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 编辑

辽宁省辖地级市

丹东市丹东市

丹东市,原称安东,辽宁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辽宁省重要的边境口岸和辽东地区中心城市,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的港口城市 。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的新义州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接鞍山,西南与大连毗邻,北与本溪接壤,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15289.6平方千米。 全市下辖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 截至2023年末,丹东市常住人口209.2万。

丹东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西北岸,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处于辽东半岛东南部,濒临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会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 唐朝置安东都护府,始有“安东”一词。清光绪二年(1876年),设立安东县而确立雏形。丹东是为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是以工业、商贸、港口、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国家级边境合作区、沿海开放城市,拥有港口、铁路、公路、管道、机场5种类型10处口岸,1处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是中国对朝贸易口岸城市,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丹东景色优美,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特色景观构建了 “北国江南”,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2023年,丹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5.2亿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丹东市

外文名:Dandong、Antong(英语)Даньдун(俄语)단동(韩语)たんとう(日语)

别名:东北苏杭、北国江南

行政区划代码:2106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辽宁省

地理位置:东北地区南部、鸭绿江出海口

面积:15289.6 km²

下辖地区: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振兴区银河大街100号

电话区号:0415

邮政编码:1180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09.2 万(2023年)

著名景点: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虎山长城、大鹿岛、凤凰山、天桥沟、青山沟、大梨树、锦江山公园

机场:丹东浪头国际机场

火车站:丹东站、凤凰城站、凤城东站、东港北站、五龙背东站等

车牌代码:辽F

地区生产总值:945.2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丹东历史悠久,距今1.8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3500—4000年前,这里的先民进入青铜器时代。

丹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唐尧时,归青州之域,虞舜属营州。

战国时,为燕国东部边疆。

西汉,设西安平县、武茨县。

唐总章元年(668年),置安东都护府。

辽,建宣州、开州、穆州和来远城,金朝,属婆娑府路(今振安区九连城镇)管辖。

元朝时,沿袭金制置婆娑府。

明朝,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采取定边政策,在叆河边门和凤凰城边门筑柳条边,禁止在边墙以外地区农牧、渔猎、采伐、采矿,致使丹东地域成为不毛之地,严重破坏经济、文化的发展。

丹东旧貌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后,清朝政府实行拓边政策,才逐步得到开发。随着山东、河北等地垦殖的汉民日益增多。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利用“禁区”富饶的资“归化流民”,准许熟地升科,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规定“东边地带全部开禁”。同治十四年(1875年),在鞍子山设置升科纳税。光绪二年(1876年),清政府设置安东县、岫岩州、凤凰厅。翌年,设置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管辖岫岩、安东、宽甸3个县,至此,结束了边陲自然开发的历史。丹东进入新的开发时期,为丹东市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民国二年(1913年),设立中国奉天省东路道。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本军队便侵占安东和凤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2月15日,日伪改辽宁省为奉天省,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为甲类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伪满洲国把东北4省划为14省,其中新增设的安东省管辖安东、凤城、赛马、宽甸等12县,治所设于安东县城,安东遂成为安东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伪满洲国设置安东市。安东市从安东县析出,与安东县同隶属于安东省,市区划金汤、元宝、中兴、镇安、浪头、大和、旭日7个区。抗日战争中,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战斗在辽东。

丹东旧景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驻安东市。11月初,接收日伪政权,成立安东省和安东市、安东县、凤城县、赛马县、宽甸县政府。安东市区划为中央、镇江、中兴、元宝、金汤、镇安、浪头7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安东县九连城划归安东市。6月,成立辽南省二专署,隶属于辽南省,管辖安东、孤山两县。11月,改属于安东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撤销二专署,安东市、安东县和孤山县均直属于安东省。11月,五龙背区划归安东市。

1949年5月,辽东省成立,安东市隶属于辽东省。安东市是安东省、辽东省省会,为安东省和辽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丹东绿江风景

1954年9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设置辽宁省,丹东市隶属辽宁省。

1956年4月,元宝、镇安两区合并为元宝区,镇兴、中央两区合并为镇兴区。7月,又将九连城、五龙背两区合并为五龙背区,浪头、汤池两区合并为浪头区。

1957年7月,撤销浪头、五龙背两区,设市郊区。

1958年12月,将安东、凤城、岫岩、宽甸4县划归安东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丹东市风光

196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安东市改名丹东市。意为红色东方之城。安东县改名东沟县。2月,镇兴区改名振兴区。

