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 编辑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辖县

永平县永平县

永平县,隶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山区民族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澜沧江东岸,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西大门”。面积2884平方公里,93.8%属山区。截至2023年末,永平县常住人口为16.25万人。 截至2024年2月,永平县辖4个乡、3个镇。永平县人民政府驻博南镇。

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永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9月,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023年,永平县地区生产总值809924万元,比2022年增长3.3%。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永平县

外文名:Yongping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532928

行政区类别:云南省

所属地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澜沧江东岸

面积:2884 km²

下辖地区:4个乡、3个镇

政府驻地:永平县城博南东路1号

电话区号:0872

邮政编码:6726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6.25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大碱塘、玉皇阁、宝台山、金光寺

车牌代码:云L

地区生产总值:809924 万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永平县地图

公元一世纪以前,永平属哀牢国。

公元69年,哀牢国归附汉朝,汉朝在其地设置永昌郡。永平属永昌郡博南县。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是为永平立县之始。“博南”一词,系境内一座大山之名,因为博南山山势雄峻,绵延百里,是博南古道必经的重要山脉,故以山名,取名博南县。

蜀汉、西晋时期,永平仍属永昌郡博南县;西晋之后,永昌郡名存实亡,永平境为当地哀牢人土目把持自治。

公元794年,南诏国在汉永昌郡地置永昌节度,在汉博南县地置胜乡郡,永平属永昌节度下辖的胜乡郡。大理国时期,废永昌节度,改置永昌府,永平仍称胜乡郡,隶属永昌府管辖。

公元1257年,忽必烈灭大理国后,废除郡县制,改设万户府、千户所,永平改称千户所,属大理万户府管辖。1273年,取消万户府,千户所之设置,行省以下改为路、州、府、县四级设置。公元1274年,借东汉明帝“永平”年号为名,改置永平千户所为永平县,隶属永昌府管辖。据《永平县志》载,“永平”二字的含义有两种说法:其一、元代为纪念东汉明帝“永平”中始置博南县的功绩,故以汉明帝年号“永平”二字为县名。其二、元代为安定社会秩序,故取县名“永平”,寓意社会“永远安定太平”。

公元1312年,瑞丽江河谷盆地的傣族头人思汗法吞并周边地区、建立“勐卯弄”(麓川国);公元1316年,“勐卯弄”(麓川国)向东扩张,曾占领永平地、后又放弃;公元1343年,元朝军队进攻“勐卯弄”(麓川国)、被“勐卯弄”(麓川国)军队追击至漾濞江一带,永平又被“勐卯弄”(麓川国)占据。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国)归附元朝,元朝在其控制区域置平缅宣慰司。永平属平缅宣慰司永昌地。

公元1382年,明朝占领“勐卯弄”(平缅宣慰司)永昌地、置金齿卫;公元1390年,改金齿卫为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公元1456年,废使司、置永昌镇;公元1522年,罢镇、置永昌军民府,后又取消“军民”二字,直称“永昌府”。永昌府名称在明代虽然几经变革,但永平与永昌府之间的隶属关系一直未变。

永平县城

此外,明代因战乱后军用民食需要,曾在云南境内实行屯田制,开展大规模的屯田活动,设置卫、御、所机构。永平设御,至清代康熙五年(1666年),因为御政弊端百出,遂裁撤,屯赋并县。

清初沿袭明制。清末实行“厅、道”制,永平属迤西道。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1913年)云南军政府成立,废除清代府、厅、州,但保留县制,改清代迤西道为滇西道,次年,又改称腾越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厅道制,推行省县两级制,永平遂脱离永昌府,直属省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云南全省设十二个政务视察区,二十三年(1934年),增划为十六个视察区,二十七年(1938年),改政务视察区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在保山设第十二督察专员公署,永平重新划归其管辖。1949年十二月九日,云南和平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12月28日,经中共滇西北地委呈报中共桂滇黔区党委批准,永平县由保山划归大理区。1950年1月,永平县划归滇西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及大理地区行政公署。1956年11月,大理白族治州建立,永平县隶属其管辖。1958年10月,云龙、永平两县合并,称永平县。1961年3月,又恢复原永平、云龙两县原建置至今。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4年2月,永平县辖4个乡、3个镇。永平县人民政府驻博南镇。

