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编辑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境内,由石佛沟、七道梁、尖山三个景区组成,规划总面积为6376公顷。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3124米(双咀山),土壤以山地褐色土和灰钙土为主,属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多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森林覆盖率90%以上,有木本植物29科64属174种,有药用植物200余种,有野生动物79种。
1992年9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中文名: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级别:国家级
地理区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地理位置: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
面积:6376 公顷
气候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
管理单位:石佛沟景区管委会
批准时间:1992年9月
批准文号:林造批字(1992)154号
门票价格:12元
景区等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置境域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是国营阿干林场辖区的一部分,地理坐标在北纬35°50′32″—35°59′32″,东经103°37′04″—103°54′54″之间。森林公园东临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官滩沟管理站,西邻兰州关山森林公园,南以七道梁与临洮县为界,北与七里河区黄峪乡、西果园、魏岭、八里镇四个乡镇相连,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宽约16千米,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为6376公顷。
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地质地貌
甘肃兰州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气候条件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黄土高原向青海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主要特征为四季分明、水热同季、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且降水量南大于北。境内平均年降雨量497.7毫米,且多集中在7—9月,多以暴雨出现;11—3月降水量最少,年蒸发量为1499.4毫米;年平均气温3.2℃-6.9℃,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3.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2.8℃;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17.1毫瓦时/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155.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9%;初霜期9月中旬,终霜期4月下旬,无霜期约为79—133天。
植物资源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动物资源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内有野生动物79种,主要有赤狐、狼、野兔、刺猬、蛇、獾、岩松鼠、红腹锦鸡、山鸡、雉鸡、喜鹊、山雀、乌鸦、红嘴鸦、猫头鹰、苍鹰、啄木鸟、家燕、沙燕、水鸭、山斑鸠、麻雀、杜鹃等。
石佛沟景区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七道梁景区
七道梁景区位于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西北部,面积为908.97公顷,有白云阁、揽胜亭、松树湾、松树沟、水岔沟、大阴山、黄蒿沟、腰子沟、泉沟、簸箕梁、武家沟、七道沟等景点。
尖山景区
尖山景区位于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西部,面积为1667.58公顷,有山色阁、尖山亭、滴水崖、神仙湖、白桦林、白蒿掌梁、大掌、大滩沟、白石头沟、九池泉、尖岭子等景点。
基础建设
甘肃兰州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2015年以来,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了石佛沟大数据采集系统、景区导引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电瓶车停靠站,新建三门四柱硬山顶石雕牌楼大门一座,全景导览图1组,景点介绍牌6组,道路指示牌20套,服务设施牌30套,树木科普牌30套;完成了11.3千米旅游观光步行道、10座移动环保厕所;室外广告显示彩屏2个,完成旅游道路工程10.243千米,游客服务中心1处;完成50个垃圾箱和50把休息座椅的安装;完成云顶山观景平台1处,云顶山一号观景平台文化浮雕1座,浮雕画高9米,宽169米,面积1376平方米;架设50KVA变台1座。
总体规划
2022年11月8日,《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2—2031年)》获批 。
所获荣誉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2010年,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被兰州市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2020年,甘肃石佛沟景区被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交通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内道路主要有藏贤谷段(8.2千米)、铁冶沟段(7.5千米)、七道梁景区入口至大沟(3.6千米)、尖山景区入口至电视差转台(3.5千米),总长度约22.9千米,以车行水泥路和人行护林路为主,其中水泥路路宽在2.0—2.5米,护林路路宽不足1.5米,为碎石路和土路。
线路
甘肃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天都山古迹→灵岩禅寺→空中冲浪→步步惊心→树蛙部落→观光小火车→石佛美食集市→云海花田。
②七道梁观光一日游:
烟雨瀑布→瑶池风光→双桥亭→寿仙阁→白云阁→百合体验基地→百合观摩基地。
③尖山养生一日游:
尖山电视差转台→尖山地震监测台阵→黑鹰沟寺→黑鹰山庄→CS营地→桦树农家→百草养生文化馆→大尖山国际滑翔营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甘肃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
上一篇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