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祎(生卒年不详),一作全辉,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三国时期人物,是东吴名将全琮之孙,全绪之子。太平二年,与全仪带着母亲、部曲渡江投降曹魏,历任郡守、列侯。
2024/10/08
4458
-
州泰(?-261年),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好立功业,善用兵,深受司马懿赏识。历任新城太守、兖州刺史、豫州刺史,于讨伐东吴、平诸葛诞等战役中多有建树。官至征虏将军,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景元二年(261年)去世,追赠卫将军,谥曰壮侯。
2024/10/08
4543
-
常时(?~257年),河内温县人,常林之子,三国时期曹魏官员,袭爵高阳乡侯,担任泰山太守。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在寿春起兵,东吴派文钦等入城救援,曹魏诸将引兵逆击,常时当时因称病不出而被司马昭处死。
2024/10/08
4155
-
全端(生卒年不详),吴郡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全琮从子。太平二年,奉孙綝之命与文钦、全怿等人前往寿春救援诸葛诞,后中钟会之计,投降曹魏。
2024/10/08
6041
-
乐綝(chēn)(?~257年5月31日/6月4日/6月5日),阳平郡卫国县(今河南省清丰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右将军乐进之子。果毅坚毅,袭封广昌亭侯,累迁扬州刺史。甘露二年,为叛乱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所杀,追赠卫尉,谥曰愍侯。
2024/10/08
6751
-
刘琨之,营浦侯刘遵考之子,为竟陵王刘诞司空主簿。刘诞谋反时,要以刘琨之为中兵参军,刘琨之不答应,被刘诞杀死。后来刘诞的谋反被平定,朝廷追赠刘琨之为黄门郎。
2024/10/07
3308
-
沈田子(383年~418年),字敬光,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人。东晋末年名将。沈田子跟随刘裕讨伐桓玄之乱,拜太尉参军,册封营道县五等侯。后参与北伐南燕、平定荆州刺史刘毅和司马休之。义熙十三年(417年),随军灭亡后秦,拜雍州中兵参军、扶风太守,辅佐刘义真留镇关中。义熙十四年(418年),沈田子嫉妒征虏将军王镇恶的功绩,导致二人关系愈发恶劣,发狂杀害王镇恶等人,后坐罪被擒,王修将其处死,时年三十六岁,刘裕作废沈田子灭秦之功,并剥夺其爵位。
2024/10/07
1132
-
刘道规(370年~412年),字道则,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汉族。东晋末年名将,宋武帝刘裕异母弟。倜傥不群,胸怀大志,初为征虏中兵参军。桓玄之乱时,杀死青州刺史桓弘于广陵,响应刘裕起兵,随军收复建康,联合刘毅、何无忌一同消灭桓玄,攻杀荆州刺史桓振,迎复晋安帝,拜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封华容县公。镇守荆州七年,剿灭桓氏残余势力,击杀后秦将领苟林,协助刘裕平定卢循之乱,大破徐道覆,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迁豫州刺史,留京养病。义熙八年(412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追赠侍中、司徒、南郡
2024/10/07
5637
-
毛璩(?—405年),字叔琏,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人,东晋末年将领。征虏将军、豫州刺史毛宝之孙,右将军、益州刺史毛穆之次子。担任过右将军桓豁、卫将军谢安、征虏将军谢琰和谯王司马恬的参军幕僚,参与淝水之战,率军追击前秦,把前秦苻坚赶得风声鹤唳。拜梁郡内史,迁益州刺史。梁王司马珍之在寿春起事后,联合武陵王司马遵,共同起兵反对桓玄篡位,拜征西将军、散骑常侍。义熙元年(405年),兴兵攻打桓振,为谯纵叛军所害,追封归乡公。
2024/10/07
2893
-
王愉(?~404年),字茂和,小字驹,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出身太原王氏。东晋时期大臣,蓝田献侯王坦之之子。王愉早年为骠骑司马,后任辅国将军。王恭讨王国宝时,王愉自请解职,因与王国宝为异母所生,兄弟素来不和,得以免受牵连,后出为江州刺史、都督豫州四郡,后为桓玄所得。王恭败亡,桓玄任命王愉为会稽内史。桓玄篡位,加封王愉为尚书仆射。公元404年,因王愉曾侮辱刘裕,害怕遭其报复,于是图谋作乱,后被刘裕所杀,子孙十余人皆被杀害。
2024/10/07
4724
-
王绪(?—397年),字仲业,东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2024/10/07
9067
-
袁乔,字彦叔,小字羊,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将领、谋士。东汉末郎中令袁涣玄孙,东晋国子祭酒袁瑰之子。袁乔长期担任桓温属官和谋士,并参与了晋灭成汉之战,成功消灭成汉,但战后不久即去世。
2024/10/07
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