1965年12月,庄河划归丹东市。

1968年12月,庄河又划归旅大市(今大连市)。

丹东夜景

1978年后,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丹东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一个又一个光辉成就,使丹东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区行政机构也发生变化。首先,恢复元宝区的称谓。

1980年10月,郊区改名振安区。

1985年后,岫岩、凤城、宽甸3县先后改为满族自治县。

1992年2月,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鞍山市。

1993年6月、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东沟县建立东港市、撤销凤城满族自治县设立凤城市。至此,丹东市辖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和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并设置国家级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

1992年,设立国家级经济合作区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当时国家14个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

 丹东市地图 丹东市地图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丹东市辖3个市辖区(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1个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东港市、凤城市);共辖59个镇、5个乡(其中民族乡3个)、20个街道、189个社区和671个村。市人民政府驻振兴区银河大街100号。

丹东行政区划

辖区

政府驻地

街道

乡(含民族乡)

振兴区

九纬路83号

站前、临江、帽盔山、纤维、永昌、花园、江海(7个)

浪头镇、安民镇(2个)

振安区

鸭绿江街道

鸭绿江、珍珠、太平湾(3个

同兴镇、五龙背镇、楼房镇、九连城镇、汤山城镇(5个)

元宝区

新柳街8号

七道、九道、兴东、广济(4个)

金山镇(1个)

东港市

新兴街道东港南路188号

大东、新兴、新城(3个)

前阳镇、孤山镇、北井子镇、黄土坎镇、马家店镇、龙王庙镇、长安镇、十字街镇、长山镇、椅圈镇、小甸子镇、菩萨庙镇、新农镇、黑沟镇、汤池镇(15个)

合隆满族乡(1个)

凤城市

凤凰城街道

凤凰城、凤山、草河(3个)

东汤镇、刘家河镇、红旗镇、青城子镇、白旗镇、爱阳镇、沙里寨镇、大兴镇、弟兄山镇、通远堡镇、赛马镇、蓝旗镇、鸡冠山镇、宝山镇、四门子镇、石城镇、边门镇(17个)

大堡蒙古族乡(1个)

宽甸满族自治县

宽甸镇

宽甸镇、红石镇、硼海镇、大川头镇、青椅山镇、杨木川镇、毛甸子镇、虎山镇、长甸镇、永甸镇、步达远镇、振江镇、大西岔镇、太平哨镇、青山沟镇、牛毛坞镇、八河川镇、双山子镇、灌水镇(19个)

石湖沟乡、古楼子乡、下露河朝鲜族乡(3个)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西北岸,处于辽东半岛东南部,濒临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北依长白山脉,南临黄海,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相望,东隔浑江与吉林省的集安市相接,东北部、北部与本溪市的桓仁满族自治县、本溪满族自治县相邻,西北、西部与辽阳市的辽阳县、鞍山市的岫岩满族自治县接壤,西南与大连市的庄河市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3′—125°42′,北纬39°44′—41°09′。东西垂直最大跨度196千米,南北垂直最大跨度165千米,总面积15289.6平方千米。

丹东市

地形地貌

丹东市是辽东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按高度和地形特征,可划分为北部中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南部丘陵区、沿海平原区4类规模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局部有阶地、盆地、台地等小型地貌单元。凤城市北部和宽甸满族自治县北部属中低山区。一般海拔400—1000米,东西绵延,高于1000米的山峰有28座,构成“辽东屋脊”和鸭绿江与辽河水系的分水岭。花脖子山海拔1336.1米,该区山势巍峨,山顶多为角峰,山坡坡度45°左右,沟谷发育多呈“V”字形。凤城市北部至中部、宽甸满族自治县中部属低山丘陵区。一般海拔300—800米。山势起伏连绵,山顶以圆顶状为主。山坡坡度常在20°—40°,水系发育,沟谷多呈“U”字形。局部可见冰斗、冰窖等古山地冰川地貌遗迹。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南部和东港市北部为丘陵区。一般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差50—150米。山丘呈脉状或孤立零散分布,顶部浑圆,山坡平缓,坡角10°—25°。河谷发育,谷底开阔。东港市南部有呈东西向带状展布的海滨平原,其标高2—5米,地势略向黄海倾斜。土层由淤泥、亚黏土、粉细沙等组成,厚20—60米,主要由海积作用形成。丹东水系主要为向南注入黄海的鸭绿江和大洋河水系。在河流两岸常发育有河流阶地,以一级阶地为主,局部有二、三级阶地,分别高出河床5米、20米、40米,是由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在较大河流的汇合或转弯处,有时形成规模较大的一级阶地,大者称小型冲积平原(如凤城大堡)或山间河谷小盆地(如宽甸)。主要城市、村镇、耕地都分布于平原、盆地和一级阶地上,是人们活动最集中的地貌单元。

