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门关 编辑
天门关位于太原北郊东关口村北一华里许,现属于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行政范围,可以驱车从太原市柴西公路往北直达,康西公路起点往北2公里处。过去是山西西八县联通省城的重要交通关隘。
中文名:天门关
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日 00:00-24:00
著名景区:吕梁山脉
地理位置:太原市
文献:《阳曲县志》
地理相关:连着冰河期造山运动时形成的峡谷
记载人物相关:傅山先生、御史苏惟霖
著名景观:天门积雪
位置:太原北郊东关口村北一华里许
天门关位于太原北郊东关口村北一华里许,现属于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行政范围,可以驱车从太原市柴西公路往北直达,康西公路起点往北2公里处。过去是山西西八县联通省城的重要交通关隘。
东关口村
清道光《阳曲县志》载,“二山回合如门,在县之乾方,故曰天门。傅山先生几度游览 “天门积雪”,绘有一幅《天门积雪》图,画如美景。他在题词里写道:“天门,是府入西州路也。一峡三十里,高深寒凓,故多积雪……亦地气然耶。”“天门积雪”尽在词中。天门山是千里吕梁山脉在太原境内的一座驼峰。驼峰背后连着一条冰河期造山运动时形成的大峡谷。两山夹一谷,纵深30里。谷内群峰逶迤,形态各异,有的突兀刺空,有的壁削千仞,有的坡缓如翼……
明山西御史苏惟霖观此,感叹之余,作《天门关》七律一首,有句赞曰:“天门关里锦屏分,峭壁参天乱斗文。怪石斜飞全欲坠,野花倒挂暗来熏……”峡谷北口是阳曲县的西凌井镇,当地人把大峡谷叫凌井沟。凌井乡音叫黎支,凌井沟叫黎支沟。
沟外西缘是吕梁山脉千里叠嶂的主体,每逢大雨,山洪暴发,大水自天而降,排山倒海灌入谷中。谷水摧动山石,水石共滚,牛吼雷鸣,十分凶险。大水过后,谷底被冲刷得青石嶙嶙,明净如镜,当地人把谷水称为扫谷水。扫谷水出天门关后过柏板境,叫柏板河,东流注入汾水。天门关矗立太原北陲,是太原府通往晋西北的咽喉要道,但却无人敢来谷底犯险。隋杨广为晋王时,去管涔山避暑,在峡谷东壁的峭崖上凿山架木,修了一条栈道,这才“天梯石栈方钩连。”但道远栈险,终是“猿猱欲度愁攀援。”正是这条大峡谷,朔风吹来,在天门关造成了一个独特的小气候,这才有了“天门积雪”的独特风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