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区 编辑

甘肃省金昌市市辖区

金川区金川区

金川区,隶属甘肃省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龙首山支脉东大山北麓。北、东与民勤县接壤,南与永昌县毗邻,西北与阿拉善右旗相连,西与山丹县搭界,总面积3060.26平方千米。 2022年,金川区常住人口26.15万人。 截至2022年10月,金川区下辖6个街道、2个镇。 区政府驻新华路76号。

金川区,因金川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1981年,金昌市成立,永昌县金川镇(不含河西堡工业区),宁远堡、双湾两个公社划归金昌市直管。1984年,设立金川区。

2023年,金川区地区生产总值446.56亿元,增长12.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金川区

外文名:JinChuan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62030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甘肃省金昌市

地理位置:河西走廊东段、龙首山支脉东大山北麓

面积:3060.26 km²

下辖地区:6个街道、2个镇

政府驻地:新华路76号

电话区号:0935

邮政编码:737100

气候条件: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

人口数量:26.15 万(2022年)

著名景点:骊靬城、军马场、巴丹吉林沙漠

机场:金昌机场

火车站:金昌站

车牌代码:甘C

地区生产总值:409.68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地名由来

金川区,因金川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建置沿革

,属雍州之地。商周时为西戎所居。春秋战国至秦为月氏、匈奴诸族驻牧。

西汉初年,属匈奴休屠王辖地。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击败匈奴,置郡设县。西汉、东汉、三国魏,属张掖郡番和县。

西晋,属武威郡番禾县。东晋十六国前,属武成郡番禾县。后凉、南凉、北凉,属番和郡。南北朝北魏、西魏、北周,番和郡彰县。

隋唐,属武威郡(凉州)番和县。宋初及西夏,属西凉府地。元,属永昌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永昌设卫,建宁远堡,归卫管辖。清初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设宁远营,属凉州府永昌县。

民国十五年(1926),永昌县设宁远区。民国三十年(1941),永昌县辖各区改为乡,宁远区改为宁远乡。1949年9月,永昌县解放。

1950年,宁远乡改为永昌县第四区。

1952年10月,永昌县将原第四区改称第五区,并将原第四区中五、六、七乡划出新建第六区。

1955年,永昌县撤销第五、第六区,合建金河区。

1956年,永昌县将原金河区的河西堡、河东堡、青山堡合并为三堡乡,龙景、宁远堡、中牌、寿国、东湾五个乡合并为宁远堡乡,高崖子、西坡两个乡合并为西坡乡,新小沟、陈家沟、天生炕、东四沟四个乡合并为双湾乡,是年又将双湾乡分为陈家沟乡和东四沟乡。

1958年9月,以乡为单位成立三堡、宁远堡、西坡、双湾(4月,陈家沟、东四沟合并为双湾)等公社,并将原名依次更名为先锋、卫星、跃进、红旗等公社。11月,将4个公社合并成立金川人民公社。

1961年,撤销金川人民公社,按地域分别成立河西堡、宗家庄、宁远保、西坡、东湾(陈家沟)、西湾(东四沟)公社。

1962年,金川矿区设立永昌县金川镇,辖金川、河西堡工业区。

1964年,永昌县将境内的宁远堡公社、西坡公社合并为宁远堡公社,东湾公社、西湾公社合并为双湾公社。

1981年,金昌市成立,金川镇(不含河西堡工业区),宁远堡、双湾两个公社划归金昌市直管。

1982年5月,设市派出机构金川工作委员会,辖金川镇、宁远保和双湾二公社。

1983年3月,宁远堡、双湾公社政社分设改称宁远堡乡、双湾乡。6月,撤销金川工作委员会和金川镇,设立金川川区工作委员会和金川区公署。辖宁远堡、双湾两乡和北京路、兰州路、滨河路、工人新村四个街道。

1984年12月,设市辖区金川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84年5月,增设新华路街道。

1989年10月,增设广州路街道。

1999年12月,宁远堡、双湾撤乡建镇。

2001年10月,兰州路街道更名为桂林路街道,原兰州路街道辖区划归北京路街道管理;工人新村街道更名为金川路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金川区下辖6个街道、2个镇:滨河路街道、桂林路街道、北京路街道、金川路街道、新华路街道、广州路街道、宁远堡镇、双湾镇。 26个社区、27个行政村。区政府驻新华路76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金川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龙首山支脉东大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腾格里沙漠西北部。介于东经101°34'41"~102°34'26",北纬38°21'30"~39°00'30"之间。北、东与民勤县接壤,南与永昌县毗邻,西北与阿拉善右旗相连,西与山丹县搭界。东西最长93千米,南北最宽76千米,总面积3060.26平方千米。

