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浪节 编辑
香浪节是流行于甘肃省甘南地区一带藏族群众的传统节日。节日源于拉卜楞寺僧人每年的外出采集木柴活动,逐渐演变成僧俗一同郊游的节日。“香浪”是藏语采薪之意。因藏语称木柴为“香”樵采称“浪”,故名“香浪”。香浪节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前后举行,在农历六月六开始。节日期间原有煨桑和插箭等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纯娱乐的内容。
中文名:香浪节
遗产级别: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单位::甘肃省人民政府
批准文号::甘政发78号
图1 香浪节期间的草原
图2 香浪节仪式:祭奠山神
久而久之,居住在寺院附近村庄的人们也竟相效仿,把僧人的这种活动当做一个非常好的劳动娱乐风俗推广并传承了下来,相沿成习。“香浪”节的内容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成为生活在拉卜楞地区各民族的共同节日。
图3 香浪节上的赛马活动
图4 香浪节上全家出动的藏民
香浪节是一个浪漫而富于情趣的节日。香浪节开始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这个时候,正是草原上天蓝云白、羊肥牛壮的最好时刻,当地的藏族群众便不约而同地带上帐逢、炊具和青稞酒、酥油等食品,到风景优美的草滩上去消闲憩息。人们在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草坪上,选择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扎起帐篷,摆放好早就准备好的饮食美酒,以村寨为单位或三五户聚在一起,在美酒、乳酪、奶茶的相伴下度过十天半月的野外生活。在过节时开展村与村、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赛马、拔河等娱乐游戏。
图5 香浪节上的仪式
但随着牧民群众产业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居住点的定居化,加上大众传媒的普及,香浪节这一民俗形式逐步被现代娱乐形式所代替。
批准日期:2006年9月30
批准序号:71
项目编号:Ⅹ-2
项目名称:夏河县香浪节
申报单位:甘南州夏河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