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口大枣 编辑
小口大枣,甘肃省靖远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小口大枣具有“久旱亦可结实”,鲜枣果大粒重、香脆可口,干枣久放不干、肉厚味浓、营养丰富等特点,是食用、药用兼可的优良食品。“小口大枣”先后获得“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甘肃省十大名果”、首届中国枣业大会“优秀奖”。
2010年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小口大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小口大枣
产地名称:甘肃省靖远县
品质特点:个大,肉厚,含糖量高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0年第53号
批准时间:2010年5月24日
小口大枣
小口大枣具有个头大,肉质厚,含糖量高,维生素丰富,味美香甜等特点,是人们公认的“活维生素丸”。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有“滋补解毒,活血化淤,健脾润肺”之功效,为百病之引。
小口大枣
小口村种植大枣有400多年历史,该村地势高,海拔1450米,气候温差大,土质肥沃,红黏土含酸高,适合种植大枣。
小口大枣
小口大枣
2014年,栽培面积达到3万亩,年产量3200吨,年产值2240万元。
小口大枣
1996年,在甘肃省第二届名优特林果产品鉴评会上获“银奖”。
1997年,在甘肃省首届林果产品展览交易会上获“银奖”。
2002年,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A级证书。
2003年,在中国(北京)首届沙产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优产品”。
2005年,在首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暨科技经贸洽谈会上获“林博会最受欢迎奖”。
2007年,在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览交易会上获“金奖”,同时获“甘肃十大名果”称号。
2008年,在首届中国枣业大会暨第一届国际枣属植物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奖”。
2010年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小口大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1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靖远小口大枣”品牌价值为1.31亿元人民币。
地域保护范围
小口大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甘肃省靖远县石门乡、双龙乡、北湾镇、高湾乡、糜滩乡、三滩乡、平堡乡等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小口大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甘肃省靖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小口大枣的法定检测机构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传统当地大枣。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300至1500米,土壤类型为红壤或黄绵土,质地为沙壤土或中壤土,pH值7.2至8.0,土壤有机质含量≥0.6%。
三、栽培管理。
⒈育苗:采用嫁接繁殖,以1年生酸枣播种苗作砧木,小口大枣枝条作接穗,春季在酸枣萌芽前用劈接法嫁接。
⒉栽植时间:分为秋植和春植两个时间。秋植在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春植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
⒊栽植密度:栽植密度≤1665株/公顷。
⒋肥、水管理:以有机肥为主≥15吨/公顷,适量追施氮肥≤1.5吨/公顷,干旱时及时进行灌水。
⒌整形修剪:通过定干和短截修剪,以自然圆头形为主,确保树冠通风透光。
四、采摘与制干。
⒈采摘时间:采摘时间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
⒉制干:一般采用自然晾晒法制干。即将采收的鲜枣摊放在通风良好、干净的晒枣场上,将枣均匀地摊放在席子上晾晒,每㎡约40至60千克枣,每隔2h翻动1次,每日翻动5至6次,使上下干燥均匀,约经10至15天,含水量降至25%以下,即可分等级贮存。
五、质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果形为椭圆形,外观紫红色油亮,表皮不褶皱。果实个大肉厚、皮薄核小、味浓,久放不干,耐贮存。
⒉理化指标:果实单果重≥9克,可溶性糖含量≥58.0%,可溶性固形物≥62.0%,总酸含量≥0.9%,可食率≥92.0%,出干率≥42%。
⒊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