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编辑
崆峒山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主峰海拔2123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 。现为国家AAAAA旅游景区。
崆峒山景区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关塞”、“道源所在”等美誉。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中文名: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地理位置: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古镇
开放时间:4月1日-10月31日 07:30-19:00(停止售票16:30,最晚入园16:3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07:30-18:00(停止售票16:00,最晚入园16:00);
景点级别:国家AAAAA旅游景区
占地面积:84 km²
著名景点:苍松岭、崆峒后峡、太阳掌
美誉:西来第一山
门票:旺季110元/人次,淡季55元/人次
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它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
平凉崆峒山旅游区
地形地貌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属于丹霞地貌。崆峒山是六盘山支脉,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孤山峰岭,峰丛广布,方山洞穴发育,怪石突兀,山势险峻,气势雄伟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崆峒山地形是国内丹霞地貌类型中形成时代较早的类型,是大面积黄土高原上独有的自然奇观。
气候特点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平凉市,因此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量较为丰富。气候垂直变化较大,降水量也从西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另外,由于常年受高空西风环流影响,风沙比较大。主要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气晴朗凉爽。
崆峒山年平均气温6.5℃,日照充足。崆峒山无霜期为160天,初霜日在每年10月初出现,终霜冻于次年4月底结束。崆峒山气候特点为冬长雪少,夏凉温和。
植物资源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动物资源
截至2010年,崆峒山有各类动物300余种,其中有70多种野生珍稀动物,被列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单的有秃鹫、金雕、雀鹰、鸱鹗、长耳号、白鹤、金钱豹等。
朝阳洞
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狮子岭东侧绝壁上,面临一条沟谷,谷内长满茂密的森林,隔谷与西台相望。此洞不甚大,洞口宽为8米,高为5米,深为5米,这里没有出入的路径,游人很少到此,因此,显得十分幽雅寂静。据说早晨初升太阳的光芒,首先射入洞内,故名朝阳洞。
雷声峰
雷声峰
雷声峰的险奇堪称崆峒一绝,雷声峰不是飞来峰,它是主峰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条支脉,宛如主峰的一条右臂,舒展而下,指向涛涛的前峡河水。这条山脊全长200米,最高处不过5米,整个山体均为丹色石质,其东西两侧下临绝涧,南面的绝壁上有人工开凿的石级,可通向棋盘岭。由于雷声峰由北而南,山势逐渐变低,因此,峰顶的道宫建筑依顺山势,错落有致,构成一副美丽的图画。雷声峰岩壁陡峭,下临深渊,在雷雨时节雷声在空谷依栏而望,崆峒激荡,犹如山崩地裂,惊人心魄,故取名“雷声峰”。
莲花寺
莲花寺
藏经楼
藏经楼
真武殿
真武殿
崆峒山
1994年,完成了崆峒山前、后山山门建设、硬化了崆峒山前山、后山、香山道路、中台停车场、桃花坪停车场、修建景区和景点道路15条、改造架设了供水、供电管线、购置安装了环保厕所、建成旅游咨询中心、医疗急救中心和中台仿古式个体户经营房等基础设施、新增景区旅游安全防护设施及中英文对照标识牌、道佛两教新修了法轮寺、观音堂、通天桥、飞升宫、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景观35处。
经过开发建设,景区基本恢复了九宫八台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的原貌,年增加游客容量9万人(次),景区道路交通、用水、通讯、环境卫生及公共服务设施都经过了改建,为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景区管理和环境保护也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游客量和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知名度日益提高,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热点旅游景区和甘肃省黄金品牌旅游景区。
景区按照创“旅游名牌产品”战略和“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格局,抓住了“两区”、“一 网”建设。“两区”是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崆峒山为中心,进行“东引、西延、南扩”,使崆峒山与龙隐寺、太统山、十万沟、弹筝湖、崆峒山后峡连成片,建成崆峒山道教圣地旅游区;“一网”是以崆峒山、王母宫为基地,东北接黄帝陵(黄陵县),东南接炎帝陵(宝鸡市),西南接伏羲、女娲等旅游胜地(天水、静宁),向东联通西安兵马俑、法门寺,向西联通“丝绸之路”河西景点,向西北联通西夏王陵、沙湖、须弥山,对外形成一个中华古文化游、汉唐文化游的旅游大网络。
荣誉记录
1994年1月10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国务院批准);
1995年1月: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中共甘肃省委授予);
2000年12月:景区工作先进集体(由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授予);
2001年4月: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授予);
2001年1月11日:国家AAAA级旅游区(由国家旅游局授予);
2002年9月28日: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
2004年1月19日:国家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授予);
2005年7月23日: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国务院批准);
2007年5月8日: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由国家旅游局授予);
2007年6月26日: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授予);
2007年11月:甘肃省十大森林生态旅游景点(由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览交易会组织委员会授予);
2008年2月: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由中国民族报社主办、新浪旅游频道授予);
2009年3月: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由美景中国、中国旅游点评榜组委会、《行游天下》杂志社、搜狐旅游授予);
2011年6月:中国西部最受公众喜爱的旅游景区(由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授予);
2011年12月:国家级服务标准化旅游景区(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
2012年2月8日: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由国家旅游局授予)。
历史背景
崆峒山是上古三皇诞生之地,又是女娲、夸父的诞生地,文化久远深厚。因此,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其功业成就之后西巡疆界,亲自登临崆峒山,向在崆峒山隐居的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起源于东汉。而它的思想理论基础却是盛行于春秋以来的黄老之学, 黄帝、老子都是道教的祖师,据道教典籍记载,老子的前身就是在崆峒修炼的广成子,而广成子又是黄帝的老师,追根溯源,所以崆峒山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
佛教在崆峒山也历史悠久, 唐代时,山上佛教活动已具规模。据铸造于金代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的一口铁钟上的铭文记载,崆峒山中台至皇城的上天梯石台阶就是仁智禅师在唐贞观年间开凿的,还有唐太宗为山上明慧禅院御赐田地的记载。到清朝初年,崆峒山佛教寺院已达19处。
省际交通信息
铁路
宝中铁路线贯穿平凉,从平凉搭乘火车,可以到达兰州、上海、银川、成都、乌鲁木齐等地,其中去往银川的车每天四列,平凉火车站有1路公交车和中巴车通往城内。
公路
平凉公路交通较为便捷,市内拥有国道、省道线路600余公里,从平凉乘坐长途汽车,可以到达兰州、天水、乌鲁木齐、金昌、北京等地。
特色美食
红焖肘子
红焖肘子
平凉酥饼
平凉酥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