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书郎 编辑
尚书郎,汉语词语,拼音shàng shū láng,古代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
出处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魏书卷二十八列传第十六》:慕容德使兄子和守滑台,和长史李辨杀和,求援于跋。跋率轻骑赴之。既至,辨悔,闭门拒守。跋使尚书郎邓晖说之,辨乃开门。
《魏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初,太祖诏尚书郎邓渊著国记十余卷,编年次事,体例末成。
《魏书卷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七》:(李)弼弟翼,字景业。初为荡寇将军、斋帅。又除员外郎,迁尚书郎,仍斋帅。建义初,遇害河阴。赠平北将军、定州刺史。
《三国志·卷五十·吴书五·妃嫔传第五》: 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父(谢)煚,汉尚书郎、徐令。
明·黎民表《紫荆关》诗:“金城谁献议,老作尚书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