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县 编辑

重庆市巫山县

巫县巫县

巫县,指重庆市巫山县,古称巫县。位于长江三峡巫峡附近,因地得名。

历史沿革

今重庆市巫山县,隋以前名巫县,晋以前县治位于今巫县北。

战国

战国时,县境属楚国巫郡。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改置巫县。

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析巫县置北井县。

三国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县境属孙宜都郡。

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明帝分新城郡而属上庸郡之巫县。蜀吴猇亭之战后,孙吴所据宜都郡亦有巫县,与曹魏分立,但并未取南北以为识别。及公元280年晋武帝平吴,南北一家,始于巫县之在北者加北字,以别于南。 而上庸郡之北巫县所在何处,仍有待于考证。

孙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吴主孙休分宜都郡置建平郡,治巫县。

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巫县隶属巴东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称巫山县,属建平郡。巫山在县东,又称巫峡,县因以为名。巫山以上古唐尧时代巫咸(尧帝的御医)而得名。

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并大昌县入巫山县。

建国后

1949年10月2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次日,巫山县解放。同年12月17日,成立了四川省巫山县人民政府。

1951年3月,湖北省建始县铜鼓乡划归巫山县官渡区境域。

1961年3月,又将龙溪公社所属上安、下安、双河三个大队的山地1784.5亩,水田342.3亩析出,划归巫溪县境,巫山县境。

1997年6月28日,巫山县划归重庆直辖市。

下一篇 吴班

上一篇 刘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