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海宁市境内,是明清时期延续至今的古遗址。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又称鱼鳞塘,由浙江水利佥事黄光昇创筑,用以抵御海水入侵。黄光昇修筑的鱼鳞塘采用五纵五横的条石叠筑方法,共十八层。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城北路口以北大面积围垦,老石塘已成为内塘。其中城北路至枣园路约400米为鱼鳞石塘,枣园路至观海路约1000米为解放后所建的浆砌块石斜坡塘。此外,坦水、丁字坝、备塘、护塘河等防潮体系也基本健全。钱塘江海塘海宁段西起翁家埠,东至高阳山,全长约53600米,完整保存了由主塘、护塘建筑和附属设施所构成的海塘防御体系。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是钱塘江海塘重要组成部分,是钱塘江沿岸大规模持续开发利用的海塘系统工程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捍海筑塘的最高技术成就。钱塘江涌潮孕育了钱塘江两岸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情感相关联、反映其精神世界的人文景观。

2019年10月,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

地理位置: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海宁市境内

所处时代:明清至今

保护级别: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756-6-006

历史沿革

编辑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清道光、光绪年间曾对海塘进行维修。

钱塘江海塘海宁段始筑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浙江巡抚朱轼综合治塘先进技术,建设新式鱼鳞石塘,俗称“鱼鳞大石塘”。

1997年,11号台风,海宁段海塘发生了7处决口。

2004年,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全线建成百年一遇标准海塘。

2022年,钱塘江北岸秧田庙至塔山坝段海塘工程(堤脚部分)施工,周期3年,预计在2024年初完工。

遗址特点

编辑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又称鱼鳞塘,位于海盐县武原街道东部沿海一带。此段海塘南至南台头闸北侧,北至城北路口,长约2250米。鱼鳞塘由浙江水利佥事黄光昇创筑,用以抵御海水入侵。钱塘江海塘海宁段西起翁家埠,东至高阳山,全长约53600米。海宁海塘是钱塘江海塘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完整保存了由主塘、护塘建筑和附属设施所构成的海塘防御体系,是钱塘江沿岸大规模持续开发利用的海塘系统工程的典型代表。

主要建筑

编辑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

黄光昇修筑的鱼鳞塘(海盐敕海庙段)采用五纵五横的条石叠筑方法,共十八层。海塘高约7~8米。顶部宽度约10~20米不等。均为重力式海塘,大部分为双盖鱼鳞石塘。塘底有护坡,塘外有“丁”字挑水坝,塘内有防浪墙。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城北路口以北大面积围垦,老石塘已成为内塘。其中城北路至枣园路约400米为鱼鳞石塘,枣园路至观海路约1000米为解放后所建的浆砌块石斜坡塘。此外,坦水、丁字坝、备塘、护塘河等防潮体系也基本健全。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

钱塘江海塘海宁段

钱塘江海塘海宁段

钱塘江海塘海宁段大致由塘身和塘脚两部分组成,塘身是用条石堆砌的,塘脚是无数直立的木桩子。打桩方法:众人把4~6米长的松木,垂直固定在滩地上,然后搭建一个打桩架,工人在架子上用麻绳吊起石槌,砸向桩头。明清古海塘的塘脚打的桩是梅花桩和马牙桩的交替组合,最外面临江的马牙桩要打上两排来加固。

文物价值

编辑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

钱塘江海塘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完整保存了由主塘、护塘建筑和附属设施所构成的海塘防御体系,是钱塘江沿岸大规模持续开发利用的海塘系统工程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捍海筑塘的最高技术成就。钱塘江涌潮孕育了钱塘江两岸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情感相关联、反映其精神世界的人文景观。

保护措施

编辑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遗址碑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遗址碑

2019年10月,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海宁市境内。

浙江钱塘江海塘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海宁养护分公司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路程约24.2千米,用时约38分钟。

下一篇 七里亭遗址

上一篇 王店粮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