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平癞子锣鼓 编辑
梁平癞子锣鼓是重庆市梁平区境内流传的一种传统民间器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梁平癞子锣鼓起源年代已不可考。据清代该县文人蓝逸清的《竹枝词》记载,梁平癞子锣鼓应该在明清之际就已广为流传。梁平癞子锣鼓的乐曲称为“锣鼓引子”,以“十八癞子”锣鼓的引子为代表。梁平癞子锣鼓具有声音洪亮、气氛热烈、音韵起翘、耐人寻味等特点,常在节日盛会、开业庆典、生日礼仪、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演奏。
2006年5月20日,梁平癞子锣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53。
中文名:梁平癞子锣鼓
批准时间:2006年5月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Ⅱ-53
申报地区:重庆市梁平区
保护单位:重庆市梁平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梁平癞子锣鼓
所以,马锣也叫“站场”。后人为了表示对皇帝和锣鼓创始人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凡在农家院舍打锣鼓,都必须在正室(俗称堂屋)打。梁平癞子锣鼓因其创始人的绰号叫“癞子”而得名。
种类
全国各地锣鼓流派甚多,但梁山癞子锣鼓不同于其它派别,它风格特殊独具一格。梁平癞子锣鼓的乐曲称为“锣鼓引子”,梁山癞子锣鼓是以“十八癞子“的锣鼓引子为代表,主要有“老癞子”“花癞子”“鸳鸯癞子““刁癞子”“干癞子”“重葫芦”“南山网”等。
演奏过程
艺人在演奏过程中,一口气要打十八个段子,分别由三个段子组成一组,共六组,每个组必有马锣开头的段子、钹开头的段子和大锣开头的段子。梁山锣鼓6种乐器,分别由5人组合参与,其中打马锣者兼打钩锣。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包括“金银灯”“金银花”“红绣鞋”等上百种锣鼓引子。在运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锣鼓引子,在几种乐器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锣鼓引子。
演奏乐器
梁平癞子锣鼓
二鼓:在一场锣鼓中起骨干指挥作用,发送锣鼓点掌握节奏快慢、轻重的作用。在锣鼓引子中念“咚唝”声音干脆利落、铿锵有力。
马锣:一般作锣鼓引子的开头及润色的作用。在要有大镲和小锣鼓引子中念“喽”。声音清新明亮、颇具韵味。
钹:在一场锣鼓中起骨干、分解、壮力的作用,多常与锣、鼓一起用于后半拍。在锣鼓引子中念“丑”。声音沉着,演奏稳健。
大锣:掌握一堂锣鼓的音韵起翘,音色音量的协调,节奏的快慢。在锣鼓引子中念“哨”。声音洪亮、宽广、圆润。在使用过程中和钹同时击打念“壮”,击打锣的边缘时念“厂”。
钩锣:在锣鼓引子中念“乃”。声音、甜润、细丽,在使用过程中和镲子同时击打念“才”。
镲子:在一场锣鼓中起板韵作用,在锣鼓引子中念: “尺”。声音明亮、洒脱。
地方特色
全国各地锣鼓流派甚多,但梁山癞子锣鼓不同于其他派别,它风格特殊,独具一格。梁山锣鼓是以“十八癞子”的锣鼓引子为代表。
梁平癞子锣鼓
十八癞子的主要曲目有《老癞子》《佬癞子》《花癞子》等。头与尾常用的曲目有《金银灯》《战灵芝》《急尾子》。
传承价值
梁山锣鼓已有1000余年历史,它是梁山巴人祖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主要文化娱乐活动方式。梁山癞子锣鼓风格独到,乡土气息浓厚,颇具民族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传承状况
一些艺人相继去世,现有艺人年岁已高,年轻人又不愿学打锣鼓,故锣鼓艺人日渐减少,只得将原有的乐班合并演奏。在此情势下,梁平癞子锣鼓濒临灭绝。
传承人物
传承人物
保护措施
2011年,礼让镇成为了梁平癞子锣鼓的传承基地。自成为传承基地后,镇里聘请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贺志灿为指导老师,定期到镇综合文化站和小学、幼儿园等教授锣鼓技艺,并自编自创了200多首符合时代特色的新锣鼓引子。同时,组建了幼儿、少儿和女子癞子锣鼓队,这些队伍多次到市内外表演展示。
传承基地
来宝小学还编写了校本课程《癞子锣鼓曲谱》,并以音乐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梁平癞子锣鼓的实践教育活动纳入音乐课程计划,在三年级至四年级学生每周的两节音乐课中,安排一节癞子锣鼓训练课,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梁平癞子锣鼓古典谱、现代谱等基本乐谱的运作要领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使同学们在音乐课堂与梁平癞子锣鼓一同成长。同时,还利用每周2个下午对学生进行每天1小时的分组轮流指导。
2019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重庆市梁平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梁平癞子锣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重庆市梁平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继续获得“梁平癞子锣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梁平癞子锣鼓
2017年2月13日,梁平双桂堂梁平竹帘梁平木版年画生产性保护基地广场,举办了梁平癞子锣鼓抢彩比赛。当日,梁平区举办第七届癞子锣鼓抢彩比赛,28支癞子锣鼓队共150名民间艺人参加抢彩,让观众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