名称

面积

人口

所辖村

镇政府驻地

博南镇

410平方千米

4.70万人

胜泉、苏屯、沙鲁、卓潘、坡脚、七屯、桃新、新田、花桥、初一铺、青羊厂、曲硐、东庄

老街

杉阳镇

472平方千米

4.40万人

杉阳、普棚、阿海寨、岩硐、仁寿、兴隆、小寨、永和、金河、松坡、盘龙、抱龙。

杉阳

龙街镇

464平方千米

2.20万人

龙街、古富、普渡、上、邑俚、贵口、田心、桂新、青禾早、安吉、羊街

龙街

龙门乡

297平方千米

1.20万人

官上、石家、龙门、光映、大龙午、大坪坦、李子树

迤羊街

厂街彝族乡

363平方千米

1.90万人

杨柳树、岩北、七昌、岔路、炉塘、老鹰坡、三村、界面、瓦金、瓦畔、义路

厂街

水泄彝族乡

396平方千米

1.64万人

水泄、阿林、阿波、文库、咱咧、世兴、乐把、瓦厂、狮子窝

牛街河

北斗彝族乡

482平方千米

1.26万人

北斗、梅花、上寨、新、黄连、六米、黑豆场、双河、栗树坪

北斗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永平县街道永平县街道

永平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东邻漾濞彝族自治县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接昌宁县,西隔澜沧江与保山市分治,北与云龙县山水相连。东西最大横距64.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7千米,永平县土地总面积2884平方千米。

地形

永平县地处云岭山脉分支博南山和云台山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点2933米(青神龙山),最低海拔点1130米(渔坝平坦),县城海拔1620米。

永平县

水文

境内银江河为县内主要河流,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县境,最后注入澜沧江。过境河流有澜沧江、顺濞河。银江河之东、顺濞河之西是云台山,银江河之西、澜沧江之东是博南山,形成三河夹两山,高山、河流、坝子纵横交错的独特地形。

气候

永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年平均气温15.9℃,最高气温31.5℃,最低气温-2.4℃;年霜期103天,年日照2062.8小时,年降雨量678.6毫米,年均风速1.4米∕秒。由于境内海拔差异大,地区性气温差异也较大,故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之说。

自然资源

编辑

水利资源

永平县境内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切割较大,水文地质条件优越,形成河流较多,永平县共有大小河流100余条,其中流程在5公里以上的常流河有31条,均属澜沧江水系。据调查,永平县水资源总量10.08亿立方米/年,水能理论蕴藏量13.9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4.67万千瓦。

矿产资源

截止到2013年永平县已探明的有铜、钴、银、锡、砂金、铅、汞、褐煤、磷、硅、水晶、高岭土、石灰石等金属矿15种,非金属矿12种,其中:褐煤储量3200万吨、铜储量203.66万吨、高岭土储量2800万吨、花岗岩储量20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永平县鸟瞰图永平县鸟瞰图

植物资源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松、高山栲、杜鹃、山茶、香樟、楠木、红椿、梨、桃、梅、花红、石榴、香橼、核桃、花椒等,境内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高等植物达89科360余种,其中:尚有第四冰川期遗留下来的水清树、阙氏木兰(本莲花)、杜氏木莲、爬地柏等;药用植物有沙参、防风、黄连、芍药、贝母、百合、龙胆草、天麻、天门冬、草乌等;菌类植物有鸡棕、松茸、木耳、香菇、干巴菌、牛肝菌、奶浆菇等;野生动物资源有狗熊、野猪、豪猪、豹、狼、獐、狐狸、岩羊、猴、穿山甲、飞鼠等;禽类有竹鸡、锦鸡、凤凰鸡、鹦鹉、孔雀、啄木鸟等。

政治

编辑
永平县领导正职(2024.04)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李德琦

县长

李建平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春

县政协主席

马永理

参考资料

人口民族

编辑

截至2023年末,永平县常住人口16.25万人,城镇化率27.25%。

截至2023年末,永平县户籍总人口18.37万人,其中:男9.33万人,女9.04万人;少数民族8.13万人,占总人口的44.3%,其中:彝族5.28万人,回族1.47万人,白族0.73万人,傈僳族0.40万人,苗族0.25万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永平县地区生产总值(GDP)754481万元,比上年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4004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71473万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309004万元,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7.8:20.9:41.3调整为:36.3:22.7:41.0。

2023年,永平县地区生产总值(GDP)809924万元,比上年增长3.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24123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62164万元,下降0.6%;第三产业增加值323637万元,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3:22.7:41.0调整为40.0:20.0:40.0。

2023年,永平县现价民营经济增加值547730万元,现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为67.6%增速为1.7%。其中:第一产业现价民营经济增加值289844万元,第二产业现价民营经济增加值92735万元,第三产业现价民营经济增加值165151万元,分别占全县本产业增加值的89.4%、57.2%和51.0%。

2023年,永平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投资)完成615702万元,比上年下降7.9%。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8924万元,比上年下降6.8%。2023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共有项目12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4个。分产业投资完成情况为: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7358万元,比上年下降20.4%;第二产业投资完成53349万元,比上年下降12.4%;第三产业投资完成514995万元,比上年下降6.0%。主要行业投资完成情况为:工业投资完成53349万元,比上年下降12.4%。其中: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完成19336万元,比上年下降11.7%;能源工业投资完成34013万元,比上年下降12.8%。交通投资完成442674万元,比上年下降8.9%。水利投资完成10376万元,比上年下降38.2%。教育行业投资完成2958万元,比上年上升192.9%。农业投资完成47358万元,同比下降20.4%。卫生投资完成1684万元,比上年下降58.9%。旅游业投资完成16834万元,比上年上升149.5%。数字经济投资完成2031万元,比上年下降60.1%。生态保护投资完成2228万元,同比上升122.4%。2023年,全县房地产投资完成6778万元,比上年下降55.0%。房屋施工面积609343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9686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3.8%。

