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 编辑

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

古浪县古浪县

古浪县,为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为古丝绸之路要冲,古浪藏语古尔浪哇的简称,意为黄羊出没的地方。

2021年4月,古浪县总面积5046平方公里,东南分别与白银市景泰县和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相连,西北与武威市州区接壤,北邻腾格里沙漠,是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古浪县常住人口250177人。

古浪县区位优势明显,自古就以“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的重要地理位置闻名。连霍高速G30线、国道312线、兰新铁路纵穿南北,省道308线、316线、营双高速公路、干武铁路横贯东西,凉古路、金古路、大海路、十条路等县乡公路共同构筑了便捷的交通路网。

古浪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县。明初以水名“古尔浪洼”(藏语,意为黄羊沟)冠县名古浪。县境内有仰韶、马家窑、齐家沙井等多处文化遗址,存有大量的彩陶、汉代青铜器、唐代鎏金佛、宋元瓷器、明清水陆画、《甘珠尔》大藏经等文物。

2018年,古浪县实现生产总值51.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8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1.1亿元,下降7%;第三产业增加值21.98亿元,增长3.3%。全县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5.21:21.74:43.05。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92.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9.0%。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古浪县

外文名:Gulang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620622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甘肃省武威市

地理位置: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

面积:5103 km²

下辖地区:15个镇,4个乡,1个街道

政府驻地:古浪镇

电话区号:0935

邮政编码:7331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人口数量:23.69 万(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昌灵山、石门峡、火祖殿等

火车站:古浪站

车牌代码:甘H

地区生产总值:92.15 亿元(2023年)

人口:250177人(截至2020年11月常住人口)

历史沿革

编辑

早在4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浪县就有人文初化的原始部落在这里渔猎游牧,休养生息。

夏商时期属古雍州,西周时期由西戎牧驻,东周及秦时属月氏。

古浪县城夜景古浪县城夜景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古浪境内设苍松、揟次、朴环3县,属武威郡。东汉建武初(25—26),改苍松为仓松,揟次、朴环2县依旧。晋武帝泰始六年(270),置苍松、揟次2县,归武威郡辖。

西晋愍帝建兴二年(314)五月,张轨卒,其长子张寔建前凉,在现今古浪境内设仓松、揟次、朴环3县。不久,改朴环为魏安,均属武威郡辖。前秦设仓松、揟次2县,属武威郡辖。后凉将仓松县改为“昌松”,置昌松郡,辖昌松、魏安2县。置揟次县,归武威郡辖。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年),后凉将昌松郡改为东张掖郡。不久,恢复昌松郡名。南凉在今古浪境内置昌松郡,辖昌松、魏安2县。置揟次县,属武威郡辖。北凉在今古浪境内置昌松郡,辖昌松、魏安2县。置揟次县,属武威郡辖。北魏在今古浪境内置昌松、魏安2郡,昌松郡辖温泉、揟次、莫口3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西魏在古浪置昌松、魏安2郡,昌松郡辖昌松、揟次2县,魏安郡辖魏安1县。公元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古浪为北周属地。北周废昌松郡,置昌松县,且将揟次县并入昌松;废魏安郡,改置白山县,不久又废,均属武威郡辖。

隋代,在今古浪置昌松县,属武威郡辖。开皇三年(583),改昌松县为永世县,因和扬州宣城郡永世县重名,不久复改为昌松县。同时将北周的白山县地并入昌松县,属武威郡辖。武德二年(619),李轨部在古浪境内置昌松县,并在昌松县域之东北150里处设白山戍,均属武威郡辖。大足元年(701),凉州都督郭震(字元振)于凉州南境峡口筑和戎城控吐蕃要路。广德二年(764)后,昌松全境被吐蕃占据,改称洪池谷,即吐蕃六谷部之一,历时240余年。西夏在昌松设有一聚落(即村镇),叫济桑,属西凉州辖。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在和戎城设立和戎巡检司,属西凉府辖。至元十年(1273),“省西凉府,入永昌路”辖。明洪武十年(1377),凉州千户江亨防守和戎,因旧水名改为古浪,修筑古浪城。十二年(1379)古浪境归属庄浪卫,为屯守之所。正统三年(1438)六月巡抚督御史罗亨信奏设古浪防御千户所,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清沿袭明制,在县境内设古浪千户所。时,境内划分为20个坝,坝下为自然村落。雍正二年(1724),改古浪千户所为古浪县,属凉州府辖。乾隆年间,废坝置保,全县设15保,保下设甲,甲以下为自然村。

