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山(1500-1577),字曰静,号筠泉,江西高安人。历官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谥文端。
2024/07/30
2690
-
毛恺(1506~1570),字达和,号介川,晚号节斋居士,浙江江山人,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端简。
2024/08/14
4788
-
马森(1506~1580年),字孔养,怀安(今福建省福州)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员外郎,出知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又升江西副使、按察使、左布政使,擢巡抚。在江西任上,疏请南粮改道转运,省费用数万金。又上疏言私盐之害,请于峡江县建桥设关,尽复淮盐旧额。调任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升尚书,管理全国财赋。以荐人不当降为大理寺卿。一度以病辞职归里,后任南京工部右侍郎。隆庆元年(1567年),调任北京户部尚书。时穆宗即位,诏免天下田赋半数,马森上疏认为储积关系国家大命,应首停土木之工,罢珍奇
2024/08/14
5948
-
张元勋(1533年-1590年),字世臣,号东瀛,浙江台州府太平县(今浙江省温岭市)人。明朝抗倭名将。自幼习武,体魄健壮。15岁中秀才。16岁时,倭寇侵犯台州,父张恺散资聚众,力战阵亡,元勋因此立誓杀万贼以报父仇。17岁袭世职海门卫新河所百户,从谭纶、戚继光征倭,转战浙江,升把总。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入闽剿倭,破敌横屿,突围漳浦,歼倭宁德、兴化、仙游、福安,以战功升福建南路参将。隆庆元年(1567年),广东曾一本勾结倭寇,战舰千艘进逼福建,官兵屡战皆败。张元勋主动请战,六次交锋,获全胜,沉敌舰30
2024/08/14
5996
-
李锡,明代大臣,名将。
2024/08/14
3530
-
郭成,四川叙南卫人,明朝抗倭将领。由世职历官苏松参将,进副总兵。倭犯通州,为守将李锡所败,转掠崇明三沙。
2024/08/14
2246
-
刘显(1515~1581年),本姓龚,字惟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高田龚家人,明朝抗倭名将。嘉靖十八年(1539年),嘉靖十八年(1539年),假冒四川籍参加武举考试,考取武生,讨平宜宾苗族叛乱,授副千户。在兵部尚书张鏊推荐,授南京振武营都指挥佥事,出任浙江都司参将,于浦口冈下大败倭寇,迁副总兵。又尽歼刘家庄倭寇。嘉靖四十一年,充总兵,镇守广东。办率军赴福建援助抗倭,与戚继光、俞大猷等连续破倭。继任狼山总兵,统制大江南北,防倭进犯。进官都督同知、左军府都督、太子太保。万历九年(1581年),去世,时年
2024/08/06
8541
-
朱先,浙江嘉兴(今属浙江)人。嘉靖时中武举,募立沿海渔民自立一军,隶属胡宗宪,大小数十战,履胜倭寇,以功累迁都司、参将,副总兵。复历任广东、福建总兵官。后以老告归。
2024/08/14
8740
-
戚继美(1534年—1584年),山东登州人。戚景通次子。抗倭名将戚继光胞弟。明朝中叶著名将领。
2024/08/14
5954
-
吴时来(1527年5月27日—1590年6月11日),字惟修,初号寤斋,后改号悟斋,浙江台州府仙居县(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人,祖籍浙江处州府遂昌县(今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明代后期大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授松江推官,选刑科给事中。建言弹劾内阁首辅严嵩,廷杖遣戍。隆庆改元,补吏科给事中,历任顺天府丞、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寻以巡抚广东被论,调云南副使,闲住。万历十二年(1584年),起补湖广副使,升左通政、大理卿、吏部、刑部侍郎,历左都御史。万历十八年五月初十日(1590年6月11日),
2024/08/14
3807
-
赵锦(1516年3月12日—1591年12月9日),字元朴,号麟阳,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郎霞街道赵家村)人,祖籍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明朝中后期大臣,宋太祖赵匡胤二十一世孙。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授江阴县令。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征授南京御史。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疏弹劾严嵩,明世宗震怒,亲自批示说赵锦欺天谤君,并逮捕了赵锦,将他投入诏狱拷问四十次,最后将他贬斥为民。赵锦在家闲居了十五年。隆庆初,赵锦恢复了原来的官职,被提拔为太常少卿,又晋升为
2024/08/14
7199
-
何维柏(1510~1587年),字乔仲,号古林,广州府南海县登云堡(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沙滘村)人。明代名臣。师法明朝江门学派创始人陈白沙,勤奋学习。嘉靖十四年(1535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升任监察御史,因事离职。嘉靖二十三年(1544),出任福建巡抚,颇有政绩。参奏大学士严嵩,再度免职归乡。隆庆帝即位,得到起用,历任监察御史、大理少卿、左副都御史、吏部侍郎。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忤逆大学士张居正,出任南京礼部尚书等,最终免职回乡。万历十五年(1587),病逝,谥号“端恪”。著有《易学义》
2024/08/14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