气候

丹东市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但背山面海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得丹东南北地区气候存在差异,北部地区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南部地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8.8℃,年平均降水量970.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369.9小时,年平均风速2.2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69.8%。丹东市四季分明,降水丰沛,风速柔和,光照适宜,空气湿润,氧气充足,舒适期较同纬度地区长。2021年,丹东市年平均气温9.4℃,比常年偏高0.6℃;年降水量1184.6毫米,比常年偏多2成;年日照时数2140.8小时,比常年偏少1成。

水文

丹东市境内长度2千米以上河流944条,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93条。其中,流域面积300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型河流4条,分别为鸭绿江、叆河、大洋河、浑江;流域面积在1000—3000平方千米之间的中型河流6条;流域面积在100—1000平方千米之间的河流有36条;流域面积在50—100平方千米之间的河流有47条。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总长4623.23千米。主要江河有鸭绿江、叆河、大洋河、浑江等。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丹东市水资源较为丰富,根据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5.94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1/4。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4.4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7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5.19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537立方米,为全国均值的1.6倍,是全省人均水量的4.3倍,亩均占有水资源量2746立方米,为全国均值的1.4倍。2021年,全市年降水量1334.7毫米,折合成降水总量为199.84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8.3%,比多年均值偏多31.5%,属偏丰年份。区域年内雨水调和,未发生严重旱涝灾情。2021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26.49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13.4%,比多年均值偏多47%。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24.53亿立方米,折合成径流深为831.7毫米,比上年偏多13.8%,比多年均值偏多47.1%。地下水资源量21.52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27.7%,比多年均值偏多39.4%。

植物资源

丹东市有植物249科1841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如人参、刺参、野大豆等。其中,真菌植物56科141属362种;地衣植物20科32属158种;苔藓植物59科144属265种;维管束植物114科1056种。在维管束植物中,蕨类植物20科31属64种;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90科403属975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树种有红松、赤松、油松、臭冷杉、沙松、冷杉、红皮云杉、鱼鳞云杉、水杉、紫杉、大青杨、香杨、辽宁杨、青杨、毛赤杨、钻天杨、核桃楸、杨坚桦、白桦、枫桦、栓皮栎、麻栎、蒙古栎、东北栎、辽东栎、槲栎、黄榆、春榆、白榆、裂叶榆、垂柳、厚朴、桑树、水曲柳、花曲柳、暴马丁香、黄檗、紫椴、糠椴、梓树、山葡萄、软枣猕猴桃、刺楸、东北刺人参、刺五加、无梗五加、臭椿、苦木、天女木兰、秋子梨、玫瑰、山荆子、北五味子、八角枫、木通马兜铃、木防己、三桠乌药等。

动物资源

丹东市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410种,其中鸟类360种、兽类28种、两栖类11种、爬行类1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6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东方白鹳、虎头海雕、白鹳、黑鹳、大鸨、白尾海雕、白头鹤、遗鸥、中华秋沙鸭、紫貂、原麝等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黑熊、水獭、豺、大天鹅、白额雁、獐等52种。此外,还有世界濒危物种勺嘴鹬、小青脚鹬等。食草动物有8科,品种有东北兔、野猪等。啮齿目动物有4科,包括松鼠、花鼠、林姬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家鼠、小飞鼠等。食肉目动物有4科,品种有貂、赤狐、沙狐、豺、黄鼬、密狗、狗獾、紫貂、水獭、豹猫等。食虫目动物有刺猬、大缺齿鼹、小缺齿鼹等。鸟类有360种,其中鸭科有鸳鸯、绿翅鸭、绿头鸭、翅鼻麻鸭等;鹰科有苍鹰、秃鹫等;鹭科有苍鹭、大白鹭等;松鸡科有花尾榛鸡;雉科有雉鸡、鹌鹑;杜鹃科有大杜鹃、小杜鹃;雀形目有家燕、金腰燕,以及各种伯劳、黄鹂、乌鸦、画眉、大苇莺、芦莺、紫寿带、山雀、麻雀、金翅雀等。两栖类有东北小鲵、川鲵、东方铃蟾、中华大蟾蜍、无斑雨蛙、黑斑蛙、粗皮蛙、狭口蛙、中国林蛙、圆腺蟾蜍等6科11种。爬行类有黑龙江晰、麻斑促晰、白条晰、虎斑游蛇、灰链游蛇、鳖、短尾蝮等3科11种。昆虫类有天牛、尺蠖等。

