满足最小标距15mm的要求。在必须采用其他比例系数的情况下,k=11.3的值为优先采用。产品标准或协议可以规定采用非比例标距。不同的标距对试样的断后伸长率的测定影响明显。
新、旧标准对于断后伸长率符号表示的差异如下表:
GB/T228—2002 (新) | GB/T228—1987(旧) | 备注 |
A | δ5 | 试棒的标距等于5倍直径(短标距) |
A11.3 | δ10 | 试棒的标距等于10倍直径(长标距) |
Axmm | δxmm | 试棒的标距为定标距Xmm(定标距)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