2023年,永平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2382万元,同比增长10.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574万元,同比增长5.5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192602万元,同比增长0.79%,其中:教育支出34893万元,同比增长0.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862万元,同比增长10.49%;卫生健康支出24471万元,同比下降1.09%;农林水事务支出47696万元,同比增长36.00%。

第一产业

永平县农作物永平县农作物

2023年,永平县农业总产值503411万元,可比增速4.4%。其中:种植业产值324346万元,林业产值22336万元,牧业产值143248万元,渔业产值1209万元。

2023年,永平县粮食种植面积24975公顷,比上年增长108公顷,其中:夏收粮食种植面积8790公顷,比上年增加1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510亩,增加1410亩;烤烟种植面积38874亩,增加374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2612亩,减少75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14140吨,增长0.54%,其中:夏收粮食产量24950吨,减少3.8%;油料产量2104.2吨,增长9.54%;烟叶产量5230.25吨,增长1.5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3730.23吨,增长1.9%;水果产量5107.42吨,增长11.3%,其中:园林水果4600.02吨,增长4.12%;茶叶产量2577.58吨,减少0.86%。

第二产业

2023年,永平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0538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上升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857.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上升0.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5%;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2160.8万元,同比下降0.77%。 2023年,全县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4户。全年完成产值579756千元,比上年增10.1%。

第三产业

贸易

2023年,永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0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限额以上零售总额完成33173.7万元,同比增长36.8%。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完成164490.9万元,同比增长16.1%,乡村完成105609.1万元,同比增长16.6%;按消费形态统计:餐饮收入完成29170.8万元,同比增长20.1%,商品零售完成240929.2万元,同比增长15.9%。

交通运输和邮电

2023年,永平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8295万元,同比增长8.5%。

2023年,永平县邮政业务总量2192.28万元,增长2.48%。定销报纸1732489份,杂志50072份,邮政快件88000件。

金融保险

截至2023年末,永平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6265万元,比上年增长8.2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342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92118万元,比上年增长9.57 %。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永平县共有各类学校149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6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制学校3所,小学45所,教学点23个,幼儿园68所。在校学生28466人,其中:高中3000人,初中6674人,职业中学916人,小学12972人,幼儿园4904人。全县共有教职工2452人,其中:公办1771人,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初中507人,高中209人,职业中学42人,小学969人。小学阶段学龄人口总数11923人,小学毛入学率108.8%,初中阶段学龄人口总数6474人,毛入学率103.09%。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100%。

文化事业

2023年,永平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总量67642册;文化馆1个,体育场馆1个。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发射机3台。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永平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00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297张,卫生技术人员1251人。

历史文化

编辑

文物古迹

永平新光遗址、霁虹桥及兰津渡、西山寺、凤鸣桥、永国寺、双鹤桥

风景名胜

编辑

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宝台山位于永平县城西南部,地处昌宁、漾濞、巍山3县市的结合部,总面积9584公顷。境内最高海拔2913米,最低海拔1150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森林植被具有从滇南到滇西北过渡的显著特征,保存有一批珍稀物种,是省内难得的物种基因库。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6.68%,共有各类植物1001种,2005年12月23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设立宝台山为“云南宝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博南古道

“西南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与外国往来的古道之一,博南古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博南古道在永平县境内绵亘100多公里,是相对较为完好的一段。永平县现有大小寺庙118个,其中古道沿途的庙宇如:万松庵、玉皇阁、铁厂关庙、花桥普照寺、杉阳永国寺和西山寺等。

博南谣博南谣

万松庵牌匾正面万松庵牌匾正面

万松庵牌匾万松庵牌匾

万松庵牌匾侧面万松庵牌匾侧面

大碱塘及玉皇阁

大碱塘:坐落于城东北约2公里处,东依永云公路,西靠营盘山。

特产美食

编辑

永平县:特产核桃、大红花椒、磨盘柿、香菇、云木耳、白皮大蒜、蜂蜜、腊鹅。

永平溥壳山核桃永平溥壳山核桃

龙门乡:核桃、桐油、木瓜、花椒。

曲硐回族乡:腊鹅、核桃仁。

北斗彝族乡:永平大泡核桃、肉牛、黑山羊、树头菜等。

所获荣誉

编辑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9月,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021年11月,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公示名单(云南省)。

下一篇 盘州市

上一篇 16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