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书屋和徐渭墓 编辑

浙江省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藤书屋和徐渭墓青藤书屋和徐渭墓

青藤书屋和徐渭墓,分别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前观巷大乘弄10号和绍兴市柯桥区兰亭镇里木栅村姜婆山东麓。青藤书屋是中国明代文学家、艺术家徐渭的故居;徐渭墓为徐氏家族墓地。

青藤书屋和徐渭墓由青藤书屋、徐渭墓组成。青藤书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平方米,三开间,分前后两室,书屋前有天池和青藤,东首为一竹园,有自在岩、天汉分等园景。徐渭墓坐落西南朝东北,呈方形,墓顶覆圆形封土及草皮,墓前立碑,旁有其父母、兄、子墓冢。

2006年5月25日,青藤书屋和徐渭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青藤书屋和徐渭墓

地理位置: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前观巷大乘弄10号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兰亭镇里木栅村姜婆山东麓

所处时代:明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6-0555-3-258

历史沿革

编辑
青滕书屋曾数易其主。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陈氏购得书屋并大修,将书屋列为天池、漱藤阿、自在岩、浑如舟、酬字堂、孕山楼、樱桃馆、柿叶居等八最。

1955年,文物部门与陈氏后裔联系,意谓这一古迹如由国家保护,将可永远保存下去,陈氏欣然同意,便将书屋及屋旁园地全部捐献出来,文物部门随后作了一次整修。

20世纪60年代初,徐渭墓被发现。

“文革”期间,徐渭墓封土被夷平,墓碑遭砸毁;青藤书屋遭到毁坏。

1980年,青藤书屋又经重修,恢复了原貌。

1989年,徐渭墓原地重修。

2019年,绍兴市文旅集团对青藤书屋及周边3个台门进行了改造提升。

建筑格局

编辑
青藤书屋和徐渭墓由青藤书屋、徐渭墓组成。青藤书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平方米,三开间,分前后两室,书屋前有天池和青藤,东首为一竹园,有自在岩、天汉分源等园景。徐渭墓坐落西南朝东北,呈方形,墓顶覆圆形封土及草皮,墓前立碑。

主要建筑

编辑

青藤书屋

青滕书屋,原名榴花书屋。书屋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平方米。石库台门东向,入内为一小庭院,院内有古树、修竹,还有芭蕉、金桂、石榴、葡萄等花木错落有致。书屋坐北朝南,粉墙黛瓦,砖木结构,三开间平房,通面阔7.33米、通进深10米,中设隔墙,把书屋分成前后两室。前室明间不立后金柱,梁架为三步梁式。后室明间不立前金柱,梁架为五架抬梁式。前后两室东次间东缝、西次间西缝不设梁架,檁条直接插入山墙内。东侧为五花封火山墙,高低错落。前室为书房,前后室分隔墙上悬挂明末清初曲家陈洪绶题“青藤书屋”画,下为徐渭画像,两旁配徐渭题、后人补书自的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南窗上方悬挂徐渭手书“一尘不倒”圆及“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对联。东西两壁分别嵌有《天池山人自题像赞》刻石、《陈氏重修青藤书屋记》碑刻。书屋北面为一小天井。

书屋东山墙上开门与外园相通,山墙上设叠石花坛。书屋南面临窗为方盈池(称天池),池中立方形石柱,上刻徐渭手书“砥柱中流”;池西有青藤一棵,茂盛葱郁;池东有一月形圆门与外园相通,上刻徐渭手书“天汉分源”。

青藤书屋

徐渭墓

徐渭墓徐渭墓

徐渭墓墓园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是徐渭及其父母、兄嫂、儿子等人的墓地。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徐渭墓坐西南朝东北,呈方形,边长2.8米、高1.2米,由四层会稽山条石叠砌而成,上加石板压口,墓顶覆圆形封土及草皮。墓前立碑,下有座,碑文为沙孟海先生题写的行书“明徐文长先生墓”,墓前平台以青石板错缝铺设。在徐渭墓的西南,还有其父母合葬墓和兄嫂合葬墓,墓前分别立有墓志及墓碑。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徐渭像 徐渭像

徐渭(1521~1593年),字文清、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等。绍兴府山阴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留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稿》《四声猿》《南词叙录》等著作。

保护措施

编辑
2006年5月25日,青藤书屋和徐渭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青藤书屋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前观巷大乘弄10号。

青藤书屋

徐渭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兰亭镇里木栅村姜婆山东麓。

徐渭墓

交通信息

乘坐绍兴市内公共交通2路、5路、60路至解放路鲁迅路口站下车,步行240米可达。

自驾:从绍兴市人民政府出发经横湖路—洋观路—官渎路—环城西路—山阴路—绍大线—S308—下白线—徐渭墓,全程大约18千米。

下一篇 舜王庙

上一篇 华堂王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