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泥岭 编辑
青泥岭是在甘肃省徽县境内的一座山岭,位于徽县水阳乡、大河店乡、嘉陵镇、虞关乡之间。
隐藏于青泥岭山脉中的青泥古道以其路径的险峻在历史上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深深嗟叹。
中文名:青泥岭
别名:巾子山
地理位置:甘肃省陇南市徽县
主峰:铁山
海拔:1946 m
作为古代秦陇入蜀的必经之道,青泥岭被誉为“秦陇屏障、巴蜀咽喉”,它绵延20多公里,主峰铁山海拔1946米 ,在秦汉以来演绎了许多历史故事,留下了若干历史文化遗迹,成为屹立在陇南大地的文化坐标。因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青泥岭主峰铁山之上容易形成云海奇观,群山浮动、流云奔涌,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置身其中,如临仙境。
铁山是青泥山脉最高峰,海拔1946米, 又名巾子山,位于徽县东南20公里处。
在李白的诗《蜀道难》中被提到过因岭高雨频,道路泥泞而得名。诗人李白《蜀道难》诗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即叹此。历代的文人学士,描写青泥岭的诗词歌赋达到200多篇,奠定了青泥岭作为文化名岭的重要地位。
青泥岭
《郡国志》载:青泥岭,在兴州长举县西北接溪山东,即今通路,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名青泥。可谓青泥岭是秦岭山岭中的名岭之最。
明代王云凤与太原王琼、乐平乔宇并称“河东三凤”。弘治十四年,王云凤升任陕西按察司副使,径行青泥,思想感情仍蹈李白、杜甫覆辙,在灵魂颤栗的阵痛中,吟出警示后人的诗行:“……入蜀大抵无坦途,此地令人毛骨寒。悬崖峭壁扼深谷,枯松怪石生其间。魂惊目眩人蚁附,手扪足缠成蹒跚。古寒白骨几千载,野翁指点嗟自叹……”(《过铁山》)。
武则天当上皇帝以后回利州(今广元)翻越青泥岭,身上长满痱子,奇痒难忍,在一位民间老人的指点下来到青泥岭旁侧的药水洞洗澡(艾叶泡水),顿觉不适全无,清爽无比。自此,“药水疗疾”便传为民间佳话。青泥岭的水也就成为圣水。
青泥岭
青泥岭
李白植银杏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