矿产资源

丹东市是辽宁省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其主要有青(青城子)—白(白云)有色、贵金属成矿带;五(五龙金矿)—古(古楼子)金矿带;大(大西岔)—鸡(鸡冠山)硼铁带;大(大西岔)—红(红石砬子)贫铁、硫铁带;东(东汤)—北(北井子)—金(金山)地热带;另外一些非金属如菱镁矿、水镁矿、丹东绿大理石等也分布在鸡冠山—长安镇—大西岔一带。带内矿种丰富,区域成矿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大,矿产资源种类多,资源储量丰富。发现并有探明储量的各类矿产50种(不含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产),矿产地650处。其中,金、银、铅、锌、硼、水镁石、玻璃用白云岩等在全省具有优势地位;铁、铜、钼、硫铁、方解石、饰面用石材等亦具有地区优势。其中,硼矿主要集中在凤城翁泉沟地区和宽甸硼海镇—杨木杆一带;水镁石主要集中在凤城市鸡冠山镇;铅锌金银主要集中在凤城青城子地区、丹东振安区和宽甸下露河—振江地区。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截至2020年11月1日,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丹东市常住人口为2188436人。

根据户籍人口统计,2023年末,丹东市总人口22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3.4万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11.5万人,女性人口113.2万人;男女人口比例98:100。全年迁入人口0.6万人,迁出人口1.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8万人,人口出生率3.6‰;死亡人口2.9万人,死亡率12.7‰,人口自然增长率-9.1‰。

2023年末,丹东市常住人口209.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7.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0.3%;农村人口62.2万人,占29.7%。

丹东市户籍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丹东市户籍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概况

丹东市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市有39个少数民族,83.9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8.5%,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在全省排第一位。全市1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5个,其中满族77.2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2%,占总人口的31.6%;蒙古族2.6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1%;朝鲜族1.7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22%;回族1.5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79%;锡伯族0.81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0.95%。不足10人的少数民族16个,其中毛南族、仫佬族、塔吉克族、纳西族均仅有1人。全国有10个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丹东有5个,分别是回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塔吉克族。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1.4万人。

政治

编辑

系统

职务

姓名

市委

书记

裴伟东

副书记

蒋冰 、李正古

市政府

市长

蒋冰(代)

副市长

刘永熙、张德智、唐典鹏、欧阳群超、时燕、黄学利、杨松、刘向东

市政协

主席

宋立跃

市人大常委会

主任

于兵

统计截止2024年7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丹东地区生产总值94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2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234.8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15.2亿元,增长6.1%。

第一产业

2023年,丹东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

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1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2万公顷,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例85.0:15.0。全年粮食总产量120.3万吨,比上年增加2.9万吨,增长2.5%,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继2015年后,连续九年跨越100万吨的台阶。其中,玉米产量78.3万吨,增长4.2%;稻谷产量38.7万吨,下降0.7%。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5万吨,增长32.1%;烟草产量0.4万吨,增长16.9%;水果(含瓜果类)产量53.6万吨,增长7.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3.1万吨,下降1.2%;草莓产量27.1万吨,增长4.9%;板栗产量13.7万吨,增长9.5%。

第二产业

2023年,丹东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工业用电量70.7亿千瓦时,增长1.8%。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4户。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1%;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29.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增长5.3%;其他类型企业增加值与同期持平。其中,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量78.8%。

全市涉及的33个行业大类中,共有18个保持增长,增长面为54.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总量居全市首位,占全市的12.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11.0%,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占全市的9.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总量居全市第三位,占全市的8.6%。在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冷冻水产品产量12.5万吨,比上年下降7.8%;生产服装3655万件,下降10.3%;生产饲料143.4万吨,增长19.6%;石墨及碳素制品10.0万吨,下降27.7%;电子元件75092万只,下降6.6%;金属切削机床1223台,增长4.0%;汽车0.2万辆,下降11.7%;焦炭30.8万吨,下降32.6%。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846.8亿元,负债总计518.8亿元,资产负债率61.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利润总额30.7亿元,增长32.9%;亏损企业亏损额15.5亿元,下降28.6%;工业产品产销率为 95.3%;完成出口交货值80.7亿元,下降0.7%。成本费用利润率5%。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77.1亿元,增长11.2%;安装工程产值8.2亿元,增长22.8%;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136亿元,增长6.1%;房屋施工面积399万平方米,增长42.1%。

