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泉夜光杯 编辑
酒泉夜光杯,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酒泉夜光杯是一种用玉琢成的名贵饮酒器皿。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作为中国甘肃省酒泉特产之一,酒泉玉按颜色可分为墨玉、碧玉、黄玉,都可用来制作夜光杯。夜光杯的纹饰乃天然形成,其墨黑如漆、碧绿似翠、白如羊脂。其具有耐高温、抗低温的优点。斟烫酒、冷酒均不会爆裂。
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酒泉夜光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酒泉夜光杯
分类:工艺品
产地名称: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
品质特点:墨黑如漆、碧绿似翠、白如羊脂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监总局2016年第128号公告
批准时间:2016年12月28日
特点
酒泉夜光杯采用祁连山的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等雕琢而成, 造型多样,小巧玲珑、晶莹剔透。夜光杯的特点是:抗高温,耐严寒,盛烫酒不炸,斟冷酒不裂,碰击不碎。如在夜晚,对着皎洁月光,把酒倒入杯中,杯体顿时生辉,光彩熠熠。
材质
酒泉夜光杯采用优良的祁连山玉精雕细琢而成, 纹饰天然,杯薄如纸,光亮似镜,内外平滑,玉色透明鲜亮。
分类
传统夜光杯有大、中、小高脚杯、平底杯、啤酒杯、微型杯、三泡台玉盖碗。 仿古杯有爵杯、凤杯、牛头觥、觞、双凤杯、双龙海棠杯及酒具、茶具、玉雕工艺挂件等八十多个品种。
酒泉夜光杯
酒泉夜光杯
酒泉“夜光杯”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早在周穆王时,西域曾向朝廷献“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汉东方朔《海内十册记》)。 由此可见,在西周之时,已有夜光杯向中国政权进贡的历史了,只是那个时候是以和田玉制成夜光杯,运往长安、洛阳等地。后来因为玉杯在运输途中易损,则改为把和田玉运到酒泉,在当地加工成夜光杯再运输。后来和田玉供应不上,就改用在祁连山开采的酒泉玉来制作夜光杯。也喻意吉祥如意。酒泉夜光杯精雕细琢而成,造型独特,式样精巧,分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两大类。
酒泉夜光杯
生产工艺
酒泉夜光杯都是以祁连山的玉石雕琢而成,此玉种产于距酒泉百余公里的祁连山中。酒泉夜光杯传统制作工艺复杂而又精细,严格而不失优雅,要经过选料、验料、钻棒、切坯、掏膛、造型、粗磨、细磨、溜杯、抛光等38道复杂工序。所用的工具有磨床、钻床、切砣、钻筒等20余种,操作全靠手工精雕细琢,制作出的夜光杯造型优美、薄如蛋壳、色彩斑斓。
制作流程
酒泉夜光杯
夜光杯的制作要经过30多道复杂的工序,工艺复杂,制作精良。 首先要选料,选上乘的好料,上乘的好料才能达到“酒泛夜光杯”的效果。根据酒杯的尺寸,将料切成不同规格的形状,制成圆柱体,再按一定尺寸切下做毛坯,毛坯的制作需5道工序。制作的毛坯经过切削,粗磨外型,夜光杯的初型就已形成,初型的制作要经过4道工序,然后是掏膛,掏膛需5道工序。此道工序完成后,夜光杯基本成形,剩余就是细磨、冲、碾、拓、抛光、烫腊等14道工序,最后用马尾网打磨,即制成晶莹剔透的夜光杯。制作的酒杯要求杯薄如纸,高矮、粗细、薄厚、颜色一样,表面光滑细腻。
生产数据
2010年,酒泉市年产夜光杯6万余只,年销售收入600多万元。
2006年,酒泉夜光杯雕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夜光杯厂成为遗产保护责任单位。
2007年,黄越肃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夜光杯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酒泉夜光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域保护范围
酒泉夜光杯产地范围为甘肃省肃州区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保护对象
用在保护范围内开采的酒泉玉加工而成的杯具。
二、主要原料(酒泉玉)要求