民国元年(1912),沿袭清制,置古浪县。民国八年(1919)废保甲设区乡,全县设3区,一区署设在古浪城,二区署设在土门堡,三区署设在大靖堡。民国十六年(1927),废甘凉道,古浪县属甘肃省政府直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古浪取消旧制将全县分为1镇3乡,即:龙山镇,长宁乡、振育乡、瑞泉乡。民国二十五年(1936),将行政督察区改为专员公署(治所在武威县),古浪县属武威专员公署辖县。民国二十七(1938),又划分改组为三区,第一区署设在古浪县城辖14乡,第二区署设在土门堡辖4乡,第三区署设在大靖堡辖9乡。

1949年9月古浪解放,9月建立古浪县人民政府,全县设4区24乡。1953年1月改设7区55乡。1955年10月撤区并乡,改建为25个乡。1956年1月将25乡改建为1镇19乡。1956年10月将永登县东山区所属的干城、农丰、永丰、老城、裴家营、海子6个乡行政区域划归古浪县。1958年9月将1镇25乡改建为10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实行政社合一。1958年12月国务院决定撤销古浪县建置,将古浪县行政区域整体并入天祝藏族自治县,原古浪县10个公社合并为5个公社。1961年12月国务院决定恢复古浪县建置,全县设21个公社。1962年设23个公社。1968年5月古浪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同时废止古浪县人民委员会,成立15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8月成立永丰滩人民公社和城关街道办事处。

1981年6月将古浪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古浪县人民政府。是年,撤销人民公社,全县设7区1镇56乡。1984年4月撤销 7个区,辖2镇19乡。7月,将土门乡改为土门镇,全县辖3镇18乡。1987年4月将城关镇和古浪乡合并。1988年9月从海子滩乡分出冰草湾乡,从大靖镇分出大墩滩乡,全县辖3镇20乡。1992年11月,岘子乡改为黄花滩乡。1994年6月,成立新井乡人民政府,全县辖3镇21乡。2001年7月,将泗水乡、裴家营乡、海子滩乡撤乡设镇。2002年12月,将定宁乡、黑松驿乡、黄羊川乡3乡撤乡设镇。2004年8月,撤销井泉乡、大墩滩乡、胡家边乡、冰草湾、新井乡。2015年9月,永丰滩、黄花滩、西靖3乡撤乡设镇,全县辖12镇7乡。2017年1月,民权、直滩撤乡设镇,全县辖14镇5乡。2018年3月,古丰撤乡设镇,全县辖15镇4乡。

行政区划

编辑

古浪在甘肃省位置古浪在甘肃省位置

(截至2020年9月)

15个镇:古浪镇、泗水镇、土门镇、大靖镇、裴家营镇、海子滩镇、定宁镇、黄羊川镇、黑松驿镇、永丰滩镇、黄花滩镇、西靖镇、民权镇、直滩镇、古丰镇。

4个乡:新堡乡、干城乡、横梁乡、十八里堡乡。

县人民政府驻地:古浪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居甘肃省中部,介于北纬37°09′至37°54′,东经102°38′至103°54′之间。境域东接景泰县,南依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与凉州区毗邻,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接壤。东西长约102千米,南北宽约88千米。 2021年4月,古浪县总面积504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甘肃省古浪县黑松驿村甘肃省古浪县黑松驿村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南依祁连山东延支脉乌鞘岭、毛毛山,北靠腾格里沙漠,是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550米至3469米之间,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貌分带现象明显。

县境南部为中、高山地,中部为低山丘陵沟壑区,中部为倾斜平原绿洲农业区,北部为荒漠区。

平原

由古浪河、大靖河倾斜冲积平原,昌灵山前小洪积扇和山前谷地以及滩旱地组成,海拔在1600米至2400米之间。据成因又可分为河谷平原(包括阶地)、平坦的洪积平原、倾斜的洪积平原和起伏的洪积平原4个二级类型。由于冲洪积作用,地势较平坦,大部分土质良好,土层较厚。

丘陵

侵蚀低丘陵,相对高差小于100米,除年家井以北一带分布的红土丘陵范围稍大外,其余均为零星分布。

侵蚀高丘陵,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分布于上述类型的两侧,为顶部呈浑圆的丘陵,地面较破碎。

山地

南部山地为祁连山东端支脉延伸部分,向东南没入黄土高原,在地质构造上属祁吕构造地带。由于第三纪以来山地交替上升和沉降运动,以及第四纪强烈的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南部山区周期性剧烈隆升,形成了地垒式的山地地貌景观特征。

沙漠

沙漠绵亘于县境北部,为腾格里沙漠组成部分,海拔1600米至1800米之间。该地貌由新月形沙丘构成的链状、垄岗状沙梁组成,沙梁之间有塘,塘内有沙生植物、牧草,是放牧的好地方,按沙丘分布高度及其活动状态可分为流动沙丘 ,半固定、固定沙丘。