第三产业

2023年,丹东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分经营地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50.2亿元,增长12.6%;乡村实现零售额44.2亿元,增长3.8%。分规模看,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零售额108亿元,增长21.7%;限额以下贸易单位实现零售额186.4亿元,增长6.4%。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259.1亿元,增长9.7%;餐饮收入额35.3亿元,增长23.1%。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出口总额146.4亿元(占全省比重4.1%),增长9.2%;进口总额24.1亿元(占全省比重0.6%),增长1.3%。

全市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按商务部口径8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截至年底,全市累计实有三资企业360家。全年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392.9亿元。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8.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4%,占比25.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42.7%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5%。三次产业投资构成比为12.7:26.0:61.3。在全部投资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4.7%。

从投资规模看,全年共有建设项目897个。其中,亿元以上建设项目169个,占全部建设项目个数的18.8%,实现投资比上年增长9.4%,占全部建设项目投资额的42.2%。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5个,占全部新开工项目个数的9.6%。重大项目中,木都广场1号、2号楼改扩建项目、国家浆果加工技术专业研发中心丹东产业园建设项目、丹阿线(西江-振江)改建工程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比上年增长14.8%;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1.9%。在非国有经济投资中,民间投资增长10.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2.1%。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0.1%。房屋施工面积930.3万平方米,增长1.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42.7万平方米,增长2.4%。房屋竣工面积122.7万平方米,增长62.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9万平方米,增长84.1%。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93.1万平方米,增长4%。商品房销售额 58.8亿元,增长7%。年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314万平方米,增长49.9%。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2年,丹东市授权发明专利92件,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059件,比上年增长3.7%。全市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1家。按可比口径,技术合同成交额4.45亿元,增长10.1%。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丹东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54所,拥有教职工28175人,其中专任教师22148人。全年共有在校学生241693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0108人,高中在校生33986人,初中在校生41794人,小学在校生86333人,幼儿园在校生42011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3145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3431人,工读学校在校生75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8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普高)73.7%。

丹东主要学校

本科院校

辽东学院

专科院校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省示范性高中

丹东市第二中学

丹东市第一中学

丹东市第四中学

东港市第一中学

东港市第二中学

东港市第三中学

凤城市第一中学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民族高中

丹东市朝鲜族中学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底,丹东市拥有文化事业机构101个。其中,艺术事业机构2个,图书馆7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92个。艺术事业机构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中群众艺术馆2个,公共文化馆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84个。

截至2022年底,丹东市拥有中短波转播发射台5座,调频转播发射台6座,广播电台自办节目5套,全年播出时间35065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全市有电视转播发射台6座,电视台自办节目5套,电视全年播出时间33568小时。有线广播电视转播干线网络总长7230千米。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丹东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827个。其中,医院68个,卫生院82个,妇幼保健院(所)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全市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以下均为实有床位数)19167张,比上年增长2.9%。其中,医院15364张,增长4.7%;卫生院3217张,下降0.5%。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7613人,增长5.3%。其中,执业医师6119人,增长3.7%;助理医师1008人,增长10%;注册护士7841人,增长8.3%。全市共设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覆盖率10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市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

2022年,丹东市参加省以上竞赛5次,夺得省以上奖牌2.5枚。其中金牌1.5枚,铜牌1枚。举办县级各项单项比赛23项次。承办国家级赛事1项,举办市级群众健身活动 10项。安放健身路径80套。

社会保障

2022年,丹东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3.3万人,比上年增长0.4%。其中,在职参保人数56.07万人,下降0.6%;离退休参保人数57.18万人,增长1.45%。全年征缴养老保险费58.4亿元,增长11.4%。全年发放养老金182.8亿元,增长5.6%。发放养老金离退休人数57.18万人,增长1.4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9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8.2万人。全年城镇职工征缴医疗保险基金20.5亿元,比上年下降9.3%;支出医疗保险基金19.5亿元,下降4.1%。全年城镇居民征缴医保基金12.3亿元,增长2.5%;支出医保基金12.6亿元,增长10.5%。