玉料主要矿物成分:蛇纹石(Mg、Fe、Ni)3Si2O5(OH)4,结构紧密,刻划莫氏硬度不小于4度,密度为2.57(﹢0.23,-0.13)克/立方厘米。颜色鲜艳,主要呈绿色、墨绿色、黄绿色等,致密块状,油脂光泽,半透明—透明(1毫米抛光片),无裂纹,杂质、绵、石筋不得大于棒料体积的0.5%。
三、管理制度
按照酒泉夜光杯溯源保护制度的要求,建立溯源制度,夜光杯原料的采挖、运输、加工、销售可溯源管理。
四、加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钻棒料→定尺→开坯→头钻→二钻→定底→扎杯→冲杯→碾杯→头砣→二砣→三砣→清底→拉帮→溜槽→粗磨→拓杯→细磨→抛光→烫蜡。
(二)关键工艺要求
酒泉夜光杯
2. 开钻(头钻、二钻、定底):按器皿规格,使用钻筒对玉坯进行头钻、二钻,并对玉坯底部开钻定型。
3. 扎杯:根据杯型用金刚粉切片将多余部分切除,要求切除八片,外形匀称,呈八棱锥形。
4. 冲杯:用砂轮将杯体冲磨成型,要求杯体外形平整、匀称、无棱角。
5. 碾杯:按器皿规格用砂轮将杯把碾磨成型,要求表面平整,无棱角。(只适用于高座杯制作工艺)
6. 掏膛:掏膛分头砣、二砣、三砣、清底、拉帮。要求杯体内侧平整,无棱角,杯壁薄厚匀称,厚度不得小于2毫米。
7. 拓杯:将杯口、杯底拓平,要求杯口、杯底平整,杯口与杯体垂直90度角。
8. 细磨:用细砂浆将成型夜光杯内外打磨光滑,要求夜光杯内外光滑平整。
9. 抛光:用抛光材料将夜光杯打磨光滑,要求杯体内外光亮、润滑,杯体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无加工痕迹。
五、质量特色
(一)感官特征
1. 膛肚要求串匀,薄厚一致、平展,杯口圆滑,边线规矩平整,深浅一致。
2. 色泽纯净,呈墨绿或翠绿,花纹自然。
3. 光洁度强,无加工痕迹,滋润平展,抛光后表面呈柔和的玉感亮度,手感光滑。
(二)理化指标
主要部位公称尺寸 单位:毫米
名称 | 规格 | 杯口 | 杯高 | 杯身 | 杯壁厚度 | 杯把 | 杯座 | ||||
上口 | 杯底 | 高度 | 上直径 | 下直径 | 厚度 | 直径 | |||||
高座杯 | G60×100 | 60.0 | 100.0 | 56.0 | 3.0 | 36.0 | 18.5 | 10.0 | 8.0 | 49.0 | |
G50×80 | 50.0 | 80.0 | 45.0 | 3.0 | 29.0 | 13.0 | 8.0 | 6.0 | 40.0 | ||
G40×65 | 40.0 | 65.0 | 35.0 | 1.3 | 2.7 | 25.0 | 12.0 | 7.0 | 5.0 | 30.0 | |
平底杯 | P60×50 | 60.0 | 50.0 | 46.0 | 1.5 | 3.0 | 4.0 | 28.0 | |||
P50×40 | 50.0 | 40.0 | 38.0 | 1.5 | 3.0 | 2.0 | 22.0 | ||||
P40×35 | 40.0 | 35.0 | 33.0 | 1.3 | 2.7 | 2.0 | 18.0 | ||||
大头杯 | D60×80 | 60.0 | 80.0 | 45.0 | 1.5 | 3.0 | 29.0 | 18.5 | 8.5 | 6.0 | 19.0 |
盖碗 | W100×60 | 100.0 | 60.0 | 60.0 | 1.5 | 3.0 | 5.0 | 40.0 |
注:各部位圆度应满足GB/T 1184附表2中11级公差要求。
(三)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酒泉夜光杯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甘肃省肃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酒泉夜光杯的检测机构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艺术佳品
酒泉夜光杯在唐代就为天下人所尽知,自古就有“酒泛夜光杯”这佳传,唐代诗人王翰在他的《凉州词》中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夜光杯也进入了平常百姓家,其特殊的功能深受的人们的喜爱。酒泉夜光杯被国家视为重要的地方民间艺术瑰宝,曾传有镇斋辟邪之功效。
文化遗产
熠熠生辉的酒泉夜光杯,不仅是生活中馈赠友人的佳品和聚会饮酒的器皿,其独特的雕琢工艺更是后人引以为耀的宝贵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肃州区的黄越肃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夜光杯系列
高脚夜光杯
