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恩殿 编辑
明清陵制。也称享殿,俗称大殿,明朝称祾恩殿,清代称为隆恩殿。它是陵寝地面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只有帝后的大殿才能称为隆恩殿,妃园寝称为享殿,王爷园寝称为享堂。
清代隆恩殿规制大多数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殿前月台上陈设铜鼎、铜鹤、铜鹿,环以青石白栏杆。也有单檐歇山顶的,或面阔五间,或面阔三间带回廊。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大殿是例外,它是重檐庑殿顶的。
发展历史
隆恩殿是陵寝的主要建筑之一。在隆恩殿建筑中,以慈禧陵隆恩殿及东西配殿建筑工艺水平最高。慈禧陵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慈禧以年久失修为借口,重建隆恩殿和东西配殿。重建后的慈禧陵三殿的梁枋架木、门窗隔扇,全部采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构制。在深褐色的原木上,直接沥粉贴金。三殿内的墙上镶有大小不等的30块雕花砖壁,共计237平方米。所雕花纹有“五福捧寿”、“四角盘长”、“万字不到头”等。所有雕砖的外围,均饰以蔓草、莲花和珠文,凡凸起的花纹,全用赤金叶子贴饰,底部用黄金叶子贴饰,赤黄二金,交相辉映。三殿内外彩画中,共有2400多条金龙。龙呈行、卧、升、降状,千姿百态,光彩夺目。所有这些为其他陵寝建筑所未见。仅贴金一项,就用掉黄金4592两之多。
隆恩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