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里亚特共和国 编辑
布里亚特共和国(布里亚特语:Буряад Улас;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Бурятия),是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之一,属于远东联邦管区。共和国面积35.13万平方千米,俄罗斯人占总人口的70%,当地民族蒙古族布里亚特人占24%。
南邻蒙古国,西邻图瓦共和国,而北部与西北部与伊尔库茨克州接壤,东邻外贝加尔边疆区。共和国有4/5的面积被森林覆盖,树木种类主要是红松和冷杉林,木材储备量达20亿立方米。
中文名:布里亚特共和国
外文名:布里亚特语:Буряад Улас拉丁转写:Respublika Buryatiya蒙古语: ᠪᠦᠭᠦᠳᠡ ᠨᠠᠢᠷᠠᠮᠳᠠᠬᠤ ᠪᠤᠷᠢᠶᠠᠳ ᠤᠯᠤᠰ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Бурятия
行政区类别:自治共和国/联邦主体(一级行政区)
所属地区:俄罗斯
地理位置:东西伯利亚南部
面积:35.13万平方千米(2002年)
下辖地区:21区、3直辖市
政府驻地:乌兰乌德
电话区号:30122
邮政编码:670,671(前三位)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982,314(2016年)
机场:乌兰乌德机场
车牌代码:03
方言:布里亚特语、俄语
成立时间:1923年5月30日
主要湖泊:贝加尔湖
主要河流:色楞格河
时区:UTC+8
行政长官:阿列谢·柴捷诺夫
首都:乌兰乌德
布里亚特共和国
(一)Bayerku/Bargut(跋野古/巴尔虎)巴尔虎部落是巴尔古津河流域最为古老的古代部落,中国史料以古突厥铁勒部落之一跋野古部首次对他们有所记载。跋野古(巴尔虎)为突厥汗国与回鹘汗国的重要组成。突厥史料中称他们的领袖为Irkin。他们最初的领地在漠北,其后,可能因为契丹或是回鹘的扩张,他们迁入贝加尔湖两岸。此时,强大的骨力干人(Gurykan)已被豁里—秃马特(Polecat —tumat)打败。可能就在这个过程之中,跋野古(巴尔虎)逐渐演化为蒙古部落,并成为布里亚特族源之一。
(二)Merkit(篾儿乞特)篾尔乞特曾于今布里亚特南部地区创建过一个强大的部落国家,分为Uduit, Uvas, Asakhan三部(史集中记为Mudan/木丹,Tudaklin/秃答黑邻,Jiun/只温,Uhur/兀合思四部)。1204年,篾尔乞特联盟被击溃,他们逃到北部的巴尔虎津湖地区,并在那里组织了多次抵抗但均以失败告终。其后裔汇入布里亚特。
(三)Kurykan(骨力干/火儿罕)在公元五世纪中叶至六世纪初,贝加尔湖南部地区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古代文明,命名为Kurumchin文化。这个文明的创建者为Kurykan(骨力干,铁勒部落之一;史集中写作火儿罕)。近代学者认为Kurykan含有古突厥,古鄂温克,古布里亚特等多血统成分,其中突厥成分处于主体地位。后来,Kurykan被Polecat—Tumat击溃,北上逃亡的部落形成了今天的雅库特人,留下的部落则演化为布里亚特人。
(四)Polecat —tumat(豁里—秃马特)根据“蒙古秘史”,豁里—秃马特部落的祖先豁里剌支台,自贝加尔湖地区迁徙到了蒙古布儿罕山,在那里他与蒙古部的首领相遇。后来他把女儿阿兰—豁阿(有史集、史学家说她是朵豁剌惕部人)嫁给了蒙古部的朵奔篾儿干(Dobun—mergen)。阿兰—豁阿是所有尼伦蒙古的老祖母。
豁里—秃马特部落并没有在布儿罕山停留太长的时间,他们可能迫于契丹的压力最终返回了贝加尔湖。并在那里同Kurykan(骨力干)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结果他们取得了胜利。十三世纪,豁里—秃马特部落已分为两支不同的部落,即豁里与秃马特。当叶尼塞河流域的秃马特部起义反对成吉思汗时,巴尔古津的豁里部落并未参与。豁里部落是今豁里布里亚特的直系祖先。“史集”中将巴尔虎,豁里,秃剌思做为一支大部落,并指出“秃马特部也是从他们中间分出来的”。
1631年,俄国人到达叶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立即与布里亚特人发生冲突。经过25年的战争,布里亚特人被完全压服,才臣服于俄国。但其中一部分反抗俄人到底,向南移入喀尔喀领地。另外一部分,当清军在黑龙江以西打败俄人时投向中国,被赐名巴尔虎人,编入八旗,并安置在呼伦贝尔地区。
在苏维埃政权70多年的时间里,原布里亚特的知识界已经在30年代的大清洗中被肃清。布里亚特人基本丧失了自己的语言文化,成了以俄语为母语的人。布里亚特青年不懂本族语,不看本民族文学作品,不听本民族的音乐,完全是在苏俄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取消对宗教活动的限制后,民族文化逐渐复兴,首先是藏传佛教的复兴,在这里重建了安宁喇嘛寺院,在距乌兰乌德不远的伊沃金寺佛学院为布里亚特、图瓦、卡尔梅克、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19处的藏传佛教团体培养新一代主持。
达赖喇嘛曾多次到布里亚特活动,1991年8月达赖第四次访苏,到了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1992年9月再次访俄,重游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并到图瓦。
现任行政长官