截至2022年底,丹东市拥有各类福利院140个,共有床位10654张,收养各类福利人员6571人。全市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68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05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701.24万元。

截至2022年底,丹东市城乡共有低保户4.37万户,比上年减少0.2%。其中,城镇享受低保待遇的有1.2万户,农村享受低保户待遇的有3.2万户。全年城乡享受低保待遇人数5.97万人,减少1.8%。其中,城镇享受低保待遇人数1.63万人,农村享受低保待遇人数4.34万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2亿元,增加8.8%。其中,城镇发放保障金1.24亿元,减少0.8%;农村发放保障金1.96亿元,增加16%。

交通运输

编辑

概况

丹东市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三沿”优势,与朝鲜半岛有300千米的边境线。铁路方面,丹东距平壤220千米,距首尔420千米,是连接日本下关、韩国首尔、朝鲜平壤、中国北京和俄罗斯莫斯科的欧亚铁路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丹东港距韩国的仁川港仅245海里,是联结韩国、日本便利的海上通道。

2022年,丹东市公路货运量5175万吨,比上年增长4.8%;水运货运量366万吨,增长4.0%;民航货运量0.053万吨,下降3.5%。公路客运量446万人,下降48.2%;铁路丹东站旅客发送量95.2万人,下降65.2%;水运客运量13万人,下降55.7%;民航客运量6.88万人,下降71.7%。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381万吨,下降18.7%。集装箱18.6万标箱,下降8.1%。

丹东机场2022年共执行国内航线8条,分别为丹东-北京航线、丹东-上海(浦东)-深圳航线、丹东-烟台-上海(虹桥)航线、丹东-威海-上海(虹桥)航线、丹东-日照-上海(浦东)航线、丹东-青岛航线、丹东-烟台-成都(天府)航线及丹东-南京货运包机航线,其中丹东-南京货运包机航线为丹东机场首次开通全货包机航线。机场全年航班起降架次为866架次,旅客吞吐量6.88万人次。

截至2022年底,丹东市普通公路通车里程9920.3千米(不含高速公路),高级及次高级公路总里程9250.5千米。

截至2022年底,丹东市机动车保有量53.7万辆,比上年下降1.8%。其中,载客汽车35.5万辆,载货汽车6.3万辆,摩托车11.1万辆,挂车0.6万辆。汽车总量中,非营运汽车保有量51.2万辆,下降1.7%。年末机动车驾驶员73.2万人,增长0.7%。

铁路

丹东市境内有铁路线260千米,主要有沈丹铁路、沈丹客运专线、丹大快铁、凤上铁路、丹通快速铁路、通灌铁路。丹东站是沈丹铁路的终点站,经鸭绿江大桥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铁路相接,北京—平壤、莫斯科—平壤的国际联运列车,经丹东出入国境。

沈丹客运专线于2015年8月31日正式通车,正线全长207.3千米,设计运行时长53分钟,加上经停6个站点的时间,从沈阳到丹东大约1小时20分钟左右。

丹大快速铁路于2015年12月17日正式通车,全线总长292千米,是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快速铁路干线。设计时速200千米/时,运行时长1小时30分钟。

公路

2007年,丹东市被正式确定为国家区域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国家二类公路主枢纽城市。以丹东客运站为中心,下设凤城、宽甸、东港、孤山、通远堡、灌水等24个客运站。客运站全部达到交通部颁布的二级以上客运站标准,其中丹东、东港、凤城达到一级站标准。市区两市一县70多个乡镇85%的乡村通了客车,丹东客运站还有直达大连、营口、鞍山、桓仁、通化、北京、哈尔滨、锦州等20多个城市的长途客运班车。丹东现拥有沈丹高速公路、鹤大高速公路、丹锡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

海运

丹东港丹东港

丹东港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深水不冻港,与东北东部铁路相连,辐射13个城市、40多个县的3000多万人口,粮食、煤炭、矿石、钢材等大宗商品在此下海转运,推动了东北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丹东港有三个港区,分别为大东港区、浪头港区和海洋红港区(备用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50余个,拥有粮食、矿石、煤炭、油品、集装箱、客滚、散杂、通用等专用泊位和配套的专业化、自动化装卸系统及货物存放库场等现代化设施,泊位最大接卸能力30万吨,港口年综合吞吐能力达1.6亿吨。已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巴西、印度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散杂货、集装箱、客运航线。