气候

气温

古浪县公园古浪县公园

春季,随着太阳辐射增强,古浪县气温逐步回升,但由于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常伴有大风、沙尘暴、寒潮、霜冻、春旱等灾害性天气;夏季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常出现干旱、局部地区性大雨或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夏季,影响古浪县的主要大型天气系统有青藏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由于该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在青藏高压控制范围内常出现晴天高温天气,当大型、中型高压移至高原东部时则减弱消失或并入东部大陆上副热带高压内,其后的低压槽常造成区域性大雨或暴雨。

秋季,随着北方冷空气加强和太阳辐射减弱,气温迅速下降,平川最早在9月下旬出现霜冻。古浪县日平均气温从8月下旬初的20℃左右降到9月中旬末的10℃左右。10月平均气温,平川区为8℃至9℃,山麓地带为5℃左右,海拔在2700米至3000米之间的中亚高山只有0.5℃至2.0℃左右。

冬季,在蒙古高原高压控制和西伯利亚寒流作用下,气候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古浪县月平均最低气温在0℃以下月份,平川区有5个月(头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山麓地带和中低山地区为7个月(头年10月至第二年4月)。

日照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古浪县八步沙林场

古浪县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628.9小时至2852.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9至64,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是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减少。北部温凉干旱区和中部温寒干旱区,年日照时数为2852.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4﹪。7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63.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9﹪;12月最少,为209.7小时,日照率为71﹪。南部寒冷干旱区和寒冷半干旱区,日照时数为2663.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6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35.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2月最少为212.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0﹪。

辐射量

古浪县年总辐射量为128.0千卡/平方厘米至136.17千卡/平方厘米,川区元庄子的年总辐射量为136.17千卡/平方厘米,山区为130.41千卡/平方厘米。

气压

古浪县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一般是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全县平均气压在793.4百帕左右。南部中亚高山区的气压最低,北部沙漠和平原区的气压最高。

降水量

古浪县一般年平均降水量从北向南,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且分布不均。根据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06.7毫米,其中川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毫米左右;浅山区在300毫米左右;高寒二阴山区为350毫米至450毫米。

蒸发量

古浪县蒸发量较大,川区年平均蒸发量为2807毫米,是年总降水量的13.5倍。一年中5月至7月蒸发量最大,均在400毫米以上。山区为1777毫米,是降水量的4.9倍。一年中最大蒸发量,出现于5月至6月,全年1月蒸发量最小。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煤炭

古浪县南部生态加快恢复古浪县南部生态加快恢复

古浪县境内的煤炭主要分布于西靖乡古山墩、黑山嘴,直滩乡段家圈、大泉水、背沟,裴家营镇王家沟,黄羊川镇小南冲,古丰乡西山堡,新堡乡年家井等地,探明远景储量6180万吨,可开采量5700万吨。主要产于上石炭统矿原群和下石炭统臭牛沟组中,煤炭品种有焦煤、烟煤和无烟煤。经初步勘探,段家圈矿区资源储量为1200万吨,平均品位为中低灰中富硫配焦煤,燃烧值7066~8755千卡/千克。西靖乡古山墩、黑山嘴矿区资源储量为1100万吨,平均品位为低灰富硫无烟煤,燃烧值为7820~7900千卡/千克。直滩乡大泉水、背沟矿区资源储量为1600万吨,平均品位为变质富硫烟煤。裴家营王家沟矿区资源储量为1800万吨,平均品位为富硫中灰无烟煤。其他矿区资源储量在300万吨以下。

古浪县境内的铜主要分布于裴家营镇苦水矿区及古丰乡荒草沟、寺洼台矿区,资源储量约为4万吨,矿种主要为铜矿及铁铜矿。金主要分布于古浪峡河谷、龙沟河河谷和萱麻河河谷,品质为沙金,层厚1米,含金0.2克/立方米,历代均有开采。由于地域狭窄、含金量低,20世纪90年代后无开采。

水泥灰岩

古浪县境内的水泥灰岩主要分布于十八里堡乡铁柜山,黑松驿镇白塔山,黄羊川镇小南冲、石门山、石城,古丰乡西山堡阴洼沟一带。经地质勘探,铁柜山矿区资源储量约为22734万吨,白塔山矿区资源储量约为15127万吨,小南冲、石门山、石城一带资源储量约为32577万吨,西山堡阴洼沟一带资源储量约为480万吨。

石膏

古浪县境内的石膏主要分布在新堡子西北红湾沟一带,产于下石炭统前黑山组中,资源储量约为220万吨,呈层状分布,共4层,出露面积0.4平方千米,为块状雪花石膏。硫酸钙结晶含量70.82%~88.82%,21世纪初,年均开采量为1.5万吨。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古浪县八步沙林场

