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名士,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西晋司空裴秀的堂弟。裴楷出身著名世族“河东裴氏”,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最初被钟会推荐给司马昭,任相国掾。为定科郎时,与贾充等共同制定《晋律》。历任吏部郎、散骑常侍、侍中等职,他虽与外戚杨骏结亲,但素来轻视杨骏,在杨骏执政后,他以闲职避祸。杨骏被杀后,裴楷被牵连收押,经侍中傅祗救护得以免祸。经太保卫瓘及汝南王司马亮推荐,受封临海侯,再迁北军中候,因畏惧
2024/08/07
6024
-
失烈门,北元大臣。《元史》作失列门。
2024/08/05
9966
-
所罗门(公元前990年—前931年,希伯来语:שְׁלֹמֹה),据犹太教经典《塔纳赫》记载为大卫王之子,古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三代君主。所罗门是大卫王与拔示巴所生,在大约公元前970年大卫死后继承王位,统治约40年。所罗门继承王位当政的年代,正是古以色列联合王国的鼎盛时期。继位后的所罗门消灭了政敌,安插亲信于军事、政府和宗教机构中。除了拥有庞大的步兵与骑兵军队外,还发展了繁荣的商业,修建第一圣殿、王宫与城防设施。在行政管理举措方面,将以色列原12支派重新划分为12个行政区并设行总督制,通过与异邦广泛联姻
2024/07/30
7973
-
阎负(?~376年),前秦时期大臣,官至尚书郎,初为晋王苻柳的参军。建元十二年(376年)七月,张天锡胁迫阎负等人屈服,众人毫无惧色,后被张天锡射杀。
2024/07/30
2818
-
檀凭之(?~404年3月27日),字庆子,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金乡县)人。东晋时期将领,曾与刘裕一同举兵讨伐桓玄,但不幸战死。
2024/08/07
4705
-
郭质(生卒年不详),冯翊郡人,前秦时期大臣,官至冯翊太守。出身冯翊郭氏。前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年),宣昭帝苻坚被后秦主姚苌杀害于新平佛寺。太初五年(390年),郭质在广乡起义讨伐姚苌。后被后秦将领苟曜打败,奔往洛阳。
2024/08/07
6813
-
刁协(?-322年),字玄亮,一作元亮,渤海郡饶安(今河北南皮刁公楼)人,东晋大臣,御史中丞刁攸之子,曾任西晋太常博士,本郡大中正、颖川太守。刁协出身于渤海刁氏,早年曾在西晋担任太常博士,八王之乱期间历经诸王幕府,官至颍川太守,永嘉之乱时南奔江东,进入晋元帝司马睿的幕府,由镇东军谘祭酒累迁至丞相左长史,被司马睿引为心腹。他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历任左仆射、尚书令,参与制定朝廷的典章制度。后又与刘隗推行“刻碎之政”,抑制门阀势力,维护皇权,引起士族的不满。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讨伐刘隗的名义发动叛乱,攻
2024/08/07
5843
-
宣义(?~公元前190年),西汉初年将领。汉高祖六年,成为中地郡的郡守,以廷尉身份攻打陈豨有功,汉高祖十一年,封土军侯,土军侯国在今山西省石楼县。就国之后,担任燕国丞相。在汉高祖刘邦所封列侯中,其侯第位次《史记》记为一百一十二名,《汉书》记为一百二十二名。
2024/08/06
4586
-
郭隗(约前351年-前297年),燕(今河北省涞水县隗家庄村,一说河北省满城县,一说河北省定兴县河内村)人,战国时期燕国大臣、贤者,纵横家代表人物,郭国后裔。周赧王四年,即燕昭王元年(前311年),燕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拜访郭隗,求计问策,尊郭隗为师。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鼓励燕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 ,此举引起天下震动。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强大起来。周赧王十八年(前297年),郭隗去世。(概述图来源:)
2024/08/06
5987
-
昭雎,生卒年不详,芈姓昭氏,战国楚国怀王时期贵族大臣。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左右,昭雎任楚国驻秦使臣。楚怀王十九年(公元前310年),被楚王下狱以示绝秦合齐。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提出合齐善韩、并交好秦国大臣,来迫使秦国归还楚国失地的主张。楚怀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02年),昭雎参与垂沙之战,先是胜秦于重丘,后又消极避战。次年,他阻止了景翠向齐国割让六城的外交行为。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昭雎劝怀王不要赴武关会盟,没有成功。怀王被囚后,他反对立其庶子为王,力主迎在齐国为质的太子熊
2024/08/05
8280
-
苻产(?~356年),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宗室大臣,官至平阳太守。寿光二年(356年),羌族首领姚襄攻打苻产,攻克匈奴堡,苻产战死沙场,部众尽被姚襄活埋。
2024/08/07
6447
-
樊世(?~358年),氐族。前秦时期大臣,官至特进,封爵姑臧侯。樊世辅佐景明帝苻健入关中,立下大功。永兴二年(358年),因藐视王猛,遭到宣昭帝苻坚忌恨,最终被处死。
2024/08/07
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