金昌市金川区人民政府

地质

金川区,境内地质属中朝准地台阿拉善隆起带。地层除太古界、奥陶系未见出露外,由元古界前长城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分布。

地形地貌

金川区,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南向东北渐趋倾斜,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地、山前平原、绿洲、古湖盆、戈壁、荒漠相间排列。西南部为山地,中部为低山丘陵、山间盆地、绿洲平原,东北部为戈壁、荒漠、半荒漠草原。

气候

金川区,境内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南面局部属山地气候,北面具有明显蒙新沙漠气候特征。常年干燥,年均降水量119.5毫米,年均蒸发量2722毫米。冬冷夏热,昼夜和四季温差大。年均气温9.4℃,年均日照数2991.7小时,无霜期170天。雨量少,光照强,风沙多。

水文

金川,地处内陆下旱地区,水资匮乏。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永昌县境祁连山区自然降水、冰川积雪融化产生地表径流和渗漏形成。地表水资源由金川峡水库兰蓄金川河泉水、西大河部分洪水,主要从东大河水库调入供给。主河流金川河,属石羊河水系,为常年性内陆河。此外还有间歇性小沟小河16条,因流量小,流程短,均未形成水系。

土壤

金川区,土壤主要有灰褐土、栗钙土、灰钙土、灰棕漠土、风沙士、盐土、灌漠土等6个土类、15个亚类、5个土属、15个土种。

植被

金川区,植物分属两部分,一是绿洲农业生态植物,二是天然草原生态植物,无天然森林植被。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金川区,水资源紧缺,地表水主要由自然降水和金川峡、西大河、皇城水库供给。地下水重点分布在双湾和宁远堡的部分地区,年综合补给量0.55亿立方米,年允许开采量0.49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金川区,土地总面积3060.2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1.4万亩,园地面积340.10公顷,林地面积64233.43公顷,牧草地21234.0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886.53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597.89公顷,建制镇用地667.73公顷,村庄建设用地2617.96公顷,采矿用地2911.87公顷,风景名性及特殊用地91.0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852.5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11.32公顷:其他土地178802.48公顷,其中盐碱地11130.69公顷,沙地8455.68公顷,裸地157951.88公顷。

生物资源

金川区,经济作物有食葵、红辣椒、西瓜、葡萄、黑瓜籽、娃娃菜、油菜籽、麻籽等。除此之外还有蔬菜、药材、青饲草、绿肥、花卉等作物。主要经济果木有苹果、梨、葡萄、杏、枣、桃树等。野生植物120余种,特产有甘草、麻黄、锁阳、苁蓉、枸杞、白刺果(俗称酸胖)、秦艽等。主要栽植乔木有杨、柳、榆、沙枣、槐等:灌木有梭梭、红沙、珍珠、柽柳、泡泡刺、忍冬、锦鸡儿、野枸杞、沙棘、白刺等。有野生动物220余种,其中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有雪豹、蓝马鸡、石貂、黄单、鹅喉羚(青羊)等。

矿产资源

金川区,己探明的矿藏主要有镍、铜、铬、钴、钠、铁、铝、锌、锑以及贵金属铂、钯、金、银、铱等40多种。尤其以硫化镍为主的特大型多种金属共生矿著称,总储量仅次于加拿大萨得伯里镍矿,居世界同类矿床第二位。与铜、镍伴生的铂、钌、铑等稀有金属的储量和品位均居全国首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英石、石灰石、膨润土、石油、硅石以及罕见的水晶石、玉髓玛瑙等,储量大、品质好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人口

编辑

2022年,金川区常住人口为26.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9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1.43%。年末人口中:0-14周岁人口3.49万人, 15-64周岁人口18.99万人, 65周岁及以上3.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15万人,出生率5.74‰;死亡人口0.19万人,死亡率7.2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3‰。 有汉、回、蒙古、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傣、黎、高山、水、东乡、土、么佬、羌、撒拉、锡伯、保安、裕固、门巴族共29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金川区地区生产总值446.56亿元,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6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59.05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75.94亿元,增长9.4%。

居民收入

2023年,金川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5656元,同比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68元,同比增长8.3%。城乡收入比2.1:1,比上年同期缩小0.14。

