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荼罗 编辑
曼荼罗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曼荼罗又译“曼佗罗”、“慢怛罗”、“满拏啰”等。曼荼罗意译“坛”、“坛场”、“坛城”、“轮圆具足”、“聚集”等。藏语dkyil-vkhor,音译“吉廊”,意译为“中围”, 是密教传统的修持能量的中心。茶花又名曼荼罗花,它是佛教中的吉祥花,相传佛祖传法时,手拈曼荼罗花,下起漫天曼荼罗花雨,象征宁静安详、吉祥如意。
中文名:曼荼罗
外文名:Mandala
别名:曼佗罗,慢怛罗,满拏啰
象征:宁静安详,吉祥如意
一般分类:大曼陀罗,三昧耶曼陀罗、法曼陀罗和羯磨曼陀罗
地位:佛教中的吉祥花
曼扎的方位观想
阿育王经七曰:“漫陀罗,翻圆华。”法华光宅疏一曰:“曼陀罗华者,译为小白团华。摩诃曼陀罗华者,译为大白团华。”法华玄赞二曰:“曼陀罗华者,此云适意,见者心悦故。”慧苑音义上曰:“曼陀罗华,此云悦意华,又曰杂色华,亦云柔软华,亦云天妙华。”
唐密曼荼罗
火焰之内为金刚杵,镇压一切邪魔。内城为方形城,四面有门,门口有梯,城楼矗立,内有16侍卫,每面4人。中为殿堂,内居金刚。殿堂顶层为圆形,内有小殿,内居金刚之传法师。各种不同内容的坛城,里面布置的佛像及装饰也不一样,每座曼荼罗都有自己的本尊。有的资料中记载:印度密教修“秘法”时,为了防止“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上一圆圈建一土坛,有时还在上面画上佛、菩萨像,事毕像废。一般把划为圆形或方形的修法地方或者坛城称为曼荼罗。认为此处充满佛与菩萨,所以也称“聚集”或“轮圆具足”。在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佛教界亦把佛、菩萨像画在纸帛上,亦称曼荼罗。
曼荼罗有四种和三种之分。
四种是:
曼荼罗
2、三昧耶曼荼罗,描绘象征佛、菩萨的“器杖”(如刀剑莲花)和“印契”(手印)。
3、法曼荼罗(也称种子曼荼罗),表示佛、菩萨种子(以梵字为佛、菩萨的象征)。
4、羯磨曼荼罗,描绘佛、菩萨的威仪(动作)事业的曼荼罗。以及佛、菩萨的铸像、画像、塑像等,合称四种曼荼罗。
三种是:
1、普门曼荼罗,诸尊聚集一起,如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的两部曼荼罗(即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
2、部会曼荼罗,部分诸尊,例如佛部的佛顶曼荼罗、莲华部的十一面观音曼荼罗等。
3、别尊曼荼罗(一尊),以一尊为中心的释迦曼荼罗。
塔尔寺四大学院中按各自所修持的密法建有不同的曼荼罗。平时以彩粉绘制的现象较多。也有用木、铜、铜合金等制作的精致曼荼罗。如大经堂上下层供有大小两座铜合金钢制作的曼荼罗。其造型城池似的方形,工艺精细,制作艺术高超,简直像一座精雕细刻的玉琼楼阁。曼荼罗在藏密中作为修炼的形式和重要观想的内容。
立体坛城,为佛教密宗四部本尊之坛城。有彩色细砂画、布面画和立体坛城几种。也有用香泥等实物,按尺度构画塑造成立体形象的密宗坛城。
塔尔寺按建筑结构建造了一座时轮立体坛城,其外部大殿建筑为三层,高15米,宽16.24米,长19.4米,为重檐歇山式大殿。殿内建圆形立体坛城,高5米,直径13.5米,内圆外方。内为身、语、意三城,外有土、火、风等环城圈,三城十二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