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痰郁 编辑
痰郁,病证名。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指痰气郁结、肺气不利的病证。
《万病回春》卷二:此证“动则喘满气急,痰嗽不出,胸胁痛,脉沉滑也。”治宜涤痰解郁,用痰郁汤、涤痰汤、节斋化痰丸、升发二陈汤、润下丸、越鞠丸等方。参见六郁、郁证条。
中医辨证治疗
痰由气火所生,因气滞则水湿不行,火郁则蒸湿为痰。痰分有形与无形两种。有形之痰,如喘咳中吐出的,这是以脾湿为主,不是肝气肝火所生,故不列在本病论述范围。而本病所言之痰,则基本属无形之痰,仅据以下症状,即可认为是痰郁:①烦闷失眠,头痛梦扰;②脘闷呕吐,心烦阵阵;③癫痴狂乱,昏不识人;④结块边缘清晰,压之不痛;⑤肢体暴废,或耳目猝然不用。以上种种,治疗时均必须以除痰开郁为主。常用方药如下。
1.礞石滚痰丸(礞石、沉香、黄芩、大黄等)
癫狂昏乱,顽固头痛,失眠梦扰,大便不畅或干结不解。
①癫狂昏乱:癫是痴傻呆木,静多动少;狂是乱打乱闹,昏聩不知人事;此二病都是由头脑昏乱所引生,古有“重阴者癫,重阳者狂”之说,在一般情况下果然如此,但亦有病人以癫狂症状交替出现者。
②顽固头痛,失眠梦扰,大便不畅或干结不解:头痛之诸药不愈,积年累月者称为“顽固”,病有多种,而本病除顽固头痛以外,尚有失眠梦扰,大便不畅或干结不解,这是中医历来所称之“痰厥头痛”,由痰火闭实引起;癫狂昏乱,常继发于此证之后,睡眠不好,头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是其主因。大便于结或不畅,常常由失眠多梦,气火内燔所引起。
2.加减温胆汤
失眠头痛,多梦心烦,惊悸眩晕,或为发作性呕吐。气虚虚弱者,加桑叶,红枣,阿胶等制作成膏剂阿胶桑麻膏食用。
①失眠头痛,多梦心烦,惊悸眩晕:上列症状,常由失眠多梦开始,由于肝火蒸湿生痰,内乱神明,故见失眠多梦;肝火上炎,故见头痛眩晕;痰热内乱心神,故见心烦惊悸。
②发作性呕吐:亦在失眠、多梦的基础上发生,一般检查常不易发现胃部病变,故称之为“神经性呕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