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宁安(?-1728年),富察氏,满洲镶蓝旗人,大学士阿兰泰之子。清朝大臣。富宁安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袭叔祖尼喀纳世职,任三等护卫,兼前锋护卫。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袭其父佐领职。不久,升骁骑参领。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至四十七年(1708年),先后任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副都统兼理仓场侍郎、正黄旗汉军都统等职。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转为吏部尚书,兼理八旗公库事务。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奉命前往西陲,平定策妄阿拉布坦,策妄败逃。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富宁安授武英殿大学士,驻巴里坤,管理军务。雍正元年(1723年),改文渊阁大学士。雍正四年(1726年),富宁安奉
2025/02/10
8578
-
王顼龄(1642年—1725年),清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颛士,一字容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御史王广心长子,王鸿绪之兄。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初授太常寺博士,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日讲起居注官,四川学政,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经筵讲官,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追赠少傅,谥号文恭。王顼龄年轻时即负诗名,一生著作不断。有《世恩堂集》传世。
2025/02/10
2243
-
王掞(1645年-1728年),字藻儒,一作藻如,号颛庵、复轩,别署无住道人、西田居士、西田主人,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代首辅王锡爵曾孙,明太常寺少卿王时敏第八子。清朝官员。王掞进士出身。初为编修累迁户部侍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迁刑部尚书,奏请刑部文件满汉文字并用,成为定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迁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后因屡奏建皇储而忤圣祖旨意,渐失宠幸。雍正元年(1723年),以年老致仕。雍正六年(1728年),卒,终年84岁。王掞性爱菊,品端学高。好丝竹。喜收藏,精鉴赏。偶作画,曾画箑为王翚赠行。制举业工妙擅名天下。诗独标清吟,律句高华雄丽,不屑为唐人早朝俳体。著有
2025/02/10
9004
-
萧永藻(1644~1729),汉军镶白旗人,佐领萧养元之子,清朝大臣。萧永藻由荫生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议政大臣、太子太傅。
2025/02/10
6260
-
温达(?-1715),清代大臣。满族。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自笔帖式授都察院都事。历任员外郎、御史、给事中、兼佐领,兵部督捕理事官等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从征噶尔丹。历任内阁学士、户部侍郎、议政大臣吏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四十年曾重审云南游击高鉴案。四十二年往贵州查处威宁总兵孟大志侵饷案。四十年授文华殿大学士,纂修《国史》、《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并充总裁。五十三年退休,不久仍任大学士。五十四年卒。
2025/02/10
5065
-
舒穆禄·佛伦(?—1701年),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佛伦起家笔帖式,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山东巡抚、四川粮道、刑部侍郎、左都御史,工刑户三部尚书、内务府总管、川陕总督,累迁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受到御史郭琇弹劾。康熙三十九年,退休,病逝于家中。
2025/02/10
9496
-
张玉书(1642年7月22日~1711年7月3日),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张九徵次子,长兄为张玉裁。自幼刻苦读书,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康熙二十三年(1684)授刑部尚书,调兵部尚书。康熙二十九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皇帝征噶尔丹。历官凡五十年,为太平宰相二十年。久任机务,直亮清勤,朝廷倚以为重。康熙十八年(1679)主持修《明史》,先后出任《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1704—1711)、《康熙字典》的总裁官。他数度勘视河工,支持靳辅主持治河工程。康熙四十九年(1710),告病辞官,仍慰留在朝,康
2025/02/10
6441
-
伊桑阿(1638~1703),清大臣。满族。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顺治年间进士,历任工、户、吏、兵、礼诸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康熙十四年(1675年),户部尚书任内,时三藩叛。吴三桂踞湖南,清廷派赴江南和茶陵督制战舰。准备平叛。二十一年沙俄犯边疆,赴宁古塔造船备战。二十七年任三朝国史总裁。当噶尔丹叛乱平定后,又命与大学士阿兰泰任《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黄河决,民遭灾,命赴现场勘视河工,考察民情,陈淮、扬灾民困苦状,后下诏免准、扬次年田赋。四十一年退休。次年卒。卒谥文端。乾隆十二年(1747),入祀贤良祠。
2025/02/10
9029
-
余国柱(1624年~1697年),字两石,号佺庐,湖北大冶人,清朝大臣。
2025/02/10
2585
-
宋德宜(1626-1687)清初大臣。字右之,江南长洲人。父学朱,明御史,巡按山东,死於难。德宜年十七,伏阙请恤,与兄德宸、弟德宏并著文誉。顺治十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严立条教,六馆师生咸敬惮之。圣祖亲政,释奠太学,御彝伦堂,命德宜东乡坐,讲周易乾卦辞,称旨。迁翰林院侍读学士,擢内阁学士。德宜风度端重,每奏事,辄当上意。
2025/02/10
4726
-
吴正治(1618-1691年)字当世,号赓庵。清江南休宁临溪(今安徽休宁)人,寄籍湖北汉阳(今湖北武汉市)。
2025/02/10
5727
-
熊赐履(1635年-1709年),字敬修,号青岳,晚号愚斋,湖广汉阳府孝感人。清初理学名臣。顺治十五年(1658年),熊赐履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任国子监司业、弘文院侍读、秘书院侍读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熊赐履提倡“非《六经》《语》《孟》之书不得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得讲”,抨击王守仁之格物。取士首重思想是否醇正。维护八股取士。所出策问题,侧重理学源流,而归之以崇朱抑陆。认为教育必须先正人心,重蒙学,并推崇诗教。著有《经义斋集》《学统》《闲道录》《学规》等。
2025/02/10
8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