古浪县境内植物种类有270多种,分属46科122属。主要有松科、柏科、杨柳科、榆科、蔷薇科、莎草科、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等。

乔木:分为天然乔木和人工乔木。天然乔木以云杉、油松、柏等为主。人工乔木以杨树、白榆等为主。

灌木:主要分布在天然林区及其边缘,多为山柳、杜鹃等。

中药材:古浪县境内生长的中药材有100多种,主要分布在川区的古浪、土门、永丰滩、胡家边、大靖、海子滩、裴家营、腾格里沙漠和山区的古丰、黑松驿、黄羊川、横梁、干城等乡镇以及昌灵山等林区。

动物资源

古浪县境内鸟类:蓝翎麻鸡、鹞、鸭、鹅、黑鹰、鹅老鹰、鸽、斑鸠、杜鹃、猫鹰、布谷鸟、啄木鸟、家燕、乌鸦、尕老鸦、喜鹊、沙喜鹊、红嘴鸦、鹌鹑、山雀、画眉、麻雀、鸿雁、鸬鹚、百灵、鹦鹉、鸩鸠、黄鹂、桑鳸(蜡嘴子)、麻鹨、花雀、紫燕、雉鸠(沙鸡)、雉(野鸡)、鸼鹗(鱼鹰)、鸢(鹞鹰)、鸮(夜猫子)、鸱鸺、凫、寒号鸟等。

古浪县境内兽类:野猪、熊、狐狸、豺狼、山羊、绵羊、野兔、黄羊、旱獭、蒙古兔、青羊、猫、家猪、马、驴、骡、黄牛、犏牛、牦牛、犬、獾猪、刺猬、骆驼、鹅喉羚、麋鹿、獐子等。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绿色环绕的古浪县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绿色环绕的古浪县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常住人口为388877人。其中:男性198165人,占51%;女性190712人,占49%。人口出生率为9.40‰,死亡率为5.48‰,自增率为3.92‰。在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352807人,非农业人口36070人。其中,0-14周岁人口6.98万人,比重17.95%;15-64周岁人口27.85万人,比重71.61%;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4.06万人,比重10.44%;15岁人口0.35万人,比重0.9%,60岁以上人口6.68万人,比重17.18%。计算城镇化率的人口为114604人,城镇化率为29.47%,比上年提高2.82个百分点。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古浪县常住人口250177人。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3.6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3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5.41%,比上年末提高1.4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18万人,出生率为7.50‰;死亡人口0.30万人,死亡率为12.5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

民族

古浪县境内居住着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苗族、满族、东乡族、土族、毛南族、瑶族等十个民族。

政治

编辑
领导干部

县委书记

苏国波

县委副书记、县长

杨琦玮

参考资料来源(截至2022年3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古浪县城夜景古浪县城夜景

2018年,古浪县实现生产总值51.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8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1.1亿元,下降7%;第三产业增加值21.98亿元,增长3.3%。全县一、二、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上年的33.38:23.9:42.72调整为35.21:21.74:43.05,第一产业上升了1.8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2.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0.3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3130元,比上年增长7.8%。

2018年,古浪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亿元,比上年下降22.57%;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53亿元,下降49.62%。分别完成投资12.67亿元、4.84亿元和7.91亿元。

2018年,古浪县争取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3.15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9.85亿元,返还性收入3422万元,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3亿元,增长20.55%。分部门完成情况:原国税部门6603万元,增长30.24%;原地税部门7960万元,增长33.49%;财政部门2.08亿元,增长13.65%。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全县财政支出39.52亿元,增长6.51%。

初步核算,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92.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01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10.97亿元,增长28.2%;第三产业增加值37.18亿元,增长6.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7.7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1.9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3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406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10.5%。

第一产业

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五道沟千亩日光温室产业园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五道沟千亩日光温室产业园

2018年,古浪县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为3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9%。其中:种植业24.03亿元,同比增长22.95%;畜牧业5.83亿元,同比增长23.52%;林业7413万元,同比下降3.11%;农林牧服务业1.53亿元,同比增长3.22%。全县农业增加值18.37亿元,同比增长6.24%。其中:种植业13.03亿元,同比增长3.07%;畜牧业4.65亿元,同比增长15.23%;林业2968万元,同比下降0.23%;农林牧服务业3981万元,同比增长2%。

