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化寺 编辑
光化寺位于徂徕山蓝溪之阳,山坳之中,左右两山拥抱,南望诸山,如翠屏叠嶂。该寺创建于后魏,有山门、配殿及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主奉如来佛祖,殿内绘明、清代的两层壁画,色彩绚丽,人物形象生动,把佛教故事渲染得惟妙惟肖。寺内有古松、古柏各一株,树龄均在千余年以上。柏名三义柏,一本三株,气宇轩昂,叶色浓翠,整齐如结义三兄弟。古松名凤松,似丹凤展翅,起舞弄姿,浓荫匝地,冠盖亩余。
光化寺
光化寺寺创建于北魏,隋代称光化寺,宋易名崇庆寺。元初兖州军节度使时珍重修。寺居山岙,左右双峰如抱,前有诸山如翠屏遥列,后有山泉引流入庭。今寺院正殿内四壁有清代《西游记》故事壁画,院中配房分列,古柏挺立。东山门内有清乾隆、光绪年间重修碑。院西南有古松,冠盖如伞,遮地亩余,传为唐植。
寺北门路东有巨石,名将军石,高1.9米,宽2.4米,厚1.2米,上刻北齐武平元年(570年)梁父县令王子椿隶书《大般若经》,计89字,字径13厘米。
寺东南路西有墓塔林遗址,今存塔石数十块,均为元明遗物。墓塔林东是映佛岩,耸峙陡险。其巅有巨石,南壁刻王子椿隶书《般若波罗密经》,存85字。其字古拙苍润,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宋代赵明诚《金石录》、清代冯云鹏《金石索》均载其文。
映佛岩东为黑山,又东为松山,上有松岩洞;东南为周蒙山,山上有周蒙洞,两洞可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