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恬开(?~公元前177年),西汉初年将领,本名“王恬启”,史记避汉景帝刘启讳改称“开”。尝为郎中柱下令。后以卫将军从击陈豨功,为梁相。曾任廷尉。高后四年封山都侯。
2024/08/05
3065
-
李元昌,唐高祖李渊庶七子。武德三年(620年)封鲁王,贞观十年(636年)封汉王。书法受之史陵,祖述二王,虽在童年已精笔意。善行书,又善画马,笔迹妙绝。画鹰鹘雉兔,当时佳手叹服。间作人物,有《汉贤王图》。博综技艺,颇得风韵,自然超举。遗迹罕见,在上品二阎之上。贞观十七年(643年),李元昌与太子李承乾的阴谋败露,唐太宗欲将李元昌特敕免死,受到大臣高士廉、李世勣阻止。后李元昌被唐太宗赐自尽于家,年二十五。
2024/07/30
8264
-
阿南惟几(阿南惟幾/あなみこれちか、1887年2月21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东京人。1905年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18年陆军大学毕业。1927年被派驻法国,归国后历任侍从武官、近卫步兵第二联队长、东京幼年学校校长、陆军省兵务局长。1937年任陆军省人事局长。1938年11月,任侵华日军第一○九师团长,入侵中国山西省。1939年任陆军次官,参与制定重要国策。后任侵华日军第十一军司令、第二方面军司令,在中国的汉口和东北地区作战。1943年5月晋升大将,任航空总监兼航空本部长。1945年4月出任铃木
2024/07/21
2046
-
申无宇,春秋时楚国人。为芈尹。楚灵王城陈、蔡、不羹,使公子弃疾为蔡公。王询之无宇,对以“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后弃疾果凭蔡为乱。
2024/08/10
6191
-
韦儒(生卒年不详),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京兆韦氏,前秦时期大臣,官至散骑侍郎、绣衣使者。建元六年(370年),前秦灭亡前燕,苻坚以申绍、韦儒为绣衣使者,巡行关东郡县,安抚百姓。
2024/08/07
9057
-
郗(Chī)虑(生卒年不详),字鸿豫,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大臣。出身高平郗氏,受业于大儒郑玄。建安年间,历任侍中、光禄勋、御史大夫。曾参与构陷孔融。汉献帝时期,郗虑多次持节奉策,先后免司徒赵温官、拜曹操为魏公、收走伏皇后的玺绶。
2024/07/30
7223
-
程琅,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大臣,官拜主簿。
2024/08/06
4224
-
甘宁(?~215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对峙关羽,随孙权攻皖城擒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斩得数十首级而回。在逍遥津之战,他保护孙权蹴马趋津,死里逃生。甘宁虽然粗野凶狠,暴躁嗜杀,甚至违反
2024/07/30
3018
-
司马鉴(?-297),字大明,晋文帝司马昭第六子、晋武帝司马炎之弟。司马炎代魏,封乐安王,授越骑校尉。元康初,迁散骑常侍、上军大将军。元康七年(297)薨,谥曰平。
2024/08/07
2244
-
冯国用(1324—1359年),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宋国公冯胜的兄长。明初将领。冯国用喜读孙武子,通晓兵法。元末,与其弟冯胜一起投奔朱元璋,深受朱元璋器重,视为亲信。后冯国用随朱元璋攻滁州、和州,在鸡笼山大败敌兵。又渡江攻占采石、太平,破元军蛮子海牙水寨。在攻打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一战中,冯国用最先攻上城墙,勇立战功。后克镇江、丹阳、宁国、松山等地。明初,置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司,以冯国用为都指挥使。后死于军中,时年三十六岁,赐葬于江宁。冯国用在起义前期提出了进军集庆的策略,虽然当时由于种种条
2024/08/07
4432
-
淖齿(?—约公元前284年),一作“卓齿”、“踔齿”、“悼齿”,战国时期楚国将领。
2024/08/05
9962
-
吕虔(生卒年不详),字子恪。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人。汉末三国曹魏时期将领。吕虔有勇有谋,曹操在兖州时,任命他为从事,率领家丁驻守湖陆。后升任泰山太守,与夏侯渊共同镇压济南等地的黄巾军。被推举为秀才,加任骑都尉,仍管辖泰山郡。曹丕继任魏王后,加吕虔为裨将军,封益寿亭侯。再升任徐州刺史,加任威虏将军。任用王祥为别驾,将民政事务都委托于他,为世人所称赞。曹叡继位后,改封万年亭侯。吕虔死后,其子吕翻世袭万年亭侯。
2024/07/30
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