2018年,古浪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91.86万亩,比上年增长2.4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8.91万亩,比上年增长4.8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25.13万亩,比上年下降1.53万亩,下降6.48%。青饲料及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为7.82万亩,比上年减少2.03万亩,减少20.61%。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为64.13:27.36:8.51。全县粮食总产量20.79万吨,比上年减少0.14万吨,下降0.67%。其中:夏粮产量4.68万吨,同比下降29.2%;秋粮产量16.11万吨,同比增长12.5%。油料1.27万吨,比上年减少0.77万吨,下降37.75%。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各类畜禽存栏160.27万头(只、匹、只),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大牲畜存栏4.94万头(匹),与上年持平;牛存栏4.3万头,同比增长26.1%;羊存栏67.24万只,同比增长15.47%;猪存栏16.85万头只,同比增长15.97%。

2018年,古浪县肉类产量1.72万吨,比上年增长32.84%。其中:牛出栏1.46万头,牛肉产量1459吨,同比增长5.16%。羊出栏41.94万只,羊肉产量5990吨,同比增长2.94%。猪出栏13.41万头,猪肉产量9384吨,同比增长78.66%。奶产量246吨,同比下降41.23 %。绵羊毛产量1029吨,同比增长20.2%。

2018年,古浪县完成经济林地建设1.5万亩,其中栽植枸杞1.42万、优质梨0.03万亩、红枣0.02万亩,其它品种0.07万亩。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2%。其中:联合收获机253台,机动脱粒机2798台,饲草料加工机械9017台,拖拉机3.67万台,农用车4880台。

第二产业

甘肃路斯宠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加紧生产甘肃路斯宠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加紧生产

2018年,古浪县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47.58亿元、同比下降12.2%;实现增加值7.06亿元、同比下降2.6%;销售产值40.44亿元、同比下降6.2%;产品销售率8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19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增加值2.99亿元、同比下降5.9%。全县工业企业纳税18522.69万元,同比增收2234.02万元,增长20.3%。年内新入规石岛玻璃、路斯宠物食品、鑫源氰胺化工、泰丰新能源、西泰电冶5户企业,年末全县规上工业企业22户。

2018年,古浪县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56.01亿元,增长4.8%。主营业务收入15.21亿元,比上年下降3.56%。亏损额1.02亿元,下降0.6%。税金总额2605万元,下降46.21%。用电量3390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47%。

2018年,古浪县规模以上工业消费能源21.8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35%。单位GDP能耗7.31吨标煤/万元,较同期6.84吨标煤/万元增长6.87%。全社会用电量6.7亿千瓦时、增长11.1%,其中工业用电量3.41亿千瓦时、下降11.07%。

2018年,古浪县生产水泥111.99万吨,下降30.9%。电石5.99万吨,增加25%。配合饲料2.6万吨,下降45.8%。挂面3510吨,增长2.6%。石灰石86503吨,增长7.2%。锂离子电池644万只,增长64.7%。风力发电2.39千瓦时,增长16.33%。光伏发电2.3亿千瓦时,增长29.67%。

2018年,古浪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21亿元,比上年下降14.5%。

第三产业

市民询问采购古浪县农特产品市民询问采购古浪县农特产品

2018年,古浪县开展项目对接和招商洽谈活动48次,对接洽谈意向性项目61项,签约项目20项;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5项,到位资金38.26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7项,落实到位资金38.26亿元。

2018年,古浪县累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94万元,比上年增长25.02%。函件量8321件,减少2.52%;报刊发行量329856份,增长15.57%;包裹运送量50538件,增长9.99%。全年邮政全员劳动生产率16.35万元/人,增长0.1%。

2018年,古浪县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803万元,比上年增长11.43%。年末全县拥有电视用户4.83万户。其中:电信用户3.21万户,移动用户1.62万户。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25万户,比上年增长13.63%。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2部/百人。其中:电信用户11.74万户,增长23.1%;移动用户13万户,减少30%;联通用户2600户,增长5.78%。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6万户,比上年增加53.13%。其中:电信用户4.16万户,增长35.56%;移动用户2.44万户,增长19%。

2018年,古浪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7.3%。从销售地看:城镇的15.63亿元,增长7.5%;乡村的8.02亿元,增长6.92%。按消费形态看:商品批发和零售21.18亿元,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2.46亿元,增长7.9%。

2018年,古浪县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95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批发业增加值1398万元,增长2.4%;零售业增加值1.82亿元,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308万元,增长7.5%。其中:住宿业增加值730万元,增加17.7%;餐饮业增加值4578万元,增长5.8%。

2018年,古浪县对外出口总额达702万元。其中:路斯宠物食品公司628万元,正阳现代农业公司74万元。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1.13亿元,较年初增加1.96%。各项贷款余额为86.49亿元,较年初增长17.6%。全县金融机构在人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稳定,金融机构备付能力正常。

