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吉永安寺塔 编辑
安吉永安寺塔,又名灵芝塔,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马家村南500米的西苕溪南岸,始建于五代吴越时期。
安吉永安寺塔塔身为八面十层叠涩檐仿楼阁式砖构实心塔,平面占地82平方米,通高22.46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共有10层;塔身稳重端庄、修长优美;塔身自下而上有规律收分,比例恰当;叠涩檐起翘平缓,层脊上用瓦条垒脊置陶脊兽。
2019年10月7日,安吉永安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安吉永安寺塔
地理位置: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马家村南500米的西苕溪南岸
所处时代:五代~宋
占地面积:82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每天全天对外开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272-3-075
别名:灵芝塔
北宋时期,安吉永安寺塔位于当时的永安寺内,因此得名,后永安寺被毁。
南宋时期,永安寺原址进行修复并重新取名为“灵芝塔院”,永安寺塔也渐渐被叫成“灵芝塔”。
安吉永安寺塔还分别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进行过两次维修。
抗日战争时期,安吉永安寺塔被日军炮火损毁。
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安吉境内的文物古迹进行调查,重新发现了安吉永安寺塔。
1982年,浙江省开展第二次全省文物普查,嘉兴地区文物普查小组对安吉永安寺塔进行了调查,初步确认其为明代建筑。
1983年,浙江省文物局专家来安吉进行复查时,认为安吉永安寺塔是五代或宋代建筑。
1988年,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确认,安吉永安寺塔为五代吴越时期建筑。
1992年,安吉永安寺塔的维修被浙江省文物局、安吉县人民政府提上议事日程。
1994年,安吉永安寺塔由浙江省文物局和安吉县人民政府主持大修。
2015~2018年,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原文广新局)以“清水入湖”工程为契机,开展了永安寺塔周围环境整治工程。
安吉永安寺塔景色
结构
安吉永安寺塔塔身为八面十层叠涩檐仿楼阁式砖构实心塔,平面占地82平方米,通高22.46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共有10层。
安吉永安寺塔结构简图
塔刹由多个构件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覆钵、仰莲、盖盘、套筒、相轮、露盘、仰月、圆光、宝珠。所有塔刹构件均套在塔心木外,并在露盘与十层每面戗脊之间用铁链牵引,以固定整个塔刹。
特点
安吉永安寺塔塔身稳重端庄、修长优美;塔身自下而上有规律收分,比例恰当;塔壁砖砌平整,一丁一顺的砌筑方式错落有致,八面转角分明,线条流畅的壸门增强了塔壁的立体和灵动感;叠涩檐起翘平缓,层脊上用瓦条垒脊置陶脊兽;还改变了以前方形塔的平面结构,使其在使用和抗震坚固方面都得到了加强,在减少风力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天宫出土文物
相关人物
钱镠
题记铭文
塔刹顶题记套筒
塔刹顶有题记套筒二处,其一为:“安吉县施中立与家眷等,先舍钱伍百贯文,泊结众缘,劝导豪贵,修永安院故塔及屋宇圣像等。时大宋庆历七记,岁次丁亥三月初八下手修,四月十六入金银塔一所,安真身舍利佛骨,二十五日竖由囗,永远供养,上答四恩。三□,同劝缘钱塘张德之。塔主僧贰古谨既记。”
其二为:“安吉县灵芝塔院,景定元年二月初四日下手重修,伏豕囗,施财添助。沈府学士潜施财墨珠,沈府仙尉、琳熹舍塔心,司门范国华同母亲王氏捨钱,泮道恭、南门信士戚吉同妻吴氏捨钱一千贯文,信士王用亨并妻丁氏舍财添助。主持僧囗同干绿、程道净、何道清、沈道正、沈道成、姚道锜等,所祈功德,上报四恩,下资三宥法界,有情同成种智。安福乡铸冶匠施通。”
金涂塔铭文
天宫中发现的金涂塔铭文为:“安吉县永安乡城南保奉佛女弟子裴氏三娘,将妆奁浪银制造一所,安真身舍利佛骨,捨入永安院塔心内,贵荐夫子施十三郎。庆历七年岁次四月朔日毕工记,银匠李宥昌。”
安吉永安寺塔俯瞰图
地理位置
安吉永安寺塔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马家村南500米的西苕溪南岸。
灵芝塔
门票
安吉永安寺塔免费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
安吉永安寺塔每天全天对外开放。
交通
乘坐合杭高速铁路至安吉站后乘车进入国道235线,在与省道306线路口右转后行驶约150米即可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