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桥吹打 编辑
金桥吹打是重庆市万盛区金桥镇的民间音乐,属于吹打乐种。有喜庆类、生产生活类、丧事类、民间传说类等类别,有花灯、大曲牌、朝牌、宫堂等曲牌和品打、刁打、散打、干打、夹打、刁散打、竹叶吹奏、口哨等演奏技艺,曲目达一千余首。金桥吹打有音域宽、音量大、力度厚、音色明快、穿透力强等特点。特别是“马风声”派,风格尤其突出。金桥吹打在四川省、重庆市的演出比赛中多次获奖,重庆市文化局命名金桥镇为“吹打乐之乡”,金桥吹打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2006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文名:金桥吹打
分类:音乐
地区:重庆
图2 金桥吹打表演
孕育期
“金桥吹打”经历了由产生初期生产、生活、战斗中鼓舞唱和到14-17世纪的元明时期的逐渐转型,且曲目日臻成熟。
发展期
金桥吹打在17-20世纪的清代出现转折,形成了在民间吹打中独树一帜的“马风派”吹打风格,器乐配备齐全,曲目更加完善。从马风派传承始祖刘多二算起,可查弟子到21世纪初已有六代。“马风派”吹打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刘多二、刘汉卿、杨卜然、向义云、刘志云、向紫钦、翁庆华、张登阳等一大批民间艺人作出了重大贡献。
鼎盛期
图3 金桥吹打在央视表演
曲折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市场经济和现代音乐文化的冲击、缺乏经费投入等原因,吹打人员很少集中训练,部分吹打艺人放下了吹打乐器,走上其它致富道路。当时从事吹打的艺人不足200人,其中年龄大的70多岁,最小的也是30多岁,平均年龄近50岁;艺人普遍文化程度为小学毕业;女子吹打队员、青年吹打队员面临青黄不接甚至后继无人的边缘。由于人员流失严重,很多传统的曲牌也面临失传境地。21世纪初,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民间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力度,先后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和传承优秀俗文化。2002年成立区金桥民间吹打保护、抢救小组,在各级政府支持和领导下做了许多发掘、抢救性工作,先后组建了金桥吹打艺术团和金桥中心校吹打队,使金桥吹打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重焕生机。2006年6月,金桥吹打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2008年10月,万盛区金桥镇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金桥吹打曲牌按使用场合分为:花牌、宫堂、朝牌;按表现形式分为:雕打、散打、雕散打、品打;按不同乐器配置分为:干打、吹打、夹打、竹叶吹奏、口哨等形式。
金桥吹打乐具有音正节稳、音质纯洁、清晰清脆、不含混拖拉,音域宽、音量大、力度厚、音色明快、穿透力强等特点。 金桥吹打派别独特,它不同于陕北、鲁南、河北、苏南等的吹打乐风格。唢呐高鸣时,酷似“马啸”声;鼓响“得格斗”,尤如马蹄声。曲至高潮时,“马啸”与“ 蹄声”共鸣,如万马奔腾之势。
金桥吹打许多传统曲牌还保存着古老的五音调式持点,记谱方式独特,整个曲牌采用的是“浪荡词”记谱,这是中国记谱方式所罕见的。吹奏曲牌不叫吹“音”,而叫吹“字”,曲牌里的“字”代表一种音高。
吹奏的换气方式也非常特别,许多人一口气能吹奏五分钟不停顿。
金桥吹打乐的曲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花灯》、《大曲牌》、《朝牌》、《宫堂》、《品打》、《挑打》、《散打》、《干打》、《夹打》、《挑散打》、《竹叶吹奏》、《口哨》等多种类别,合计曲牌1000余首。 “马风派”代表作有:《将军令》、《二排鼓》、《鸡公调》、《蛟龙翻身》、《青山水落音》、《急马出山》、《祝福》、《山村新曲》、《庆丰收》、《快乐的山村》等。
《急马出山》简介:
曲目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由次高音唢呐奏出酷似雄鸡鸣叫的散板,引入群马奔腾的场景;
第二部分:打击乐在马蹄节奏的变换中呈现出雄壮有力的欢庆的色彩;
第三部分:在大唢呐与小唢呐的对比中展现出在青山绿水间、田边院坝里人们辛勤劳动和悠然自得的欢乐气氛。
乐曲集中反应了勤劳纯朴的万盛人民欢快热烈、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
金桥民间吹打乐的按乐器分为吹奏乐器、打击乐器两大类别。吹奏乐器主要是唢呐;打击类主要有鼓、锣、钹、镲、马锣等。
金桥吹打的乐器也异常独特。一支普通的唢呐要经过选材、风干、切割、绞管、车圆、钻孔、编喇叭口、刮灰上漆、安气盘、装麦哨等几十道工序;一面鼓也要经过采鼓桶、削牛皮、绷绳、定音、上钉、套箍等若干工序。唢呐和鼓被有关专家誉为“天下第一唢呐,人间第二奇鼓”。金桥唢呐制作技艺高超,巴南、綦江、贵州等地的大量唢呐来源于金桥。
遗产级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国发〔2006〕18号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批准机关:国务院
批准序号:83
遗产编号:Ⅱ—52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项目名称:吹打(金桥吹打)
申报单位:重庆市万盛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馆获得“金桥吹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