高脚夜光杯, 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大、中、小平底杯,俗称中式夜光杯,历史悠久,名驰千秋。在中式杯造型基础上设计制作的大、中、小高脚杯式样新颖,杯口出檐翻阔,曲线突出而自然,它既保留了中式杯浑圆深沉、古朴典雅的风格,而又突出了杯体挺拔、玲珑精巧之美感,不乏中式杯落落大方的气质,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仿古爵杯
仿古爵杯, 是根据《青铜器造型与纹样》中国殷、周时期的青铜器“爵”的基本造型设计的。既利用原造型的基本特点,保留原有的优美部分——取其精华,改造某些不能给人以美感的粗陋的部分——剔其糟粕,使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仿制成人们喜爱的饮酒器皿。
仿古牛头觥
仿古牛头觥, 是根据中国古代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而改制,它体状腹部椭圆,前有流,后有鋬,鋬呈牛头状,因古代多用野牛角刻制而成,是一种在酒宴中罚酒用的酒具,所以在设计制做中以牛头为造型特征。改制后的仿古牛头觥,给人一种古朴、浑厚庄重,纹饰神密严谨之感。
特号双龙海棠杯
特号双龙海棠杯,是根据传统夜光杯变形而设计制做的,杯身呈海棠形,天然纹理清晰透亮,一对变形赤龙附于杯身,杯体圆润流畅,构思新颖,是饮酒与观赏之佳品,令中外游客爱不释手。
大头夜光杯
大头夜光杯,有大、中、小三种,它杯身圆润光滑、杯体薄而透亮,玉的纹饰清晰可见,是一种古朴典雅的饮酒器皿。
玉石酒具
玉石酒具,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其历史悠久,名驰千秋。酒具造型独特,形态各异,低温不裂、高温不炸,古朴典雅,色泽纹饰严谨,是饮酒与观赏之佳品,令中外游客爱不释手。
茶道杯
茶道杯,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光滑细腻、薄而透亮,低温不裂、高温不炸,杯体浑圆深沉、古朴典雅,造型独特,象征着中华民族朴实、大方的性格,与祁连山的古松纹相配,更其传神。
平底夜光杯
平底夜光杯,俗称中式夜光杯,其历史悠久,名驰千秋。杯体浑圆深沉、古朴典雅,造型独特,象征着中华民族朴实、大方的性格,与祁连山的古松纹相配,更其传神。
仿古觞
仿古觞,是根据古代通行的一种酒具造型设计制做的,体型呈椭圆扁体,有双柄,柄上饰双蝙蝠展翼纹,在设计中根据我国传统习惯把圆、椭圆扁体都叫“海形”,如将较浅的碗叫“海碗”“海盘”,蝙蝠也叫蝠兽,取其谐音即“福寿”之含意,将觞设计改制成蝙蝠状饮酒具,用仿古觞饮酒意为福如东海之意。
仿古凤尊
仿古凤尊,是根据商代及西周前期以鸟、兽的变形体状和器物浑为一体的饮酒具造型设计制做的。利用原造型的特点,在设计制做过程中去粗取精,以百鸟之王“凤”作为造型基础,它的纹饰上部刻有蕉叶饕餮纹,口、腰、尾部刻有夔纹,改制后的凤尊以凤的变状体和酒杯浑为一体,是一种古朴典雅的饮酒器皿。
仿古马踏飞燕
仿古马踏飞燕,是根据古代西域凉州出土的青铜器“马踏飞燕”而改制,形状是一匹昂首奔驰的马,后蹄踏一只飞燕,单蹄踏燕而不失重心,体态流畅,动感强烈,经精雕细琢而成,是具有西部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玉碗
玉碗,分为大、中、小及玉盖碗,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光滑细腻、薄而透亮,低温不裂、高温不炸,酒具造型各异,古朴典雅,色泽纹饰严谨,用玉碗饮食可强身健体,同时又具有观赏价值。
鸳鸯转心壶
鸳鸯转心壶,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其历史悠久,名驰千秋。酒具造型独特,形态各异,低温不裂、高温不炸,古朴典雅,色泽纹饰严谨,用玉壶饮酒可强身健体,同时又具有观赏价值。令中外游客爱不释手。
玉盖碗
玉盖碗, 分为大、中、小玉盖碗,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光滑细腻、薄而透亮,低温不裂、高温不炸,酒具造型各异,古朴典雅,色泽纹饰严谨,用玉碗饮茶可强身健体,同时又具有观赏价值。
鉴别夜光杯
眼观:正品夜光杯杯体光滑透亮,纹理自然、色泽纯正,呈墨绿或翠绿色,无裂纹及粘接痕迹。劣质夜光杯杯体无光泽、透光性差、细观察有裂纹或断裂粘接痕迹。
手感:正品夜光杯表面光滑细腻、有柔和的玉质感,无刻伤及加工痕迹。劣质夜光杯表面粗糙、有腊渍、有明显刻伤或加工痕迹。
等级区别:分为精品、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等级越高,杯体光亮度越强,透光性越好,颜色越鲜艳,价值就越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