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朵英贤 编辑
朵英贤,男,汉族,1932年3月27日出生,甘肃省永靖县人,自动武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1956年,朵英贤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1956年—1961年,在北京工业学院150教研室任教;1973年—1980年,在兰州油泵油嘴厂技术科工作;1981年—1992年,在208研究所任副总工程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朵英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武器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武器智能化、武器动力学等。
中文名:朵英贤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甘肃省永靖县
出生日期:1932年3月27日
毕业院校:北京工业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
籍贯:甘肃省永靖县
性别:男
朵英贤
1932年3月27日,朵英贤出生,甘肃省永靖县人,毕业于1951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1951年9月—1956年7月,在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武器专业学习。
1956年9月—1961年8月,在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50教研室任教。
1961年9月—1973年5月,在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120教研室任教。
1973年5月—1980年9月,在兰州油泵油嘴厂技术科工作。
1980年10月—2000年7月,在中国兵器第二〇八研究院工作。
1981年—1992年,在208研究所任副总工程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学部)。
2000年—至今,在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3月14日,朵英贤被聘任为华北工学院(现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朵英贤长期从事自动武器的研究与开发,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研制的某式轻重两用机枪,至今仍是中国军队主要的武器装备之一;担任总设计师研制的某式自动武器,总体性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获奖
获奖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获奖年份 |
---|---|---|
《近代兵器力学》丛书(共14分册) | 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07年 |
95式枪族系统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1998年 |
《兵器工业科技词典》 | 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8年 |
87A式自动步枪 | 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0年 |
凸缘弹单程进膛机构 | 云南省小发明奖一等奖 | 1983年 |
67式轻重两用机枪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1978年 |
67式7.62毫米轻重两用机枪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1976年 |
学术著作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03年 | 《火炮与自动武器》 | 朵英贤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1992年 | 《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辞典-轻武器》 | 朵英贤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1990年 | 《自动武器设计新编》 | 朵英贤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1983年 | 《工程中的纵向振动》 | 朵英贤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 | 《自动武器论坛-贺朵英贤院士七十五华诞》 | 朵英贤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04年 | 《近代兵器力学丛书》 | 朵英贤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朵英贤认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要探索和实践。
朵英贤认为,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具备敬业精神,这其中包括了生存需要、个人兴趣和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另外还要做到好学好思,他建议大家都去读读黑格尔的《逻辑学》。
朵英贤认为,在日常的科学研究中,科研人员也应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对于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要多质疑,多思考,他还要求同学们要保持“严肃、严谨、严格”的治学态度,对自我有坚定的自信。
专业建设
朵英贤对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武器发射工程专业2017本科培养方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融人文精神、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加强实践教学,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满足服务国防、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要求。
荣誉表彰
年份 | 荣誉称号 |
---|---|
1999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978年 | 甘肃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
1989年 | 八九一〇工程三等奖 |
1997年 | 九七六工程奖 |
1999年 | 9910工程奖 |
朵英贤兼任《兵工学报》编委、《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编委、《轻兵器》编委、中国兵工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复杂武器系统CAD副总指挥、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基金评委会第一、二、三届委员、轻武器预研专业组组长、中国兵工学会名誉理事、中北大学特聘教授、南昌航空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兵器工业二〇八所首席顾问等职务。
朵英贤为中国自动武器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院士馆评)
朵英贤是“中国95式枪族之父”、“中国枪王”,是北理工人矢志国防、军工报国的杰出代表。 (北京理工大学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