2018年,古浪县保费总收入8036.99万元,比上年增长34.93%。赔偿给付3470.21万元,下降10.94%。

交通运输

编辑

古浪县公路交通古浪县公路交通

古浪县境内“金关银锁”古浪峡,“扼甘肃之咽喉,控走廊之要塞”,自古就以“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的重要地理位置而闻名。县境内道路通畅、交通便捷,连霍高速G30线、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纵穿南北,省道308线、316线、营双高速公路、干武铁路横贯东西,凉古路、金古路、大海路、十条路等县乡公路与通村公路相互连接。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18年,古浪县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项,其中:“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项目2项,新产品研发计划项目2项,知识产权专项计划项目1项,民生计划项目1项。完成专利申报291件,其中发明专利4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0.46件。

教育事业

古浪县富民完全小学音乐教室内同学们弹琴唱歌古浪县富民完全小学音乐教室内同学们弹琴唱歌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90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独立高中3所,职业技术中学2所,小学163所,学前教育幼儿园122所。在校学生52367人,在校教职工4493人。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为99.94%,毕业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0.8%。农村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分别为小学2422人、初中993人。全县小学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15%。

2018年,古浪县5712名考生参加高考,录取考生4469人,总录取率为78.44%。其中:重点本科录取445人,录取率为9.03%;二本录取804人,录取率为16.31%;三本录取456人,录取率为9.25%;专科高职录取2018人,录取率为40.94%;三职生参加考试768人,录取746人,录取率为97.14%。

医疗卫生

古浪县人民医院医联体绿洲医院古浪县人民医院医联体绿洲医院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有县直医疗卫生单位6所,卫生管理机构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一级综合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19所,乡镇卫生院分院3所,民营医院11所,村卫生室31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所,个体诊所131所,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核定人员编制742名,共有在职职工815人(民生项目生211人),其中:卫生管理人员38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55人,工勤技能人员122人。县医院、中医院、妇计中心、绿洲医院临聘人员693人,民营医院共有卫生人员205人,村卫生室共有乡村医生314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个体诊所共有卫生人员145人。全县共有卫生人员217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5.58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161名,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98人;共有执业(助理)医师416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07人;共有注册护士566人,每千人口拥有护士1.46人。县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设置床位1141张,民营医院开设床位439张,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住院病床158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4.06张。

文体事业

古浪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现场古浪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现场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农家书屋193个、体育惠民工程8处、村级体育健身场地145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及村级服务点251个。黑松驿丝路驿站民俗文化中心及广场项目开工建设。改造提升乡村舞台25个。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拥有博物馆(纪念馆)1所,红色教育基地1处,公共图书馆1所,广播电台1个,电视台1个,档案馆1所。全县有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总面积5700平方米。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8.7%,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51%。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0135户。

社会保障

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

2018年,古浪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79.2元,较上年增长8%。从收入构成情况看:工资性收入17549.4元,增长8.49%;经营性收入1780.57元,增长6.14%;财产性收入843.72元,增长5.37%;转移性收入2305.5元,增长6.7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4821.44元,增长8.76%。

2018年,古浪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18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工资性收入2535.55元,增长10.37%;家庭经营性净收入3679.8元,增长8.25%;财产性净收入109.16元,增长5.57%;转移性净收入593.49元,增长9.71%。农民人均现金支出8489.37元,增长13.02%。其中,生活性消费支出5785.32元,增长10.04%。

2018年,古浪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3452人,参合率96.5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集总额21579.22万元,共为参合居民报销医疗费用17761.44万元。当年城乡医保基金使用率为91%。实际补偿中:住院补偿达113.7%,门诊补偿76.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394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045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19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6883人,增长17.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431人,增长13.5%。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当年征缴22656.21万元,增长57.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6094人,参保率为98.2%。当年征缴个人养老保险费3474.65万元,全年发放养老金6707.74万元,年底累计基金余额4272.98万元。

截至2018年末,古浪县农村五保供养1792人,供养支出1075.54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0094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7911.98万元。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674人,发放资金1392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1529人,发放资金2901.65万元。资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城乡孤儿、优抚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参保180945人,资助金额957.7万元。全县有敬老院5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478人。建成162个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

历史文化

编辑
古浪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氏镰刀

王氏镰刀为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王克俭家祖传手工技艺,主要生产镰刀而得名。1958年王氏镰刀被选送赴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农具展,2001年,甘肃省电视台“陇原行”栏目摄制组拍摄了王氏镰刀的打制过程,并在该栏目播放,2007年,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6月,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磨制作

古浪县解放前有水磨274盘,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水磨还在大量使用。在2008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古浪境内发现的能转动水磨只有一盘,而水磨制作技艺更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2009年,古浪县人民政府为了保护水磨制作技艺,将“水磨制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2010年,武威市人民政府将“水磨制作”公布为武威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古浪宝卷