1-12月,金川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0.7%,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4%,衣着类上涨0.4%,居住类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与上年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3%,医疗保健类上涨3.1%,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1%。。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金川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77%。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7.46%;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9.4%。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74.32%。

从产业投资看,占投资比重的1.0%的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5.7%;占投资比重80.6%的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3%;占投资比重18.3%的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

从项目数量看:全区共有在库项目221个,新增统计入库项目78个。

财政

2023年1-12月,金川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88亿元,同比增长11.13%;全区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实现支出21.81亿元,同比增长16.01%。

截至2023年12月末,金川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77.62亿元,增长6.28%;各项贷款余额407.12亿元,增长12.25%。12月末全区存贷比85.24%,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8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3年,金川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83亿元,同比增长5.0%.全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2.01万吨,比上年增加0.89万吨,增长7.99%。其中,夏粮产量1.59万吨,增长11.57%;秋粮产量10.42万吨,增长7.46%。蔬菜播种面积6.46万亩,增长11.61%;蔬菜产量24.41万吨,增长16.44%。6792

全年金川区猪牛羊禽肉产量5044吨,同比增长9.65%。猪出栏28736头,增长8%;牛出栏6240头,增长6.52%;羊出栏119026只,增长13.73%;家禽出栏191184只,增长5.28%;牛奶产量96792吨,同比增长16.05%;禽蛋产量1664.45吨,同比增长12.34%。

2023年金川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2.01

7.99

其中:夏粮

1.59

11.57

蔬菜

24.41

16.44

猪牛羊及禽肉

0.5044

9.65

牛奶

9.6792

16.05

禽蛋

0.166

12.34

参考资料

-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金川区工业增加值实现340.2亿元,同比增长14.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

从产品产量看,铜产量83.8万吨,同比增长34.07%;镍产量16.28万吨,同比增长6.8%。

从价格看,12月份,铜出厂价格6.12万元/吨,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4.0%;镍出厂价格11.73万元/吨,环比下降6.4%,同比下降38.8%。

从企业效益看,1-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6.55亿元,增长20.80%;资产负债率45.87%,较上年同期下降6.8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6.40%,较上年同期提高1.78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23年

比上年±%

万吨

16.28

6.8

万吨

83.8

34.07

参考资料

-

-

建筑业

2022年,金川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3家。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08.3亿元,增长9.2%,实现增加值18.74亿元,下降3.1%。全部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金额147.1亿元,增长10.7%。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26万平方米,增长3.3%。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金川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1.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8.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7.2%,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8.3%,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12.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14%。

2022年,金川区电信行业营业收入3.06亿元。年末固定电话达3.8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5.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7.48万户。

2022年,金川区邮政业务总量8790.66万元,其中:快递业务6613.61万元。订阅报纸532.11万份,同比增长32.08%;杂志22.22万份,增长0.04%;快递259.36万件,增长2.95%。

国内贸易

2022年,金川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42亿元,比上年下降7.2%。从销售情况看:批发业销售额25.72亿元,下降39.8%;零售业销售额41.64亿元,下降4%;住宿业营业额1.09亿元,下降3.2%;餐饮业营业额5.85亿元,下降4.1%。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5.2%,乡村消费品零售下降16.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下降7.6%,餐饮收入额下降3.7%。

2022年,金川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8453户,同比增长7.39%,其中:企业6291户,增长6.86%;个体工商户21681户,增长7.59%;农民合作社481户,增长5.71%;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2880372.32万元,增长9.67%。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856户,增长13.48%,其中:企业829户,增长13.1%;个体工商户2992户,增长14.11%;农民合作社35户,减少18.6%。

对外经济

2022年,金川区进出口贸易总额2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9.7%,其中:出口额8亿元,增长77.8%;进口额224.2亿元,增长21.4%。

金融

2022年,金川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8.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89%,其中:住户储蓄存款285.42亿元,增长18.6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57.47亿元,增长32.97%。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8.84亿元,下降3.93%。

证券市场各类证券累计交易额323.75亿元,同比增长65.34%;年末托管资产余额为20.24亿元,增长3.05%;年末证券在册账户数11.33万户,下降1.82%;新增开户7732户。

旅游业

2022年,金川区接待国内游客140.1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9.71%;国内旅游收入7.19亿元,下降35.11 %。全区旅行社共计20个,A级旅游景区5个。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金川区驻有: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2年,金川区共有中小学学校23所,其中:小学13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高中3所;在校中小学生26929人,其中:高中生4918人、初中生7331人、小学生14680人;中小学教师2146人。现有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920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85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1441人。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各1个, 在校学生共9414人。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88%,“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88%,高中阶段新生入学率99.85%。

