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护(772年—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省定州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唐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所谓一诗定诗名,崔护也以这一首诗,而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
2025/02/10
8184
-
佟国纲(?-1690年),佟佳氏,清朝大臣、外戚,隶属满洲镶黄旗,太子太保佟图赖长子,孝康章皇后之兄,康熙帝的舅舅。康熙元年(1662年),袭三等精奇尼哈番,授内大臣。康熙十六年(1677年),袭爵一等公。康熙二十年(1681年),授镶黄旗汉军都统。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随从索额图与沙俄订立《尼布楚条约》,保护清朝的北部边界安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随康熙帝征讨噶尔丹,阵亡于乌兰布通。雍正初年(1723年),加赠太傅。
2025/02/10
4241
-
爱新觉罗·胤禐,生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日,即1718年2月1日,出生当天就夭折了。
2025/02/10
2750
-
爱新觉罗·胤祕(1716年7月5日—1773年12月3日),清朝宗室、大臣,康熙帝第二十四子(序齿最幼子),母为穆嫔陈氏。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五月十六日。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规避皇讳,改名允祕。允祕秉心忠厚,赋性和平,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册封为和硕諴亲王。历任镶白旗蒙古都统、正白旗满洲都统,管理御书处、宗人府、玉牒馆事务。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日(1773年)去世,谥号为恪。
2025/02/10
8484
-
爱新觉罗·允祁(1714年1月14日—1785年8月31日),清朝宗室,康熙帝第二十三子。生于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714年1月14日),其生母石氏,雍正封“皇考贵人”。雍正八年二月十八日(1730年4月5日)被封镇国公。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七日(1785年8月31日),病故。谥曰“诚”,享年七十三岁。
2025/02/10
3581
-
爱新觉罗·胤祜 (1712年1月10日—1744年2月12日),清朝宗室,康熙皇帝第二十二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五十年(1712年)辛卯十二月初三日酉时生,母为谨嫔色赫涂氏,员外郎多尔济之女。原名胤祜,清世宗登基后,众兄弟避帝讳,皆将名字中“胤”字改为“允”字,胤祜遂改名为允祜。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封固山贝子;雍正十二年(1734年)二月晋多罗贝勒。乾隆年间一直总理三陵(顺治、康熙、雍正三位皇帝的陵寝)事务,政绩卓著,反映并解决了不少三陵周边的贪污、盗窃、陵园失修事务。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正月初四日卒于任上,谥曰恭勤。乾隆帝为此痛悼不已,几番追思。死后由长子弘昽降等承袭固山贝子爵位。
2025/02/10
1104
-
爱新觉罗·胤祎(1706年9月1日—1755年2月9日),清朝宗室,康熙帝第二十子,雍正帝异母弟,其初行次为第三十。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七月二十五日午时生,母襄嫔高氏,高廷秀之女。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七月二十五日午时生,母襄嫔高氏,高廷秀之女。雍正四年五月(公元1726年)封贝子。雍正八年二月(公元1730年)晋贝勒。雍正十二年八月(公元1734年)命祭陵。称病不行,降辅国公。雍正十三年九月(公元1735年)高宗即位,复封贝勒,守护泰陵。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卒,谥曰简靖。子弘闰,袭贝子。子孙循例递降,以不入八分镇国公世袭。
2025/02/10
8843
-
爱新觉罗·胤禝(1702年-1704年),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五出生,康熙第十九子,生母是襄嫔高氏。
2025/02/10
5304
-
爱新觉罗·胤祄(jiè),出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卒年于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1708年),父亲是圣祖康熙,母亲是顺懿密妃王氏。
2025/02/10
4577
-
爱新觉罗·胤禨(1691年2月23日-1691年3月30日),历史人物,满族人,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生于1691年,卒于1691年。
2025/02/10
4496
-
爱新觉罗·胤禌(1685年6月8日-1696年8月22日),满族, 康熙第十一子,宜妃郭络罗氏生。
2025/02/10
5391
-
爱新觉罗·胤䄔(1683年9月13日-1684年7月17日),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之子,早殇,未序齿。
2025/02/10
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