古浪流传的卷本约有百余本,古浪宝卷中的《救劫卷》是众多古浪宝卷当中由古浪民间艺人创作,以古浪土地上发生的事件为背景编撰成的宝卷。2007年6月,古浪县人民政府将《救劫卷》列入古浪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5月,《救劫卷》列入武威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古浪民间故事

古浪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流传大多有数百年历史,在全县均有分布,其中尤以“抓山鸟和支山石的故事”最为出众。以“抓山鸟和支山石的故事”为代表的古浪民间故事,2007年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武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6月,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浪老调

古浪老调主要流传于古浪北部的永丰滩乡、黄花滩乡、东部的大靖镇、海子滩镇、裴家营镇一带。据考,古浪老调早在明代就在古浪形成。古浪老调表演简单干练,主要采用坐唱形式。1993年,古浪老调被收入《甘肃省戏曲音乐志》一书。2007年6月,古浪县人民政府将古浪老调列入古浪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5月,武威市人民政府将古浪老调列入武威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古浪童谣

古浪流传着许多民间童谣、歌谣,通过非遗普查,发现古浪流传优秀童谣三十多首,2006年,古浪县人民政府将童谣公布为县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武威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月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甘冬儿和杨达儿的故事

《甘冬儿和杨达儿》是流传于古浪境内的一首民歌,是根据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古浪县大靖民权乡一带的一件真实爱情故事编成的。2010年5月,武威市人民政府将《甘冬儿和杨达儿》列入武威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积极的研究保护。6月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风俗民情

婚嫁

成婚最初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去说媒,也有女方请媒人的,但极为少见。定婚时男方到女方家,互相探看,并互赠礼物,叫“对相”。定婚时男方由媒人及亲友陪同到女方家,去时要带20个红心黄皮馒头,馒头要点上双点花;带一块背面染红的猪肉,叫“方子”;还要带礼金、衣料、衣服、首饰、手饰、烟酒等。回去时,女方则回赠米面,取意为男方“添米添面”,还要回赠两个发面团,取“发家致富”之意。

女子出嫁时,要贴红纸对联,宴请亲朋邻居,亲朋则具礼赴宴。姑娘出嫁要摆宴席招待亲朋,还要由女方的亲戚陪送到男方家,陪送客人叫“西客”。“西客”多少无定,古浪片最多两席,也就是16个人,全是女方至亲。大靖片西客可多至几十人。古浪片、山区片西客要晚上留宿,第二天招待后方可送客,大靖片、土门片西客必当日送回。

新娘到男方门口时,男方要举行迎接仪式,要摆礼桌,上面放米面升子各一,米上插花,面上插银器,还要摆上清水碗、酒具等。迎西客也要摆酒案,请喝“迎风酒”。西客里面若有姑娘、新婚男女或已婚未育女子,东家要送给红包。新娘的弟弟或侄子“压箱”,东家也要送红包。

婚礼由司仪主持,新婚夫妇站在红毯上,首先拜天地,拜完天地后便入洞房。接下去便是“铺床”、喝交杯酒等仪式,随后开始闹洞房。次日早晨,行“磕头”仪式。

丧葬

亡人在咽气前先要穿好“老衣”,落气后将亡人抬到地下,体位仰卧,头外足里。亡人手足要用红棉线绊住。在亡人头前放个小桌,点上油灯,叫“小殓”。“小殓”之后,子女们便到门外点“黄昏纸”,以后每天早晚都要点一次纸。小殓之后,要献上满满一碗小米干饭,小桌前放一个盆子,用来奠酒、奠饭、烧纸,称“凉浆盆子”。

亲人去世,子女及晚辈亲属都要戴孝。子女、儿媳及孙子辈一般要穿孝服。丧服孝帽均用白布制做。在治丧期间要请阴阳念经,请师傅作祭文,对亡人进行祭奠。在超度亡灵的同时,要为亡人做一些“纸活”(纸幡、纸人、纸马、金银斗、金银山之类),可多可少无定数。一般道场由招亡、撒灯、跑桥、十献报恩、拜忏、放施、迁灵、掩棺、点主、启灵、发夯、绕棺等仪式组成。殡丧完毕要招待亲友邻居。

剪纸

剪纸艺术在古浪流传较广,旧时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在窗户上贴上用红纸剪的“窗花”,门上贴上“门花”,结婚时必须在陪嫁的物品上贴上“双喜”,在新房的床户上贴上“龙凤呈祥”等剪纸图案。

