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刺 编辑

汉语词语

击刺击刺

击刺,读音jī cì,汉语词语,意思是击刺之术。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击刺

拼音: jī cì

注音: ㄐㄧ ㄘㄧˋ

出处:《梁书· 韦放传》

解释

编辑

1、用戈矛劈刺。

2、引申为攻伐,诛杀。

3、谓击刺之术。

出处

编辑
1.

《书·牧誓》“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 孔 传:“伐谓击刺。孔颖达 疏:“戈,谓击兵;矛,谓刺兵。故云伐谓击刺。”2.

《梁书· 韦放传》:“放令洵单骑击刺,屡折魏军,洵马亦被伤不能进,放胄又三贯流矢。”3.

唐·刘知几 《史通·模拟》:“王劭《齐志》述高季式破敌於韩陵,追奔逐北,而云‘夜半方归,槊血满袖’。夫不言奋槊深入,击刺甚多,而但称‘槊血满袖’,则不闻者亦知其义矣。”4.

宋·叶适 《上西府书》:“使其民便於击刺,狃於兵革,遂悍而不反,若秦人之末世,固为非也。”5.

宋·曾巩 《菊曩二右班殿直制》:“尔能击刺丑类,献其首级,宜升位序,以奖尔劳。”6.

《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御人着忙,反推向右去。遇著一队兵车,互相击刺。约莫更余,方知是卫国之兵。彼此说明,合兵一处,同到中营。”7.

清·黄遵宪 《纪事》诗之八:“乌知举总统,所见乃怪事。怒挥同室戈,愤争传国玺。大则酿祸乱,小亦成击刺。”8.

《史记·日者列传褚少孙论》:“齐张仲、曲成侯以善击刺学用剑,立名天下。”9.

三国·魏·阮籍 《咏怀》之四七:“少年学击刺,妙伎过曲城。”10.

唐·范摅 《云溪友议》卷五:“举子尉迟匡,幽并耿概之士也,以频年不第,投书於右座,皆击刺之说。”11.

宋·苏轼 《上皇帝书》:“授以却仞刀槊,教之击刺。”12.

王闿运 《李仁元传》:“仁元居河北,习击刺,马上运一丈矛,直冲寇。”13.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单说处女不知名姓,生于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不由师傅,自然工于击刺。”

下一篇 佣保

上一篇 13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