2017年9月11日报道,岑杰诺夫在俄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行政长官选举中获胜。据初步统计,岑杰诺夫的支持率为87.42%。此前他为该共和国的临时行政长官。他得知选举结果对记者表示:高票当选也意味着很大的责任。应该立即投入工作,以不辜负人们的信任。
柴捷诺夫于1976年生于外贝加尔边疆区(原赤塔州),长期在交通部门工作。简历如下:1998年毕业于俄远东国立交通大学,2006-2009年任俄交通部铁路交通国家政策司副司长,2008年被俄总统列为国家后备干部,2009年起任俄工业与基础设施局副局长,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任俄联邦铁路交通局局长,从2012年起任俄交通部副部长。他向总统普京表示,旅游业、矿产资源开发、与亚太国家经贸关系,畜牧业,高技术产业等为布里亚特优先发展方向。
前总统
维切斯拉夫·弗拉季米尔维奇·那果维岑
行政区划
1.巴尔古津区:巴尔古津区是贝加尔湖东岸的居民点之一,其面积为185.53万公顷,占布里亚特共和国土地面积的8.8%,由乌兰乌德市至巴尔古津镇的公路长度为315公里。
2.比丘斯克区:比丘斯克区总面积62.01万公顷,其中126,196公顷为农庄、农户占用面积。
3.叶拉夫尼斯克区:区中心是索斯诺沃奥焦尔斯科耶镇,土地面积2.56万平方公里,人口有2.03万人。由索斯诺沃奥焦尔斯科耶镇至乌兰乌德距离为297公里。
布里亚特共和国
达巴恩戈尔霍斯克褐煤产地,那里的褐储量达3300万吨。叶拉夫尼斯克区自然气候条件有利于主要农业部门之一——家畜业的发展。这里有养马业、养羊业和肉、奶畜牧业。叶拉夫尼斯克区的土壤也是多种多样的,发现的土壤有草地森林冻土土壤、草地冻土土壤、草地黑土冻土土壤。在区东部种植生长着燕麦、大麦,在接近此部分的西部生长着小麦,区内也种植秋黑麦。区内还成功地种植了蔬菜作物大头菜、土豆、芜菁、甜菜、胡萝卜。
4.扎卡缅斯克区:扎卡缅斯克区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西南部,区中心是扎卡缅斯克市。扎卡缅斯克离乌兰乌德市450公里,离最近的铁路车站德日多站250公里。区土地面积152.73万公顷,60%的土地面积被森林覆盖。农用面积840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1000公顷,草场面积73000公顷。扎卡缅斯克区内包括扎卡缅斯克市、霍尔多孙镇、哈苏拉镇、巴亚果尔镇和23个农庄。扎卡缅斯克区气候为明显大陆性气候,只能种植早熟农作物如谷物、土豆、蔬菜等。
区内木材储量达1.518亿立方米,主要树种为落叶松,占67.1%、红松占25.5%,其他品种(白桦树、樟子松、云杉、山杨树)占7.4%。
主要城市
乌兰乌德市(英文:Ulan—Ude;俄文:Улан—Удэ)是共和国的首府,也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行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古老的大城市之一。乌兰乌德市距莫斯科5532公里。
古西诺奥泽尔斯克市(英文:Gusinoozersk;俄文:Гусиноозерск)
北贝加尔斯克市(英文:Severobaykalsk;俄文:Северобайкальск)
位置境域
布里亚特共和国
气候
布里亚特共和国气候为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且寒冷,无风少雪,夏季短而暖温,夏季温度幅动于14℃至22℃之间,冬季浮动于零下18℃至零下28℃之间。早期霜冻一般在八月下旬来临,平均年降雨量为300毫米左右,植物生长期约为90天——155天。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多年生耐寒植物品种多样。
自然资源
布里亚特共和国有丰富的稀有金属、有色金属。地下矿产资源有钨、钼、金、多种金属、石炭、褐煤、铁矿、霞石正长岩、石墨、石棉、石灰岩。
水利资源潜能平均功率约为1500万千瓦。此外,布里亚特共和国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
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基本居民是俄罗斯人和布里亚特人。布里亚特族总人口为46.13万人,在布里亚特领土上生活着28.68万人,占共和国总人口的30%。俄罗斯族占66.1%,还有少量乌克兰族和鞑靼族。此外,布里亚特族还生活在后贝加尔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还有的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部和蒙古国北部。
布里亚特人民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主要信仰藏传佛教。此外还有东正教、萨满教等宗教。
布里亚特人服饰
在生活上,他们较早地开始定居或半定居,房舍多为砖木或土木结构,有的人家还铺设地板、瓷砖或地板革。住屋旁边,是铁盖砖木结构的牲畜棚舍。即使居住蒙古包,包内也是十分清洁,家具齐全,摆放井然有序。几乎家家都有收录机、电视机,有的人家还有电冰箱。他们讲究生活的舒适,在铁床或木床上睡眠。他们使用绞肉机做肉类食品,使用牛奶分离器加工奶食品;家家有面包烤炉,烤出的面包色鲜味美,松软可口。去布里亚特蒙古人家里作客,好客的主人会以奶食品和面包热情款待您,并在面包上涂抹"希米丹"(稀奶油)和白糖。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奶茶与其它地区不同。用壶将砖茶沏成浓浆,开水装在另一暖瓶中,牛奶单放容器内。喝茶时,将茶浆、开水、牛奶以每个人的习惯兑成不同成色的奶茶,一般不加盐。用羊肉、羊下水和草原上野韭菜做馅的"布里亚特包子"香味扑鼻,并成为一道知名的地方风味。