科学技术

2022年,金川区共有科技机构2个,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1项,共涉及项目承担单位11个,安排区级科技三项费33.5万元。

文化事业

国家二级文化馆:金昌市文化馆。国家三级文化馆:金昌市金川区文化馆(图书馆)。 国家一级图书馆:金昌市图书馆。

2022年,金川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

2022年,金川区共有体育场地1047个,其中,标准场地1021个。体育经费共计1650.45万元。共有裁判员601人,运动员430人。国家体育锻炼达标865人。

医疗卫生

2022年,金川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2个。年末实有病床数2104张;卫生技术人员237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96人,注册护士1206人。个体私人诊所126户,从业人员166人。全区参保城乡居民已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249人(次),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1.1%,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孕产妇死亡率为56.72/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100%;婴儿、5岁以下儿童和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27‰、3.4‰和2.2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9.12%以上;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18.56%。

社会保障

2022年,金川区城镇新增就业659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557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1%。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8086人,创劳务收入5.5亿元。

2022年,金川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个,涉及老旧小区12个,改造老旧楼房231栋7457套。

2022年,金川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区管,下同)人数32894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069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93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4970人,参保率99.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395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2115人。

2022年,金川区共有3610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212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供养五保户人数123人。临时救助11811人(次)。共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53个,社区服务中心8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3所,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23所。

交通运输

编辑

兰新铁路 、武威—金昌高速公路 穿过金川区。

金昌金川机场

金昌金川机场,是甘肃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3.43亿元。该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飞行区按4C标准设计,建设内容包括长3000米跑道一条,航站楼一座,站坪机位4个,航站区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1200吨的目标设计。

2021年,金川区公路通车总里程857.33公里。其中,国道58.9公里,省道137.67公里,县道84.21公里,乡道115.79公里,村道456.85公里。现有注册机动车总量86358辆,其中汽车64168辆。

政治

编辑
金川区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区委书记

张恒山

区委常委

张海亮、潘多德、闫作新、王维鸿

区长

李生虎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田世伦

区政协主席

王世江

区政法委书记

王维鸿

区纪委书记

潘多德

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

编辑

民俗

社火

金川区城乡各村社的民俗表演活动,各村社在形式和内容上独具异彩,表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社火队一般有一、二百人组成。传统扮相大概有祭祀、百戏、乐舞、民间杂耍等组成。基本内容有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各种历史戏剧人物角色有老牛推车、霸王鞭、还有彩旗、锣鼓等。社火主要以民间祭祀送春为主,春官出行,各类仪仗陪同,鼓乐齐鸣,赋予传统特征。

婚嫁礼俗

金川区民间婚嫁礼俗源远流长,范围广泛。传统婚姻必须经过如下程序:

1.纳采,也称提亲。

2.对八字。女方家同意男方议婚后,男女双方都要请阴阳先生对各自的生辰八字,对属相结合是否相配,进行卜算。

3.相亲。双方议婚认定了婚姻后,选定一个吉日,男方到女方家相亲,带必要的礼品钱物。礼品有面蒸“合苞”。

4.递换手。男女相亲见面,双方同意这桩婚姻,就相互交换一件信物,称“递换手”。

5.送婚。民间男女相许婚约,男方送给女方家一些彩礼做聘礼。

6.过礼。男方准备迎娶女方时送的最后一次礼称“过礼”或“大礼”。

7.定日子。过礼之后双方商议选择嫁娶的日子。男女双方都要邀请各自的亲戚好友来参加婚礼。

8.男方家要装扮洞房,在床上撒上五谷杂粮、核桃、糖果,张贴“囍”字,窗子上贴喜花。结婚的这天,新郎要披红戴花,随娶亲的队伍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子。

9.女子出嫁时要穿戴婚衣,按习俗请人“绞脸开面”等。

10.迎亲。男女家得知娶亲的人就要到村进宅,都要前去迎接,并招呼娘家人喝迎风酒、喝空茶。

11.拜天地。男女双方行大婚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要夫妻对拜。

12.婚宴。男女双方要办席酒招待宾客。

文化

小曲

金川小曲子。是流行甘肃省民勤,武威,永昌,等地的曲牌体地方小剧种。因金川区和民勤县水土相连。自清中叶起,金川区小曲就和民勤小曲相融和民勤小曲相比。金川小曲曲调丰富,最流行的有50多种。表演带有地蹦子社火特色,男角唱时蹦蹦跳跳,女角唱时摇摇捏捏。善用扇子、手帕等小道具做戏,人又称“地蹦子”。角色行当最初仅有小生、小旦、小丑称“三小戏”后发展为生、旦、净、丑等行当俱全。

