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潮音桥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州潮音桥湖州潮音桥

湖州潮音桥,俗称哑子桥,又名桥里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兴区南街南侧,东西向横跨东苕溪(市河)。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知府魏济撤渡建桥,东西两端仍有桥亭,后废。

湖州潮音桥为三孔石拱桥,长54.2米,三孔总跨为29米,宽5米,高7米,东西两端置桥阁,桥面略呈弧形,桥顶中间用石板铺砌,两堍桥台阶宽大,每级用两条石并列,各为27级,台阶宽大,每级均用两条石并列铺成,行人上下不觉吃力。两侧栏板用石质制成吴王靠,可供行人休息。

1984年8月,湖州潮音桥被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16日,湖州潮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湖州潮音桥

地理位置: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南街南侧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

编号:8-0281-3-08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始 建:明代

历史沿革

编辑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知府魏济撤渡建桥,东西两端仍有桥亭,后废。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桥圮,次年湖州知府陈幼学重建,东西堍置桥阁。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竣工。

崇祯年间(1628~1644年),火焚东阁后修复。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建湖州潮音桥。

建筑格局

编辑
湖州潮音桥为浙江省八座立交模式的古桥之一。该桥西岸河街商店林立,为避免割断沿河街道,建桥时在西侧次孔跨西岸河街,桥上桥下均能行人,此桥桥脚盖桩密排极深,可千年不动摇,且离桥墩数大,便有皮木桩和石垛。

湖州潮音桥为三孔石拱桥,长54.2米,三孔总跨为29米,宽5米,高7米,东西两端置桥阁,桥面略呈弧形,桥顶中间用石板铺砌,两堍桥台阶宽大,每级用两条石并列,各为27级,台阶宽大,每级均用两条石并列铺成,行人上下不觉吃力。两侧栏板用石质制成吴王靠,可供行人休息。

湖州潮音桥

文物遗存

编辑

白石卧狮

湖州潮音桥两端护栏收头各置有两尊大白石狮,雌雄分立,替代传统的抱鼓石。

吸水兽

湖州潮音桥桥中孔两侧拱肩上还各雕刻有一对吸水兽,形态生动,寓意镇桥辟邪保平安

大白石狮大白石狮

历史文化

编辑
湖州潮音桥为湖州城内“三大”著名古建筑,为湖州桥里桥(潮音桥)、塔里塔(飞英塔)、庙里庙(府庙)“三绝”之一。在湖州南街南侧,东西向横架于东苕溪(新开河)。桥名取为“潮音”有两种说法,一是天目山之水浩荡而下,至湖州碧浪湖,途穿城南入市,水流湍急,声如海潮,“潮音”之名由此而来;又因舟楫从桥下通过时,为保安全,避免事故,民间习俗不能言语,故禁声,便有了“哑子”之称。二是桥址为古潮音渡,“潮音”之名取于舟山普陀山潮音洞,传为观音大士现身处,因桥东慈感寺奉观音而名,两岸皆有渡亭,以蔽风雨,后撤渡建桥,桥以渡名。

文物价值

编辑
湖州潮音桥有较高的立交模式的古桥建筑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湖州潮音桥湖州潮音桥

保护措施

编辑
1984年8月,湖州潮音桥被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16日,湖州潮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址

湖州潮音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南街南侧。

潮音桥

交通

从湖州市至行政中心乘坐6路,经过13站,到达九八医院步行约380米,到达湖州潮音,时长为40分钟/6.6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