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勤枸杞 编辑
民勤枸杞,甘肃省河西走廊民勤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民勤枸杞具有“色泽红润、颗粒饱满、甘甜味美、含糖量丰富”的特点,药食两用,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果形类纺锤形或长扁卵形,果皮呈橘红色或红色,基部具有明显的白色果梗痕,果皮薄而皱缩,干果果重范围为500粒/100克至766粒/100克。
2016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民勤枸杞”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民勤枸杞
外文名:Minqin Lycium barbarum
产地范围:甘肃省河西走廊民勤县
品质特点:色泽红润、颗粒饱满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第112号公告
实施时间:2016年11月4日
民勤枸杞具有“色泽红润、颗粒饱满、甘甜味美、含糖量丰富”的特点,药食两用,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果形类纺锤形或长扁卵形,果皮呈橘红色或红色,基部具有明显的白色果梗痕,果皮薄而皱缩,干果果重范围为500粒/100克至766粒/100克。口感味甘甜,籽小而少。总糖含量≥58.48克/100克;枸杞多糖≥4.6克/100克;总黄酮含量≥63.10毫克/100克;可食率100%,出干率≥25%。胡萝卜素含量0.73克/100克,抗坏血酸含量48.11毫克/100克,均高于西北部其他产区枸杞。
民勤枸杞
民勤枸杞
民勤县域内土壤以灌漠土和灰灌漠土为主,富含盐、碱、磷、铁、铜、钾等矿物质成份,其中有机质平均含量10.47克/千克,全氮平均含量0.54克/千克,全磷平均含量1.01克/千克,全钾平均含量20.33克/千克,pH值在7.5~8.5之间,是枸杞生长最为有利的地区,其土质条件非常适合枸杞的生长,且能形成品质优良的果实。民勤枸杞灌溉用水来自祁连山雪水和地下井水,雪水是枸杞的天然营养,保证了枸杞的品质。
民勤枸杞
清道光重修《镇番县(即今民勤)志》道光五年(1826年)修,物产章载:“药有多种,半属草部,而多且良者枸杞锁阳青盐”。说明枸杞在民勤栽植历史悠久,早在乾隆时期就已有药用记载。民勤是有名的“沙井文化”发祥地,民勤古为“丝绸之路”的北路驿站,明代至民国时期,以县城为中心,西通新疆,北达包头,东抵兰州、汉中,民勤一代代骆驼客商们,走南闯北,从民勤运出枸杞等土特产。可见,民勤枸杞早在明代至民国时期就以货物形式运送到各地。
《民勤县志》物产枸杞记载:“三月采其叶可为茶,四月花,五月实,小暑采其子,境外者佳,瞭江石产者更佳。其树为耕樵砍伐,不可多得。
民勤栽植的多为乡土枸杞,主要分布于农户房前屋后,为群众夏季副业生产门路之一,采摘的果实多做药用。后逐步开展枸杞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
截至2015年,民勤县已累计发展枸杞面积10.21万亩,干果总产量达1.5万吨,干果产品远销北京、湖南、江西、广州、深圳等地区以及省内各市(州)。
民勤枸杞
2016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民勤枸杞”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民勤枸杞
地域保护范围
民勤枸杞产地范围为甘肃省河西走廊民勤县昌宁乡、蔡旗乡、重兴乡、薛百乡、大坝乡、三雷镇、苏武乡、东坝镇、夹河乡、双茨科乡、大滩乡、泉山镇、红沙梁乡、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南湖乡、红沙岗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本地传统枸杞品种。
二、立地条件
海拔1298米~1936米,土壤为灌漠土和灰灌漠土,质地为沙壤土或中壤土,有机质含量≥10.47克/千克,pH值在7.5~8.5。
三、栽培管理
育苗:采用硬枝或嫩枝扦插育苗。
栽植时间:3月下旬到4月中旬。
栽植密度:栽植密度为≤3330株/公顷。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施腐熟有机肥≥75吨/公顷。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对果品、环境造成污染。
四、采摘与制干
采摘时间:6月中旬至10月中旬分批采收。
制干:将采摘的鲜果用食用碱及时脱蜡,自然晾晒或热风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45℃至60℃之间,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
五、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果形类纺锤形,果皮呈红色,皮薄肉厚,味甘甜。
理化指标:粒度为250~500(粒/50克),多糖含量≥4.0%,总糖含量≥46.0%。
安全及其它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民勤枸杞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民勤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民勤枸杞的检测机构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