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雍州 编辑
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于今山西新绛县柏壁镇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改东雍州为绛州,徙闻喜县龙头城(今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龙兴堡)。武帝时复移于柏壁。建德六年(577)再徒今山西稷山县玉壁。
隋代开皇三年(583)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山西新绛县城。
唐武德元年(618)置绛州总管府。辖绛、潞、盖、建、泽、沁、韩、晋、吕、浍、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绛州领正平、太平、曲沃、闻喜、稷山等5县。
贞观中,绛州属河东道。
宋改为雄州,辖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绛、垣曲等7县。
金改置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1218)升为晋安府。兴定三年(1219)又置河东南路转运司,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平水等8县。
元初为中州,置绛州行元帅府,辖河、解二州各县。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
明为绛州,属山西布政司,隶平阳府,领稷山、垣曲、绛等三县。
清初属领仍旧。雍正二年(1724)改为直隶绛州,领稷山、河津、闻喜、垣曲、绛等5县。
1912年(民国元年)5月,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邻近的绛县相区别,始改称新绛县,属河东道。1927年(民国16年)废道,直隶省府。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