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鲤 编辑

鲮鲤科鲮鲤属鱼类

鲮鲤鲮鲤

鲮鲤是鳞甲目鲮鲤科鲮鲤属爬行动物,又称穿山甲、龙鲤、石鲮鱼。鳞甲颜色有黑褐色和棕褐色两种类型,以前者为多。身体背面、四肢外侧和尾部披覆瓦状角鳞片;鳞片形状大体有3种:背鳞呈阔菱形,较扁平;腹侧,前4肢近腹内侧,后肢鳞呈盾状,鳞片中央有龙骨状凸起,该凸起亦随年龄而减少,老年个体几乎消失;尾侧鳞呈折合状;颌颊、耳眼、胸腹直至尾基以及四肢内侧均无鳞但有稀毛。鲮鲤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其中以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数量较多。栖息于阔叶林、针叶林、竹林、草原和农田等各种生境。喜炎热,能爬树。白昼常匿居于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洞口。晚间多出外觅食,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平时独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对生活。食量很大,以白蚁为食,也吃蜜蜂、胡蜂和其他昆虫幼虫等。一年四季皆可繁殖,春、夏两季最盛,尤其是夏季。雌、雄交配3-4个月后,多半在初春或仲秋产仔。年产仔最少2胎,每胎1-2只。鲮鲤由于鳞片可以作为中药成分,所以被大肆捕杀,再加上栖息地被破坏,种群数量在20世纪中期至末期紧速锐减。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认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极危(CR)物种。

中文拼音:línɡ lǐ

英文名:Chinese pangolin,Common pengolin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物种信息:尾上另有纵向鳞片9~10片。鳞片黑褐色,老年兽的鳞片边缘橙褐或灰褐色,幼兽尚未角化的鳞片呈黄色。吻细长。脑颅大,呈圆锥形。喜炎热,能爬树。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径20~30厘米的洞,末端的巢径约2米。以长舌舐食白蚁、蚁、蜜蜂或其他昆虫。4~5月交尾,12月或翌年1月产仔。幼仔伏于母兽背部,随之外出活动。猛兽、猛禽为天敌,偶尔遭家犬袭击。可用生肉和鸡蛋饲养。此种下分3个亚种:指名亚种(M.p pentadactyla Taiwan pangolin Linnaeus,1758)台湾、大陵亚种(M.p aurita Hodgson,1836)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安徽、云南、贵州、四川、缅甸、泰国、尼泊尔、阿萨姆、印度支那;海南亚种(M.p pusilla Hainan pangolin J.Allen,1906)海南岛。。中华穿山甲能消灭大量白蚁。濒危信息:⒈CITES濒危等级:附录I;⒉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下一篇 腹股沟

上一篇 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