布里亚特蒙古人的服饰别具特色,样式美观大方。男人春、夏、秋三季头戴呢子尖顶帽或前进帽,身着长袍,腰束绸带,足蹬马靴。女子则头系绸巾,未婚女子多身穿溜肩式长裙,前胸打褶。已婚女子身着肩部打褶的长袍。肩部是否打褶,成为女性已婚、未婚的醒目标志。两种袍服均不系腰带,与常见的蒙古袍样式相比,别富韵致。冬季,男女均头戴尖顶红缨帽,脚蹬马靴,身着皮袍或长裙。男子腰束绸带,女子则在长袍之外再罩一件皮、棉坎肩。外地游人置身于布里亚特蒙古人中间,无不对其服饰的艺术性和高超、剪裁、缝制技术发出由衷的赞叹。
布里亚特人婚礼
经济区
布里亚特油画
布里色楞金斯克经济区: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主要经济发展中心,位于色楞格河岸边,主要进行有色金属与稀有金属开采(钨、钼)。机械制造业、木材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发达,农业有细毛产品和肉类产品,中心是乌兰乌德市。
布里贝加尔斯克经济区:位于贝加尔湖畔,以木材工业、渔业和毛皮捕猎业而著名。
奥金斯克杜金斯克经济区:位于东萨彦岭东端,伊尔库特河沿岸。主要以肉奶畜牧业、谷物种植(只在伊尔库特河沿岸)为主。区内矿产丰富,有霞石正长岩、铝土矿、石墨、石棉、石灰岩、稀有金属、有色金属等。
巴乌多夫斯克经济区:位于维季姆河畔,主要有黄金开采和捕猎业,并有多种矿产:稀有和有色金属、纤维石棉等。
工业
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能源工业主要以石炭为基础。木材工业在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工业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木材的主要储备在乌达河畔和贝加尔湖东岸地带,大量的未经加工的木材被运往乌拉尔、哈萨克斯坦和中亚草原地区。
农业
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能源工业主要以石炭为基础。石炭主要供应地点是乌兰乌德综合供暖发电站、基姆柳伊斯克、巴扬戈里斯克、古西诺奥泽尔斯克综合供暖发电站及其他综合供暖发电站。重要的钨、钼开采及精加工地在德日金斯克,那里有大型的钨钼加工厂。在维季河畔可进行黄金开采。
交通运输
布里亚特共和国内的交通主要是铁路,途经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铁路干线有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西伯利亚干线。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内部邻近地区主要以公路交通为主,主要的公路干线有乌兰乌德—恰克图—扎卡缅斯克,乌兰乌德—霍林斯克—巴格达林,乌兰乌德—哥列米金斯克—巴尔古津—乌柳恩汗。此外还有沿色楞格河和奇卡河、贝加尔湖的水域交通。
外贸与投资
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进口主要从越南、蒙古、中国进行,产品往25个国家出口。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对外经济活动几乎有一半是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合作的,另外一些是邻近的国家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
在投资结构22.3%为联邦预算中,2.0%为联邦主体预算和地方预算投资,60.7%为私有企业和单位自有资金。
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Buryat State University)位于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市中心,布里亚特国立大学是东西伯利亚规模较大的教学科研和文化中心之一,有1万余人在这里工作和学习。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属于俄罗斯最正统的大学前十之列。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已形成了11个主导的科学流派。大学中有3个学院、65个教研室、4个科学实验室从事着27个科研方向的研究,它们涉及自然科学、技术、人文、及医学领域。
学校拥有强大的知识分子资源:这里有102名科学博士和391名科学副博士。布里亚特、东西伯利亚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协会和乌兰尔协会科研中心的很多专家,俄罗斯一些大学和来自外国的教师(蒙古、韩国、中国、日本、美国、德国、波兰、芬兰)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
在大学里在三十二个专业上设有研究生部和博士生部,大约有238名研究生和博士生在这里学习,同时有8个学术论文委员会,其中有2个委员会是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
21世纪初的学校共有四个学院,总共15个系:数学系、物理系、生态地质系、化学系、医学系、历史系、法律系、东方学系、经济管理系、社会心理系、语言学系、布里亚特语言系、外语系、体育系、基础教育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