刺绣

刺绣是古浪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工艺,自古就有“十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的古训。刺绣在清代至20世纪中叶较为盛行,姑娘出嫁前首先要坐绣房,集中时间准备陪嫁品,那些陪嫁品中必须有精心制作的绣花鞋、绣花枕头、绣花笘单、绣花鞋垫以及绣花披肩等,出嫁后的第二天,将这些嫁妆摆于院内的八仙桌上,首先供宾客观看欣赏,以显示姑娘的刺绣技艺和针线水平,然后将这些刺绣品端给未来的公公婆婆和长辈。

特产美食

编辑

特产

小茴香、西葫芦、香瓜、枸杞、红提葡萄、金冠苹果、娃娃菜、糯玉米、人参果、手工挂面等。

美食

拨疙瘩、凉面、酿皮子、韭菜盒子、炒麦子、糯米卷糕等。

风景名胜

编辑
古浪县部分风景名胜

三义殿

三义殿位于土门镇东北隅柏台院内,因柏树苍翠,故名,曾为古浪八景之一。柏台院内原有殿宇多座,皆毁于民国十六年(1927)大地震,唯存三义殿。三义殿坐北向南,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面宽3间,进深1间,前为重檐,后为单檐,前廊、立柱、卷棚、灰筒、滴水槽、重檐歇山顶,形体厚重古朴。殿内有刘备关羽张飞3尊塑像,高约3米,两侧塑立侍2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火祖殿

火祖殿位于大靖镇古浪三中内,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为砖木结构,卷棚歇山式,四周有绕廊,筒瓦起脊,面宽3间,进深1间,每间斗拱3朵,一斗二升,有柱牙,雕梁画栋,四面绕角,结构严谨。

昌灵山

灵山位于古浪县城东75千米处。因山上曾有三清殿、文昌宫和灵隐寺而得名,1989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昌灵山是祁连山东麓北端的独立山体,从东向西,依次有小龙沟、大龙沟、大油松沟、小油松沟,山脉走向一致,山势东高西低,主峰海拔2954米,面积约48平方千米。昌灵山北距沙漠仅8千米,素有“西北小武当”之称。20世纪90年代,山上建有玉皇殿、祖师殿、金花娘娘殿、三霄娘娘殿、磨针殿、文昌宫和百子洞。林间有三眼神泉、石棺卧路、六月冻冰、舍身石崖、梅鹿听经、断雪奇峰、天生涝池、百草神岭、不老仙台、金鸡报晓、寿柏参天、神仙古洞等12景观。

石门峡

石门峡,以奇险高峻著称。峡高147米、长1公里多,宽仅有30多米。站在峡顶俯视,好似一刀砍下的痕迹;站在峡底仰视,只见头顶一线天。峡壁坚直,两相对峙,俨然一座石门,门中流着黄着川河水(古为丽水)。河东岸辟为车道,进了峡门朝南看就是古浪水源地毛毛山脉(古为金山)。峡门北为横山,两山夹川就是有名的黄羊川,古年公路横贯东西。

西路红军烈士陵园

古浪县西路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古浪县城西南角,西升洼南坡脚下,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2002年7月,被武威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武威市国防教育基地”,同年11月被武威市委命名为“武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9月被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第二批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

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位于古浪县境内,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沙洲城堡、西域风情、古道驼铃、大漠落日、瀚海奇观、照子神树、荒漠珍禽、千字百榆、休闲农宅、沙漠植物园等十大旅游景点,沙滩排球、汽摩越野、野营野炊、沙海驼舟、射箭狩猎、沙浴沙雕、民族歌舞、篝火晚会、沙漠游泳、徒步探险等几十个旅游项目。

财神阁

财神阁在古浪县古浪东46公里,大靖什字中心。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为正方形砖木结构,高21米,周长30多米,底层以砖砌成,4个空心砖墩构成十字形通道,贯穿4条大街。上为2层木楼,单檐歇山顶。进深一间,围围有2米宽绕廊。东南角开一小门,内置阶梯,可登楼顶,1993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景公路经此。

罗汉楼

罗汉楼在古浪县古浪东北24公里,土门镇土门城内。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即土门城东门上之钟楼。3层,高20米,单檐歇山顶。底层宽3间,进深2间,中层四周置绕廊,边设围栏,当心间开门,两边间较窄。室内西侧开一偏门,内设登顶之阶梯。上层无门、无绕廊、檐柱、角柱,金柱上下一体。1993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景公路经此。

此外还有明长城遗址、青山寺等风景名胜。

著名人物

编辑

历史人物

樊于礼、赵璘、刘尔能、张进南、张起、唐海云、郝竞、张开选、张澂、孙耀文、洪卓然、王锡、唐绵延等。

现代人物

杨发森,1971年2月生,青海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11月,古浪县入选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19年9月,古浪县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2020年6月,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4月,甘肃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命名为甘肃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下一篇 天祝藏族自治县

上一篇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