剪纸

剪纸在金川农村流传已久是一种民俗艺术,它的产生和流传同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用剪刀在纸张上剪刻出的艺术品,用剪纸特有的符号或图腾样式表达特定的内涵。金川剪纸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花边、吉祥图案、物品、建筑、图画、书法等。

风景名胜

编辑

开拓者纪念碑

开拓者纪念碑开拓者纪念碑

开拓者纪念碑,位于金川公园前大门内正面草坪中央,碑正面镌刻“献给祖国镍都的开拓者”,背面碑文记载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地质工作者的光辉业绩。1958年,在永昌县宁远堡公社白家嘴因发现大型铜镍、钴等有色金属矿藏于1981年建市,1984年10月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立。

金川植物园

金川植物园,建于2005年8月。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外观设计为不规则长方体,整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框架。根据观赏性及科普性共分为8个部分,巧妙运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的特点,突出自然、野趣等特点。

金川国家矿山公园

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围绕治理龙首山露天开采废弃物而建设,面积近3.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640米。分5大板块,将矿山环境治理、矿业遗迹保护、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体育娱乐融为一体。

金川区博物馆

金川区博物馆,位于金川区双湾镇三角城村,2012年4月筹建,2012年11月落成开放,是金川区第一座综合性博物馆。馆舍由村办小学改建而成,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布展总面积600平方米。设有“四厅一院”,共展出各个历史时期文物368件,书法美术展厅共收藏书画作品580余件。

三角城遗址

三角城遗址,位于双湾镇三角城村北侧,占地面积约430万平方米,是一处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大型遗址,由三角城城址、西岗墓群、柴湾岗墓群、上土沟墓群、蛤蟆墩墓群以及房址、窖穴、祭祀坑等部分组成。三角城遗址(含墓群)的考古发掘是国内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沙井文化遗址,是中国沙井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在国内具有唯一性。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编辑

东湾绿萝卜

东湾绿萝卜,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湾绿萝卜”,是金川区宁远堡镇主要蔬菜品种之一,肉质根呈圆柱形,肉质根出土部分多,皮深绿色或绿色,肉质淡绿至翠绿色,脆甜。表皮光滑细腻,颜色翠绿。

2015年11月0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湾绿萝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双湾食葵

双湾食葵,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考证,金川区种植向日葵始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记录的种植食葵的历史可追潮到20世纪60年代初。“双湾食葵”品种感官特点概括起来是:该产品籽粒长锥形,黑皮白边有不规则白色条纹,籽粒长2.0—2.2厘米,横径0.9厘米左右;籽粒饱满,千粒重180克左右;加工性能良好,干籽不脱皮,品质上佳,口感香脆,食用之后齿颊留香,香而不腻。

2013年9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双湾食葵”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金川红辣椒

金川红辣椒,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川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回暖迟,秋季降温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4℃,年日照2981.6小时,年积温3127℃,平均降水量173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均日照2878小时,全年无霜期147天-153天,适宜种植辣椒。金川红辣椒外观形状整齐均匀,果面油亮光洁,果实呈深红色,颜色均匀,果皮厚,韧性强。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金川红辣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双湾西瓜

双湾西瓜,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川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回暖迟,秋季降温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4℃,年日照2981.6小时,年积温3127℃,平均降水量173毫米,适宜种植西瓜。双湾西瓜具有果实端正,椭圆形,瓜皮浅绿色,覆有深绿色条带,外形美观,令人喜爱。平均单瓜重6—8千克,可食率高,口感好,品质极佳。皮厚1.1厘米,韧性强,耐运输。

2012年5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双湾西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7月,金川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2020年1月,金川区入选甘肃省县域竞争力十强县。

2019年11月,金川区入选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4月,金川区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

2020年5月,金川区入选2019年度甘肃省ETC发行服务工作先进县。

2020年11月,金川区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1月,金川区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6月,金川区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9月,金川区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2年1月,金川区入选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2年4月,金川区入选2021年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

2023年,金川区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2023年11月,金川区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3年12月,金川区被公示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拟表彰对象。

下一篇 白银区

上一篇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