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御使 编辑
防御使,官名。武周开始设置的地方军事长官。防御使全称为防御守捉使。有都防御使、州防御使两种。州防御使最早见于武周圣历元年(698年),以夏州都督领盐州防御使。唐开元二年(714年),又授薛讷为陇右防御使。唐玄宗李隆基为平定安禄山的叛乱,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诏令在军事冲要地区置防御使,次年正月以许远为睢阳郡太守兼防御使,随后在河南、河北、河东、关内、山南、剑南等地设置。至德元年(756年)后,置于中原大都、军事要地,掌管军事,由刺史兼任,后又常与团练使互兼。肃宗宝应元年(762年)五月,诏停诸州防御使。但不久,唐代宗又复置,并一直延续到唐末五代。
官名简介
都防御使管辖数州,地位低于节度使。唐代后期,随着藩镇势力的扩大,都防御使也有升级为节度、观察使的。
防御使、都防御使本年只负责一州或数州的军事。因常由刺史或观察使兼任,故实际上是唐朝后期一个州或一个方镇的军政长官。与防御使同等地位的是团练使,但两官不并置,或名团练,或名防御,视地而异。
宋置诸州防御使,但无职掌、无定员,不驻本州,仅为武臣之寄禄官。辽、金以防御使为防御州长官,主管本州民政,兼掌地方治安。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下诏以州县正官兼防御使事,听宣慰使司节制,统领团结义兵镇压起义。清代,各省驻防军、驻京之健锐营及各陵寝亦设“防御”一职,不称使,为低级武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