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诗正 编辑
梁诗正(1697年-1763年),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官员、书法家。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
二十七岁,从院长万(太史)经读书敷文书院。雍正四年(1726年)中举,雍正八年(1730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旋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雍正十二年(1734年)选入上书房。 乾隆初为南书房行走,迁户部侍郎。建议八旗应行边屯,停止募补绿营,以补国用。乾隆十年(1745年)擢户部尚书。上疏皇帝要以节俭为要。乾隆十三年(1748年),调兵部尚书。次年,为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乾隆十五年(1750年),调吏部尚书。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丁父忧,召署工部尚书,调署兵部尚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
梁诗正经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任内有“八旗闲散人丁宜分置边戈,以资生产;缘营兵丁,宜量停募补以减冗额”之策疏;又有“每岁天下租赋,以供官兵俸饷各项经费,皇上宜以节俭为要,勿兴土木之工,黩武之师,庶以持盈保泰”之安国政论。 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所书《十宫帖》为清代行书精品。 著有《矢音集》。
别名:梁翰芗林
字:养仲
号:芗林、文濂子
所处时代:清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钱塘(今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1697年
逝世日期:1763年
主要成就:历任户、兵、刑、吏、工 五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
主要作品:《十宫帖》《石渠宝笈》《三希堂法帖》《矢音集》等
本名:梁诗正
职业:官员、书法家
官职: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
谥号:文庄
梁诗正,幼有异禀,五岁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诗,略上口,即能诵。长擅文学,偕同杭世骏、陈兆等六人结“月课诗社”,有《质韦集》行世。二十七岁,从院长万经读书敷文书院。雍正八年(1730年)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两年后梁诗正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雍正十一年(1733年),任会试同考官。第二年充上书房师傅,教授皇子,尚书房行走,日讲起居注官。不久任侍读。雍正十三年(1735年),梁诗正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年底,丁母忧。
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让梁诗正在京修书,南书房行走。乾隆三年(1738年)任侍读学士,乾隆帝赐梁诗正在京宅邸。任顺天武举乡试正考官,又任内阁学士、经筵讲官。乾隆四年(1739年)梁诗正历任刑部、户部右侍郎。次年,升为左侍郎。
石渠宝笈
乾隆九年(1744年),梁诗正以侍郎,应赋御制诗。乾隆十年(1745年),梁诗正升为户部尚书。他奏陈:“每年天下租赋只余二百余万两,应当节俭。慎勿兴土木之功、黩武之师,以维持盈余,保障国泰民安。”乾隆十二年(1747年),梁诗正任《续文献通考》总裁。翌年(1748年),任兵部尚书。乾隆十四年(1749年),梁诗正晋升太子少师兼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
乾隆十五年(1750年),充任吏部尚书、教习庶吉士。御史欧堪善上奏,弹劾梁诗正徇私包庇,说他徇师生情份,又说他包庇同乡,经查此二项,均无徇私实迹。还涉及他为两名京察人员引荐不当。乾隆帝认为这种小小徇情,非独梁诗正,举朝大臣恐怕也未尽绝。梁诗正被参劾,已经引为警惕,就可以了。同年,乾隆帝讯问四川学政朱荃情况,因为梁诗正答复为不清楚,而受累革职留任。乾隆十七年(1752年),因为父亲年迈,梁诗正乞归杭州,奉养老父,留在老父身边侍候。他返乡期间,潜心治学。
梁诗正著《三希堂法帖》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梁诗正去世多年之后,皇帝还念念不忘梁诗正,御制诗怀旧时,将梁诗正作为“五词臣”之首。后来,梁诗正的长子梁同书,中举人,赐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次子梁敦书,官至兵部右侍郎。
据说,有梁诗正慧眼识侯嘉繙之事。侯嘉繙,台州(今浙江临海县)人,有才学,五十岁时,才拔贡,任县丞。一次,押解军饷到户部,管库的人有意勒索,不马上给他回执。侯嘉繙一时不知怎么办,正巧户部侍郎梁诗正见到了他的名字,说:“夷门也。”梁诗正的意思是说,侯嘉繙才如虢国时魏国的大梁夷门监侯嬴。说完,看看其他官员,又说:“尚书的祭文,诸君谦让不写,何不让侯嘉繙试试?“侯嘉繙到户部后堂拿起笔,铺好纸,不一会儿,写了一篇庄重美丽的骈体祭文。
这时又有人让他再为诸司曹写一篇。侯嘉繙也不推辞,磨墨沾笔,又写了一篇四言韵文。堂上堂下的人啧啧称赞。那个管库的人见到此情况,已袖带回执,在门外等候侯嘉繙,准备把批文交给他。第二天,侯嘉繙便启程而归。清人戴璐记述此事时说:“今之解饷受累者多矣,有夷门之才则可以解饷,然赖文庄(梁诗正谥号)素知其人耳。”
梁诗正书法
梁诗正的文章近南丰(曾巩),诗骨苍秀。他也擅长书法。清人吴修在《昭代尺牍小传》称“诗正工书。”清人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书中说到梁诗正的书法:“公书初学柳成宫(柳公权),继参文(征明)、赵(孟頫),晚师颜(真卿)、李(北海)。”
清人王昶在《春融堂集》中评梁诗正书法:“公常言,往在上书房为高宗作擘窠大字,适宪皇驾至,诸臣鹄立以俟,宪皇命作书,墨渍於袖,又命高宗拽之。”另据传,梁诗正与张照曾共同为乾隆帝联句《澄海楼联句》。《诗话》称赞梁诗正的应制诗“庄雅雍容,自然合节,情文相生之妙。专家苦吟不过如是。”“公(梁诗正)则以稳惬胜。枚速马工,各擅能事。”
梁诗正长期修撰官书。乾隆十五年主修《钦定叶韵汇辑》十卷。乾隆十六年,主修《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后续《西清续鉴》二编,各二十卷。乾隆十七年,奉命修《西湖志纂》十五卷,还曾参与编撰《石渠宝籍》、《秘殿珠林》。此外,梁诗正将与乾隆帝奉和的诗作集,《恭和御制太液冰嬉元韵》。
萧一山:①乾隆中,满大学士之声威卓著,备蒙恩眷者,前有傅恒,后有阿桂,而中叶尹继善、舒赫德亦并以阃外之功,入赞纶机,皆满人中之佼佼者也。②乾隆之盛,斯亦用人之效已。初年有张廷玉之勤慎,鄂尔泰之练达,中年有刘统勋之干济,傅恒、兆惠之勋功,其余嵇氏父子,陈世倌、史贻直、陈大受、汪由敦、梁诗正、尹继善、孙嘉淦、陈宏谋、刘纶等,亦皆忠正有为。即晚叶和氏专政,朝纲大坏,亦尚有阿桂、王杰之持正不阿,故人才济济,得佐明堂,而后乃有政治之可言。
《清史稿·卷三百三·列传九十》
梁诗正故居
梁诗正故居,建于清末,属中式宅院,原为清代大学士梁诗正私宅,乾隆皇帝御赐。梁宅为多进大院,有厅堂十几个,房百余间。建筑占地两千多平方米,分东西两条轴线,建筑用材讲究。是杭州现存规模较大的宅邸建筑。尤其是宅子里的砖雕古刻精美雅致,保存完好,为杭城古宅之一。
影视形象
年份 | 影视类型 | 剧名 | 饰演者 |
---|---|---|---|
2017 | 电视剧 | 《天下粮田》 | 周华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