民航

丹东浪头国际机场位于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为4E级机场。始建于1985年,隶属于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管理。可起降波音737、波音757、波音767、麦道90、空客A320、TU154等大中型客机。

丹东浪头国际机场丹东浪头国际机场

丹东浪头国际机场先后开通了丹东至北京、上海、深圳、三亚、沈阳、广州、大连、哈尔滨、长春、延吉、成都、秦皇岛、青岛等大中城市的空中航线。2014年4月17日,丹东机场新建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机场计划新开多条国内航线外,2014年内有望首先开通丹东至首尔、丹东至平壤的国际线路,日后将逐步扩大到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等地。

年旅客吞吐量14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2.3万吨,设有一个国际候机厅、两个国内候机厅、三个贵宾候机室。拥有2.6万平方米停机坪及服务车道,停车场1.1万平方米。丹东机场是一座同时可以起降国内、国际航班的国门口岸机场,在国内同类支线机场中规模、设施均位居前列。

历史文化

编辑

曲艺

丹东单鼓丹东单鼓

丹东单鼓是一种广泛流传于辽宁省宽甸、凤城与东港等地的传统民间风俗活动,俗称为“烧香”,是极具辽宁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种典型的文化艺术。单鼓分为“民香”和“旗香”,汉族的称为“民香”,而满族汉军旗人的则称为“旗香”。丹东单鼓最早可追溯到女真人时期的萨满跳神活动,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单鼓多在农闲时节表演,通常会有数十乃至上百名群众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参加或是欣赏这种民间传统的风俗活动。丹东单鼓以说唱结合为最基本的表现方式,有着载歌载舞的突出艺术特点。丹东单鼓与东北民歌、大鼓、二人转等多种本土艺术形式互相影响,因此保护单鼓艺术,对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俗

鼓乐在辽宁省的丹东地区广为流传,最少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在《安东县志·婚礼》、《凤城县志·丧葬》以及《凤城县志·岁事》等丹东地区早年的县志之中,都有关于其的记载。丹东鼓乐在当地俗称为“鼓吹乐”,器乐的名目繁多,曲牌更是多种多样,是以民族管乐器以及打击乐器为主的一种传统的器乐演奏形式,历年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婚丧嫁娶等特殊日子,这里的老百姓大多会请上一个鼓乐班子,现已发展成为一种习俗。丹东鼓乐大致可分为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唢呐乐”以及以管子为主奏乐器的“笙管乐”等两大类。丹东鼓乐对丹东民间音乐发展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

编辑

概述

鸭绿江公园

丹东市旅游资源占地面积1500平方千米,占丹东市国土面积的10%。境内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景观开发形成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24处。中朝界河鸭绿江流经丹东210千米,沿途6大景区、100多个景点构成一幅独具风情的边陲画卷和蔚为壮观的鸭绿江百里文化旅游长廊。作为经营赴朝旅游的城市,丹东依托境内鸭绿江、虎山长城、凤凰山、五龙山、天华山、黄椅山、大孤山、天桥沟、青山沟、蒲石河、玉龙湖、大鹿岛、獐岛等景区景点,与沈阳、大连构成辽宁旅游的“金三角”。

截至2022年底,丹东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30处,其中,4A级景区9处,3A级景区20处,1A级景区1处。全市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有2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市级自然保护区9处,县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6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

景区

锦江山春色锦江山春色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下游浑江口至江海分界处的大东港之间。陈运和诗《鸭绿江与丹东》忆历史:“甲午风云的残留,抗美援朝的怒吼,仍被记录在黄海波涛,仍被讲述在鸭绿江口。”鸭绿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源出吉林省中朝边境长白山主峰白云峰,西南流至丹东市东港市境入海。全长795千米,景区段210千米 ,面积约400平方千米,分水丰湖、太平湾、虎山、鸭绿江大桥、东港等5个景区。

锦江山公园

丹东月亮岛

锦江山公园是丹东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位于市区北部的锦江山南坡,南距鸭绿江岸1.8千米;锦江山公园占地面积91.06公顷,始建于1916年,原名镇江山公园,1965年改为现名,是东北八大景之一。富有民族特色的牌坊式公园大门屹立在入口处,公园大门始建于1924年,原为木结构,1935年改建成混凝土结构,1959年改建为具有民族风格的牌坊。它长34米,高17米,总建筑面积为396.7平方米。

虎山长城虎山长城

月亮岛

月亮岛是中朝界河——鸭绿江上一个面积为13.4万平方米的美丽小岛,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为200米,距中国一侧辽宁丹东市约200米,距朝鲜一侧新义洲市约600米。

