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花椒 编辑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特产

武都花椒武都花椒

武都花椒,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武都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中国花椒最佳适生区之一,花椒种植面积达到百万亩 。武都栽植花椒历史悠久,适生范围广,全区36个乡镇中有34个乡镇适宜发展花椒。盛产的“大红袍”花椒以其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药效成份多、精油含量高等优良品质著称。

2012年03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武都花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武都花椒

产地名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

品质特点: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气浓郁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2年第51号

批准时间:2012年03月27日

产品特点

编辑

武都素有“千年椒乡”的美誉,花椒栽植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生产的大红袍花椒具有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气浓郁、麻味醇厚的特点。

武都花椒武都花椒

产地环境

编辑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属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在全区海拔900—1800米之间的广袤区域内,十分适宜花椒树的生长、挂果。在全区36个乡镇中有34个乡镇适宜发展花椒,覆盖面达到95%。

花椒生长习性为喜光、喜热、耐瘠薄、耐干燥、喜沙质土、沙壤土、壤土,喜中性偏碱土;喜水不耐涝;喜农家肥、氮磷钾硼肥,最佳适生区为海拔1150—1850米的阳坡或半阳坡地带。武都区地貌属南秦岭高中侵蚀、剥蚀构造山地。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岭与河谷相对高差在1000—2500米之间。在气候类型上属北亚热带湿润向暖温带半湿润过渡带,山多地少,气候温和的自然因素,适宜多种植物生息繁衍,闻名遐迩的“武都花椒”就是种类繁多的植物群落中的一支奇葩。境内光、热资丰富,气候温暖,适宜花椒喜阳、喜光、喜热的生物特性。生产地域的沙质壤土(土壤酸碱度在7.1—8.1之间)和良好的地理特征,使武都花椒发展相得益彰。

武都花椒种植区域分布在秦岭以南的长江中上游的支流白龙江流域、北裕河流域、西汉水流域、广坪河流域,加之山体的屏障作用,河谷盆地效应明显,无霜期228天,年均降雨量400毫米,降雨时间多集中于9月,年均日照1911.7小时,年均气温14.6℃,≥10℃积温4568.9℃,造成了这里长年光照充足、热量充足,风小雨少、气候干燥、物候期短的独特气候因素。而正是这些因素使武都花椒树体旺盛生长,使果实化学成分含量高,使花芽分化—现蕾—果实成熟的物候期缩短,使花椒着色质量更高。武都3—5月适宜的光照、温度为武都花椒的花期生长提供了优势条件;武都6—9月充足的光照、干燥、少雨、高热量的河谷盆地效应气候环境,提高了武都花椒果实膨大期的座果率,提高了疣状凸起油腺点数量、果实座油率,提高了武都花椒果皮着色品质,造就了武都花椒色红皮厚、粒大饱满、麻味醇正、香气浓郁的独特品质。

历史渊源

编辑

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又以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

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记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

唐代,武都花椒还被列为贡品。

20世纪80年代开始,武都以“花椒锁地边”的模式开始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期,武都区将花椒产业列入农村主导产业,政府在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建立了激励机制。

20世纪90年代中期,武都区提出了“全民动员,大干三年,覆盖全县,争创全国花椒第一县”的战略目标,花椒产业从地埂栽植向规模发展迈进。

1995年,武都区花椒面积仅为25万亩,花椒产量仅为67.5万千克,产值为1350万元,人均花椒收入30元。

为了打破瓶颈,实现突破,武都提出了“全民动员,大干三年,覆盖全县,争创全国花椒第一县”的战略目标,拉开了花椒种植规模化发展的序幕。2000年以后,武都区把花椒产业开发与灾后重建、扶贫开发、长防长治、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相结合,连片规模建园,整村整乡覆盖。在农业项目安排和资金投放上向花椒产业倾斜,重点扶持私有林业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发展。

2013年,武都花椒通过甘肃省质检局颁布的甘肃省地方标准。

武都花椒武都花椒

生产情况

编辑

2009年,武都区花椒种植面积近百万亩,保存株树6672万株,建成万亩花椒林带6处,千亩花椒基地68个,基本达到宜椒耕地及荒山花椒种植的全覆盖。花椒产量达到1700万千克,中国十分之一的花椒出自武都,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花椒种植县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采用实生育苗或以当地花椒实生苗为砧木嫁接育苗。

2.定植:定植时间为3月上旬至11月下旬,定植密度为每公顷定植株数≤1050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成龄树每年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10吨。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6月下旬至9月上旬,花椒果皮全部变红,油腺凸起,呈半透明状,种子完全变黑时采收。

五、干制

采用自然晒干或人工设备烘干,烘干温度≤55℃,干燥至含水量5%至10%。

六、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晾晒→风选→筛选→去石→磁选→脱壳→筛选→包装入库。

七、储藏

库房干燥通风,库内相对湿度≤75%,温度≤25℃。

八、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麻味醇正、香气浓郁。

2.理化指标:醇提物17%至22%;不饱和脂肪酸59%至64%;挥发油含量3%至8%。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武都花椒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武都花椒的法定检测机构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下一篇 红川酒

上一篇 武都油橄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