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鹤年(?~1757),字芝仙,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清朝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至两广总督,卒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入祀贤良祠,谥文勤。
2025/02/10
4112
-
喀尔吉善(?~1757),伊尔根觉罗氏,字澹园,满洲正黄旗人,世居瓦尔喀部,清朝名臣。喀尔吉善出身官宦世家,袭爵骑都尉,官至闽浙总督,加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卒谥庄恪,入祀贤良祠。
2025/02/10
7036
-
戴佳·那苏图(?—1749年),戴佳氏,字羲文,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忻贵妃之父,清朝大臣、外戚。康熙五十年(1711年),袭拖沙喇哈番世职,授蓝翎侍卫。雍正元年(1723年),那苏图任兵部侍郎。雍正四年(1727年),任黑龙江将军。四年后,调任奉天将军。自乾隆初年,先后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湖广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职。乾隆十四年(1749年),那苏图暂时署理河道总督,随后不久便卒于任上,赐祭葬,谥号恪勤,牌位入祀贤良祠。
2025/02/10
8076
-
富察·奎林(?-1792年),富察氏,字直方,满洲镶黄旗人,一等承恩公傅文之子,孝贤皇后的侄儿,清朝大臣、将领。富察·奎林初自拜唐阿袭云骑尉。历任云麾使、御前侍卫、镶白旗护军统领等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授领队大臣,从副将军阿桂征金川。木果木之战后,被召入咨军事。因作战果敢受嘉奖,授镶红旗汉军都统。继与海兰察领兵攻大、小金川要地勒乌围、噶拉依,赐“巴图鲁”号。金川平定后,加一等男爵,图形紫光阁,列前五十功臣。授前锋统领、擢理藩院尚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出为乌鲁木齐都统。坐失察各州县浮报粮值,命以公爵给其叔傅玉承袭。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坐擅杀罪人被劾,以其为孝贤皇后侄,夺
2025/02/10
8428
-
和起(?~1756),马佳氏,满洲镶蓝旗人,官至宁夏将军。和起在清平阿睦尔撒纳之战中战死殉国,追谥武烈,追封一等伯,以一等子世袭,入祀贤良祠、昭忠祠。
2025/02/10
8503
-
钱陈群(1686─1774年),字主敬,号香树,又号集斋、柘南居士,浙江嘉兴人,祖籍浙江海盐,清朝重要大臣。清康熙六十年(1721)中进士,雍正、乾隆时久直南书房,充经筵讲官,官至刑部侍郎、加尚书衔。卒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端。钱陈群历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又曾任经筵讲官,特得乾隆帝尊宠,倚为元老儒臣,称为故人。钱陈群病老归乡之后,还常寄诗相与唱和,与沈德潜并称东南二老。(右图为钱陈群像,载《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2025/02/10
6064
-
钮祜禄·阿里衮(?-1769年),字松崖,满洲正白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二等公尹德第五子,保和殿大学士讷亲之弟,袭爵果毅公,官至领侍卫内大臣、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图形紫光阁,卒谥襄壮,入祀贤良祠,追加封号“果毅继勇公”。乾隆四十四年(1779),乾隆帝御制怀旧诗,阿里衮与兆惠、明瑞、舒赫德、岳钟琪名列五功臣。
2025/02/10
7636
-
李元亮(?-1761年),汉军镶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李侍尧父。雍正七年(1729年)任正白旗汉军副都统。
2025/02/10
9222
-
徐本(?—1747)清朝大臣,字立人,浙江钱塘人,吏部尚书徐潮之子。康熙五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办理军机大臣、太子太保兼管户部,谥文穆。
2025/02/10
6507
-
刘纶(1711年-1773年8月13日),字如叔,一字慎涵,号绳庵,武进(今属江苏)人。清代官员。乾隆元年(1736年),刘纶以廪生举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曾直军机10年,与山东刘统勋同辅政,有“南刘北刘”之称。刘纶能诗,多应制、题赠之作。据说他最喜爱明朝高启的诗,在他的作品中,也的确可以见出高启影响的痕迹。首先,他同高启一样擅长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其次,其歌行明快,流荡,,七律涵泻从容,也与高启接近。有《折柳歌送从叔穰塍先生之粤东幕》《王文成断碑砚歌》《晓行恭和圣制元韵》《柳色次英梦堂即席元韵》等。著有《绳庵内集》16卷、《外集》8卷。
2025/02/10
1549
-
来保(1680-1764年),清代大臣。满族。喜塔腊氏,字学圃,满洲正白旗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任工部、刑部、礼部、吏部尚书,议政大臣、协办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要职。惯以办事勤奋受重用,提奏:听商出洋采办铜运,运河民间灌溉用水当兼顾不宜严禁。并珍惜人才,力保乌里雅苏台将军舒穆禄·舒赫德免死。乾隆二十九年卒。
2025/02/10
6703
-
梁诗正(1697年-1763年),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官员、书法家。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二十七岁,从院长万(太史)经读书敷文书院。雍正四年(1726年)中举,雍正八年(1730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旋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雍正十二年(1734年)选入上书房。乾隆初为南书房行走,迁户部侍郎。建议八旗应行边屯,停止募补绿营,以补国用。乾隆十年(1745年)擢户部尚书。上疏皇帝要以节俭为要。乾隆十三年(1748年),调兵部尚书。次年,为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乾隆十五年(1750年),调吏部尚书。乾隆二十三年
2025/02/10
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