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是中国明长城东端起点。位于距丹东市20千米处,南临中朝界河鸭绿江,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州相望。

据考古专家考证,虎山长城大约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20世纪90年代初,经罗哲文等一大批长城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认定为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这一发现使中国万里长城延长了1000多千米,使教科书中的传统说法得以改写,并认定其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长城以虎山长城为起点,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宁夏、最后抵甘肃嘉峪关。

五龙山

五龙山五龙山

五龙山坐落于丹东市区北郊地处丹东市振安区与凤城市交界地带,总面积56.53平方千米。丹东五龙山风景区包括五龙山和五龙背温泉,位于丹东西北25千米的五龙背镇。面积64平方千米,已开发面积5平方千米。

凤凰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凤凰山位于丹东市西北60千米,距凤城市区东南3千米处,是一个融自然美与人文美于一身的山岳型风景名胜旅游区。古为“辽宁第一名山”,清列奉天省四大名山之一,现被称为“国门名山”、“万里长城第一名山”、“中国历险名山”。

凤凰山凤凰山

1994年1月10日,凤凰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6月凤凰山总体规划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批准实施,1997年凤凰山古城景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桥沟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桥沟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示范区”,“全国十佳游客满意度风景名胜区”,系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和“国防教育基地”位于辽宁省宽甸县满族自治县境内,属长白山脉老岭支脉,距宽甸县城59千米,距丹东市155千米,距离沈阳市220千米。西与本溪县毗邻,北与桓仁县接壤,素有“一山望三县”之美誉。占地面积40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96%。

抗美援朝纪念馆

抗美援朝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丹东市锦江大街68号。是全国仅有的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由郭沫若题写了馆名。1993年7月27日,即朝鲜停战协定签字40周年落成开馆。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国防教育园四大部分组成。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万余件。

著名人物

编辑
丹东著名人士

周桓

沙克

邵宇

刘澜波

郭庆

李建平

邓玉琢

范东洲

左子元

于万利

任国桢

邓铁梅

李春润

张新生

李献廷

苗可秀

吕其恩

王建

孙景

段永

姜春阳

王晶

刘宁

范长龙

刘文治

白春礼

王福义

小慧

句号

李明

文兴宇

孙继堂

宋官林

马一鸣

徐大庆

耿宁

高丽君

牛世生

徐伯

邵文杰

李娜

李晓

王仕鹏

陈骁

马文龙

徐子崴

聂诗沁

贺天举

孟铎

汪鑫

唐宾

于晓光

霍政谚

蔡飞雨

潘雨辰

马丽

谷智鑫

黄景瑜

宋继扬

连笑

芮伟航

-

-

荣誉称号

编辑
丹东城市荣誉

时间

荣誉称号

2000年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4年

“全国篮球城”、“全国毽球城”

2006年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2010年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2012年

中国温泉之城

2013年

国家园林城市

2016年

中国满药之都

2017年

中国十大养老胜地

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

2018年

中国白醋之乡

国家卫生城市(区)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2020年

2020中国避暑名城

全国双拥模范城

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2021年

中央文明办确定的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辽宁省首批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2022年

2021年国家卫生城市(区)

对外交流

编辑

领事机构

外国驻丹东办事机构

领事机构

领区

地址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沈阳总领事馆驻丹东领事办公室

辽宁省丹东市

丹东市新城区中央大道10-1

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

国外友好城市

国外合作城市

美国威尔明顿

1987年4月

韩国仁川市

1992年8月

英国唐卡斯特

1991年10月

日本上越市

1996年9月

日本德岛市

1991年10月

韩国顺天市

2003年2月

俄罗斯阿斯特拉罕

1993年7月

南非马克哈多市

2003年3月

韩国议政府市

1997年11月

韩国群山市

2009年9月

法国巴黎市

2008年11月

-

-

国内友好城市

广东省佛山市

1984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

2001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

1986年

江苏省盐城市

2003年

四川省乐山市

1987年

山东省威海市

2003年

湖北省荆州市

1989年

湖北省襄阳市

2004年

福建省厦门市

1991年

河南省安阳市

2004年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1997年

吉林省梅河口市

2006年

江西省鹰潭市

2001年

吉林省通化市

2008年

广东省汕头市

2001年

黑龙江省伊春市

2011年

参考资料来源

下一篇 通辽市

上一篇 海拉尔站